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谁来养活中国? 又一项革命性突破: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试验成功

(2009-11-22 15:03:53) 下一个
谁来养活中国? 又一项革命性突破: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试验成功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1122/102721.shtml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东北双季水稻种植今年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
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

辽宁省盘山县后腰村的村民们今年见证了从没见过的新鲜事,村里的稻田收获了第
二季水稻。

经初步测产,每亩产量可达1040斤。而今年8月上旬收获的第一季水稻亩产更是达到
1300斤以上,总产量2300多斤是普通单季水稻产量的两倍。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
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
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
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这种双季稻不但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经过农业
部水稻质量检测,符合粳稻一级标准。

请设想一下,北朝鲜得到这项技术,小金会更NB,
南朝鲜,日本与许多现在只能种一季稻的地方肯定会迅速复制这项技术,意义重大
呀。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刊载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作者是美
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博士。布朗在文章中认为: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消
费结构的改善,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耕地消失”、
“生产率下降”和“环境的破坏”,未来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发生下降,到2030年
将比布朗写作时减少20%。在发生上述一增一减的变化后,中国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
的粮食缺口。那么,世界能否向中国提供如此之巨的粮食呢?布朗的回答是没有一
个国家办得到。于是,布朗勾画的那幅可怕的图景就出现了----到2030年,等待中
国人的只能是饥饿的命运了。

布朗为了支持他的论断,提出了以下的数据:2030年,中国人口将从1994年的11.1亿
增长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从现在的3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粮食总需求将从现在
的3.46亿吨,增加到6.4亿吨,增长85%;与此同时,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面积将
从现在的0.91亿公顷,下降到0.48亿公顷,减少了47%,虽然单产水平可以从现在的
每公顷3705公斤上升到5700公斤,但粮食总产量则将从现在的3.4亿吨下降到2.74亿
吨,减少了20%。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生
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
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

然而,布朗的论断是建立在错误的数据基础之上的,以下是几个例子:其一,布朗
预计今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但实际上,从2000年至2006年,中国人口年
平均增长只有800万左右,并逐年减少;其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
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中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
其三,从1990到2004年,中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相当于总
消费量的0.6%,微不足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