正文

人世无常 ( this one is even younger than Tim Russert

(2008-06-16 13:42:14) 下一个
人世无常----Edward


来源: 茹菲 于 08-06-16 12:56:1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Just shake hands?”

这是Edward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在他离去后,这最后的一句及当时的情形永远温馨地定格在记忆里。





我在北京办事处的时候,Edward在Texas的公司总部国际部做事。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跟他联系:可不可以给个特快的交货期?货发出了没有?这个型号的产品可不可以改用特殊材料生产?如果可以,给个报价,交货期……

电话、传真、email, 我们几乎每天都联系。





不久,两年一次的本行业国际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照例去展台。第二天一大早,办事处的首代突然领了一个人到我面前说: “ Rose, 这就是Edward.”那是93年,我第一次见到Edward.





我平视,看到的是衣服;我抬头,看到了肩膀;再抬头,才是他的眼睛——Edward好高!他看上去三十七、八岁,又高有直,眼睛又深又蓝。除了穆铁柱,我还没见过那么高的人。





依照首代的意思,我带着Edward一一浏览了竞争对手的展台,他那么高,我总要仰着头放大音量跟他说话,以免他听不见。而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要低着头,望着矮小的我。





一年后,Edward又来中国的时候,正值公司的一个盛大宴会。他照例跟我们部门的在一桌。Edward平日里对我们的工作支持那么多,同桌的开始怂恿我去给他敬酒。我起身,端着一小杯矿泉水假装是孔府家酒走向Edward。旁边的同事早给他加满了一杯真正的酒。





“Cheers,” 我跟他捧杯。

“Rose, Cheers,” Edward回应。

我一口喝下。

Edward只嘬了一小口。

“No, finish up. ”我挑战,同桌的同事们更在叫着。

众目睽睽,Edward不得不咽下杯中物。我看看他的脸,霎时已经红了——他不是酒场中人。

这时同桌的气氛热烈,大叫:“Rose, 要三杯!敬酒就要敬三杯!”

受此鼓舞,我士气大增,用英语跟Edward解释:“要连喝三杯才见真诚。”

喝第三杯前,全场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了。Edward照旧推托,更多的人在冲这这边鼓气:“3 glasses, Cheers!”

Edward喝完第三杯的时候,如释重负,冲我大叫着:“Rose, you can drink alcohol!!!”





95年Tom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和上海、台湾共4位同事到Texas培训,

20多天的培训,Edward不仅是我们的主讲,而且开车带我们出去游玩。无论在哪里,第一句话他总是会问我:“Rose, do you need go to washroom?”





他知道怀孕的女士频繁去washroom! 我为他的体贴好感动。





当然,他也忘不了我让他连喝3杯的那次,逮着机会就跟人说:“Rose can drink 3 glasses of alcohol! ---Ah!”

往往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问我怎么回事儿?是真的么?





培训期间,我依照一贯的作风,总会向Edward提问、调侃,为枯燥的培训生活引来一阵阵的笑声。Edward很喜欢这样。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我的大儿子,跟你一样,事事要弄个明白。他学习认真,成绩很好。你就象他。”





培训完测验的时候,Edward走到我的桌旁:“我担保你的writing很整齐,就象我的elder son.”

这样说的时候,他翻到我卷子密密麻麻的前页, 似乎在对我说又似在对自己说:“你看,我说得怎样?干净、整齐, 就象我的大儿子!”

我心想,我的writing可真不算什么。中国人的英语,哪个不是写得干净、整齐?





培训结束,我们准备启程回国。一个Van等在旁边。大家跟Edward一一握手告别。轮到我,也把手伸向他。

Edward没有伸他的手,而是低头望住我:“Rose, just shake hands?”

我看着他,深深的蓝蓝的眼睛,加他温柔的声音和张开的双臂---心都要化了。

我张开双臂,他弯腰,给我一个紧紧的hug.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回国后不久,Tom出生了。Edward和国际部的同事马上寄来一套可爱的婴儿装。





来加的前两年,Edward提升,到Pheonix当了Director. 我们开始跟接替他职位的John打交道。每次John来中国的时候总是说:“Edward在Pheonix干的很不开心,那里的元老不服他,结成帮派,总给他找麻烦。”





同事们很为他担心,但也奈何不得。





刚移民加拿大的第一年,同事们还习惯性地总是向我汇报公司的情况,谁提升了,谁跳槽了, 谁离婚了……





而有一天,来自北京的email说:“Edward passed away……”

年轻的仅有40多岁的Edward, 从此去了……





“Just shake hands?”

他温柔专注的声音,成了最后的永诀。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