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民币升值 围魏救赵之策zt

(2010-11-22 13:47:59) 下一个

人民币升值 围魏救赵之策zt

【明报专讯】美国联储局日前宣布启动第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在明年6月底之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此举激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给G20首尔峰会增加了议题。

美弃维护币值责任 走另一极端

中国政府对QE2作出了偏负面的回应。中国的担心主要有两个∶一是QE2推动美元贬值,让中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贬值;其二是QE2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变成 「热钱」流入中国,令内地本已高企的房价和通胀恶化。因此,中国官员批评联储局「没有意识到其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家应该履行的责任」。其口♣好似5年前的 佐利克(时任美国副国务卿)要求中国担当「负责任的持份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布雷顿森林体制 (BWI)崩溃之後,美国已经不对其他国家负有明文规定的责任。在BWI体制当中,美国政府和联储局确实有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让美元和黄金保持固定的兑 换比率(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在这个前提下,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才把美元当成黄金的良好替代品。美元因此才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为了维护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美国曾经努力不偏离强势美元政策,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个代价有多大?这里仅举一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金融 危机也时有发生,但是联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次又一次使用宽松货币政策拯救金融危机。直到80年代初期,BWI已经寿终正寝了10年,联储局彻底放 弃恢复的希望,拯救危机的办法才走到另一个极端。

不错,美元至今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间计价、支付和储备货币。但是BWI已经过去,美国 政府不再有维护币值的承诺。不错,美国最近几任财长都说过,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但是这个表态并不是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的承诺。字面解释完全没 错∶「强势美元」有助於维护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美国长期利益之所在!

这个判断「长期」一定是对的,「短期」则不 一定。当强势美元政策不符合美国短期利益的时候,联储局的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偏离强势美元政策。这是可以理解的。美国政府和联储局当然要把美国利益放在他国 利益之上,否则他们岂不是成了「卖国贼」?中国的货币利益需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来维护。祈求他国政府,岂不是矮化了自己?

其实,人民银行有能力纾解本文开头提到中国政府的双重担心,最彻底的一次性解决就是迅速过渡到不干预的自由浮动汇率。

人币自由浮动 灵活对付热钱

在「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之中,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和有管理的汇率,自然就失去了独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於是,当美元贬值的时候,人民币也被动贬值;当国内金融市场受到「热钱」冲击的时候,人民银行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去应对。

一旦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银行立刻能够实施「对外独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拥有更多政策工具控制国内的流动性,「热钱」因而不再成为问题。另一 方面,较高的人民币汇率助降低中国进口价格,可以抑制国内通胀;代价是提高美国的进口价格,因此把通胀的皮球踢回给美国。

美承受通胀後果 才不肆无忌惮

美国政府和联储局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一再量化宽松,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美国长期处於低通胀和低通胀预期的状态。如果中国把通胀的皮球踢过去,会立即提 高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反通胀的公众会约束政府进一步地量化宽松。这是一条「围魏救赵」的曲折路线,可以维护外汇储备的购买力。

一个政 策工具解决一个问题,宏观和微观之间尤其泾渭分明。宏观经济失衡需要宏观政策工具来解决,决策者不应该因为顾忌微观因素而错过宏观调整的机会。微观层面的 问题需要结构转变来解决,不应该拿宏观政策工具来敷衍。中国经济短期并不悲观,但是要让长期乐观起来,既需要理清思路,也需要下定决心。

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银行研究室副主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