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在美国“巴根”

(2009-11-18 20:19:47) 下一个

(《初来美国》系列之四  

        在家乡,每年一到“五一”节前后,防洪纪念塔前的早市儿就开场了。

“这韭菜怎么卖?” “六毛五一捆。” “一元两捆卖不卖?” “成。拿去吧。”到处都是讨价还价之声。买卖不成仁义在,没有谁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自由市场嘛,就是这么个“自由”法。 

        讨价还价在美国更是司空见惯。英文就叫“巴根” bargain), 而且越是买大宗的商品,比如家居,电器,汽车,房子什么的,越是要巴根。你若是觉得自个儿是谦谦君子,拉不下架子巴根,那就擎等着挨宰吧。套句话,那叫“宰你没商量。” 来美数年,没少逛商店,买东西,也曾巴根过,也曾被宰过。随便捡几例说与你听听。 

        有了房子,一直想买棵高大点儿的植物放在客厅。走了几家花草店才知道,盆栽树贵的要命。最后来到一家植物店,进去一看,多是热带芭蕉、翠竹之类,非常好看,当然价格不菲。倒是角落里有几棵树挂着红布条,标价十元至三十元不等。看看这些树与其它同类的树倒也没什么两样,就去请教店家。店员说,这几棵是“旧树”。问他新树、旧树怎讲?他说这几棵树前两天被人租去布置一个展览会,用过了,所以是旧树,便宜。原来是这么个“旧”法,买下又何妨!看中了一棵二十元的,刚要买,突然想到“巴根”,张口就说“十元怎么样?”话一出口,心里就觉得自己贪心了点儿。没想到店员倒是满口答应,十元成交。看来他还真不在乎这旧树。旧树买回家,客厅里一放,顿觉春意盎然。这样的旧树后来又买了几棵,放在各屋的墙角旮旯,把几个房间点缀得生机勃勃。 

        在美国买东西,最忌讳的就是急用现买,十有八九与物美价廉无缘。大女儿钢琴比赛在即,老师说最好有个节奏器,加强一下节奏感。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赶紧到附近一家乐器行去买。拳头大小的一个节奏器要价五十美元。跟店老板巴根,他说他的价钱保证不比别处的贵,“贵了保退。”看他说的诚恳,女儿又等着用,也就买下了。跟其他的几个学生家长一咨询,才知道同样的东西,在稍远的另一家大一点儿的乐器行里才卖三十美元。去问那店老板,他说,不喜欢可以退货,但不退钱,可换成店里另外的东西。得,还粘上了。看看乐器行里也没什么好买的,只好认栽了。 

        也真有那信誉好的店,让你觉得在那里买东西货真价实,不会吃亏。一家电器店,它的口号就是如果它的商品的价格比别处的高,它就110%退差额。一次在那里买了只相机。朋友看了说另一家店里有同一型号的相机比这个便宜。想到店家的口号,那上相机,带着信息,去店里巴根,店里马上承认卖贵了,不但立即退了差额,还真追退了差额的10%,算是道歉。 

        虽然美国人都知道要巴根,倒也不是人人都会巴根。朋友的朋友,一个老美,业余时间在集贸市场练摊儿,卖小刀,就曾遇到过这么一个主儿:

        买主:这小刀多少钱一把?

        卖主:七毛五。

        买主: 太贵了,便宜点儿。

        卖主: 四把算你三元怎么样?

        买主: 这还差不多。给我来四把。 

        瞧这巴根,本来只买一把,现在得买回四把,钱还没少花。这是老美讲老美的笑话,肯定假不了。 

【后记:此文写于19945月,并刊在家乡的晚报“海角天涯”版上。当时的计算机没有中文输入,每次投稿都是写在稿纸上寄去。现把它归集到博客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