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日记:2016闽南故乡行(十)在天富园区

(2017-02-17 23:42:55) 下一个
 

9月30日(2)

吃饭时间还未到,董事长带我们坐游览车参观园区,下车后由导游小姐带路。导游小姐边走边介绍,石雕园第一区是“唐山过台湾,荜路辟新天”,描述了数百年前闽南人民东渡台湾、垦荒谋生的历程。主题石雕“拓荒者”,由390多块花岗岩雕成,高18米,重达600吨,表现了从大陆过台湾的先民们艰苦奋斗的形象。第二区是“百年传薪火,数代系茶缘”,形象地再现了入台垦荒者薪火相传、种茶为生的场面。第三区是“花甲再创业,芳草报故园”,展现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花甲之年回馈桑梓再创业的情景。第四区是“豪情惊陆圣,茗谱大同篇”,以嵌满茶叶状铜片的地球仪来表达天福集团“根植福建、香传全国、茗扬世界”的宏愿。皮定均将军纪念园则以石雕形式,再现了这位从奴隶到将军立志报国的戎马一生,为国捐躯的将军风范,使人肃然起敬。

我们只有饭前的1小时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我们先到闽台民俗馆,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台古民居建筑,馆内陈列了闽台百姓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用具,充满浓郁的闽台民俗风情。除了锄头畚箕扁担犁耙之外,还有水车、磨盘、独轮车、纺纱机、茶叶揉机、鱼篓、打豆夹、脱缸、摔桶等等。让我这个喜欢怀旧的人大饱眼福,真是不虚此行啊?好几个农具都是我第一次看到,比如打豆夹让我十分好奇,闽南有什么豆子需要一米多长的夹子来“打”?

 

打豆夹.JPG

 
 

盐漏.JPG



 

纺纱机 (2).JPG

 
 

土夯架.JPG



 

茶叶揉机.JPG

 
 
 

大厅.JPG

 

上一次看到水车的时候,是半个世纪的事了。那时在我读小学,有时候路过傍山乡下,远远看到农民们踩着水车,非常辛苦的样子。以后看到的水车都是在屏幕里,只有现在才真正在眼前出现过。我记得那些踩水车的都是妇女,因为劳动,她们身体都很壮实,脸色红润。想起她们,就会想起那句名言:劳动创造世界。现代人不用水车了,也没有水车了,想试试踩水车的感受或者只能由跑步机取代了,但是取代不了那种创造世界的感受。

水车、磨盘、纺纱机,都是我几十年寻寻觅觅想构思的故乡的故事情节,因为没有亲眼看到,只能在梦里构思,没想到这个梦境忽然就变成现实了,我从它们身上找到了一种文字的灵感,真是不虚此行啊!我几乎把所有的画面都拍下,大家已经都走了,为了赶上队伍,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最后一个走出民俗馆,以后有机会我还真是要仔仔细细再看几遍。

 

好弟在磨坊.JPG

磨坊里磨磨蹭蹭的就是不知道在磨什么?

  接着游览车载我们进入石雕园游区的道路。石雕园有很多雕塑,但是最有意义的是这个高18米的“拓荒”雕塑,一位壮年男子,赤裸上身,卷起裤腿,腰间扎着布巾,别着一把砍山刀,抡起铁镐,专注下方,正要砸去,雕塑就定格在着一瞬间。这个巨型雕塑,仿佛让我们看到先辈在台湾开基创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精神。现在两岸都有美丽的家园,我们是不是不需要拓荒了?当然不是,对那些“荒”唐无稽的分裂言行,我们的镐头是“拓”落不羁的。台湾海峡的繁荣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结果,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
 

 

这就是“唐山过台湾,荜路辟新天”的主题雕塑“拓荒”。

 

走着走着,我忽然想起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历经风雨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整个园区荡漾着是那种一如既往不言愁的少年壮志情怀,风雨如盘的人间岁月栩栩如生地彰显在这些闽南特色的石雕壁画。不少壁画雕刻的是闽南民歌,如“天黑黑”,“爱拼才会赢”。导游小姐歌声悦耳,每看到一首歌就唱起来。大家对”天黑黑“最感兴趣,她刚唱个开头,大家就随着她大声唱了起来。我们像小孩子一样,边拍手边唱,有点手舞足蹈的苗头,不过还是点到为止,毕竟是老大不小了,要注意一下形象。董事长也和我们一起唱。在我的记忆里,到美国23年了,我们兄弟姐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心快乐。

 

 

 

天黑黑.jpg

 

唱完“天黑黑”之后

 

开心的画面还很多,有的画面不仅开心,还很震撼。有一个刻着“顶天立地”的大石头,像“厂”字型模样,一个雕塑的壮年男子把手撑起来,顶住洞的上方,就像举起这块巨石一样,兄弟姐妹们都模仿这个男子的姿势,在他身旁和他并排“顶天立地”。

 

好弟举石头.jpg

 

这个举起石头的动作让我回味无穷。70年代末期我是华安水电南靖民工大队的一个排长,那时我们在开挖5号无压隧洞,全长近两公里,每当洞内爆破之后,我们就要清理碴石头,把它们放到近一人高的铁斗车上,常常要把大石头举过头顶。我想,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一人举起一块石头,众人就能举起一座大山,举起来了!我们的事业就成功了。

园区内最精彩景观的还有春潭探幽、夏涧鸣泉、枫林秋韵、曲桥冬雨等,没有办法一一介绍,百闻不如一见,建议没有去过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要回来吃午饭了,午饭是在服务区的一个高级套间里,还是林董事长请客。董事长是生物科技方面的行家,向我们一一介绍茶与食物营养是如何结合的?如何研制出有茶叶特色的食谱。遗憾的是我是外行记性不好,无法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其中的细节,建议朋友们亲临其境一箪一瓢地品尝。

 

 

 

 

 

看到这么美好的“茶饭”,我想起了成语“粗茶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这是宋朝黄庭坚写的《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其实这个成语的微妙之处就是“茶”字,我们说吃饭就是吃饭,喝茶就是喝茶,两者是分开的。但是老黄为什么要把“茶”排在首位?“饭”排在此位呢?显然,他认为喝茶和吃饭一样重要,甚至比吃饭更加重要。茶为先,饭为次,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茶文化”的重要内涵。林董说,他们希望把中国茶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希望能够创造出像美国明星咖啡那样的茶馆连锁店,这是非常美好的设想,茶思饭想”的希望,祝愿他们心想事成。

饭后林董还送我们每人一分重礼,有包装精美的大红袍和他们自创的品牌糕饼干果。我们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