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并不比别人特殊,只是恰恰是我们这些人赶上了那个岁月,而被冠以“老三届”的称谓。
个人资料
正文

<昙花一现>

(2010-04-29 05:33:10) 下一个

昙花一现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昙花一现”这个成语,但一直未见过这“昙花”怎么就“一现”了。只是听说昙花开的时间很短,从开放到落败也就几个时辰而已,且花型硕大、色泽洁白、味道幽香。。。多问几句,则那位口若悬河的人也就支支吾吾了,想也是人云亦云罢了。

            人可能都有这个毛病,越传的神神道道的东西越想亲眼看看。未曾想,年前看到朋友处有,就移植来一棵。

            昙花种在盆里,其貌也不扬。和大片的仙人掌无二,只是掌面上的刺很细小,几乎看不出来。开始还很精心的照料,它到也勤勤恳恳的,但只长叶片不开花。这偏袒之心也慢慢淡了。

            不知昙花是要一鸣惊人啊,还是赶上虎年,这棵昙花今夏是疯狂开花!用“疯狂”二字是说开了一次又一次,而且数量多,不是一朵两朵,羞羞答答的。只能用“怒放”来形容了。从圣诞节到现在竟开了四、五次,每次都是五、六朵之多。妙的是,每次开花都应在节日之时。如圣诞节前夜开、新年除夕夜开,歇了一气儿,春节有开、十五还开,搞不懂的是三八节它也开。。。难道昙花也有女权主义倾向?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我这里的开,朋友那棵也必定开。我们在开花的时候都互相致电:

            “又开了!几朵?”

            可能是原为连理,虽然分开,但仍互有感应。有趣的是,每次开花,我这棵都略少于朋友那边。可能是晚辈的缘故,不敢潜越。朋友处最猛的一次有花苞32朵,分两次开的,每次16朵,平均分配、不偏不向。这让我不得不重拾敬畏。

            不久前,看到一篇报道说某地惊现“优昙婆罗花”。佛教中传说该花乃3000年一开,见此花开甚是祥瑞灵异。查了一下,科学说,那极细小的白花状物并非植物,乃是一种寄生菌。让佛门弟子大失所望了。

        原来佛经中说:“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又说:“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哇,果然厉害。寄生虫开花,就要有救世主出现啦!想想这两年都有什么大人物登台表演,找不着米国出生证的欧巴马?不像。肌肉男普京?也不像,不过小普那“过肩摔”使的很漂亮。笑不露齿的胡哥?还是不像。对着镜子看了几天,更不像了。

            这个不昙,那个也不昙,酸腐的文人就只得去琢磨那“一现”了。现在所谓的昙花一现,源于南美的仙人掌科。由于原生地干旱少雨,白天酷热,昙花只能等晚间才出来秀一秀。它又是虫媒花,即靠嗅觉灵敏的昆虫为其传授花粉,故释放香气。在数小时之内,倾其所有,尽情绽放,在植物中也算独树一帜了。

            凡是花大都会伴随一个故事,昙花如此显赫,当然不能例外。

            据说,昙花原是一位女花神,每天都开花,四季灿烂。有一年轻小伙儿天天都给她浇水,并长时间的凝视着她美丽的花朵。久而久之,昙花爱上了小伙儿。昙花自由恋爱的事儿被玉帝知道了,不晓得为什么王母娘娘啊,玉皇大帝啊吃饱了撑的,要不就是没吃什么肠胃空虚闹的,总要破坏别人的好事儿。于是玉皇将每天开花的昙花惩处为每年只能开一次,就这一次还是晚上,两个时辰而已。

            玉帝把浇花的小伙儿送到另一个部门,灵山佛学总署,让如来给小伙子念经。天天不是敲钟,就是打镲,烟熏火撩的,整的小伙子晕头转向的。每年一次在暮春时节,让小伙儿下山为佛祖采集露水煎茶。受贬的昙花拼其所有,在小伙子下山那一刻,将所有的精气全部释放,希望小伙子能看到她。但小伙子受了迷魂经的影响,每次都是擦身而过,从未停足留意。。。

            那个小伙儿叫韦陀。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

      《七绝》  昙花一现

      默默绽放在黄昏,千呼万唤郎不闻。妾乃昙娘情难忘,一年一度报君恩。



此乃传说中的优昙婆罗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