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斋话

也就是将些琐碎的事,呈献给大家。
个人资料
正文

屠童滔天大罪自官方起

(2010-05-14 08:55:32) 下一个

举世震惊????!!!!!接二连三的天真可爱的儿童惨遭杀戮的惨剧发生,血没布履。

 

            自1921年以来,中国人对这殷虹的血色,早已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见怪不怪。那血色的旗帜,一直就从不掩讳,标榜为鲜血染成;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从辽东到华中,从西北到东南,哪一片土地不是由中国人的热血浸过一遍又一遍。

 

            屠杀儿童者,罪大恶极、人神共愤、死有余辜。官方起先的宣传,杀人者是‘神经抑郁症’,‘是神经病’。说的没错。当整个社会都‘抑郁症’都‘神经病’了,弱小的个体,特别是倍受欺凌,投诉无门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个人,能不‘抑郁’不‘神经’吗?!

 

温总理提出要查一查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北京又发出令人耳熟能详但依然分外刺耳的不和谐强音:严打!!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是通常的语文断句。理解为:老百姓都不怕死了,你统治者为什么还拿死来吓唬人。北京掌握专政凶器的人,自有他们的断句和理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们的理解为:老百姓死都不怕了怎么办?他们的回答是:还是拿死来震慑他们。

 

“严打”这剑,屡试不爽,一旦祭出,千家鬼哭,万户遭殃。问题是,‘严’字好解,千万计、万万计的老百姓饱受其害,自然深谙其中三味;可难题出在这个‘打’字上。打谁??????犯事儿的,一般是临时起意,且大都混迹于普通百姓之间。看来,北京的好事者门也不是净吃鱼翅鲍鱼的,他们也有招儿。这不,他们当作相当麻利,派出工作组,四处排查。能不能按时按量、保质保量地查出‘打’字的宾语,引用一句古话:子姑待之。

 

有好事者,挥泪痛哭之后,拊掌自问:虎狠不食儿,蛇毒不吞子,怎么咱们这泱泱五千年文化的中华,就沦落到锤杀刀戗童趣未开的幼儿的头颅上?!他们接着问:这是打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案自在天穹,答案自在人心――当政府动用战争凶器,当党军在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杀戮胸怀社稷,志在报国的拳拳学子的时候,一场比虎还狠,比蛇还毒的杀戮我们民族未来――我们的孩子的鲜血淋淋的悲剧,就开始登台了!

 

温总理提出要查一查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请从21年前查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imei1926 回复 悄悄话 excellent qustions! You have asked the key question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