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学

在纷繁的尘世中,找一个角落,与自己对话,升华心灵.
个人资料
正文

不和牛顿交朋友

(2010-06-06 12:15:52) 下一个
  今天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飞行员讲自己的生活。他四十多岁,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买了大房子,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但“911”恐怖袭击后,航空业备受打击,他的薪水被砍了一半,公司不再提供养老金,他被迫思考这个问题:下来怎么办?

        毫无疑问,继续充电,学习新技能,以应对职场的变化。于是,他想到去法学院读硕士。但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全职读法学院已经压力重重,而他必须继续坚持自己在航空公司的全职工作,因为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很多事业稳定的人都要经历“中年危机”的困扰,而这个飞行员如何才能把二十四小时分配给全职飞行员、学生、丈夫、父亲,当然也包括自己这五个角色?

      他接受了这个在别人看来几乎注定要失败的挑战,扛着厚厚的教材上飞机,同事们下飞机后都出去玩,享受当地美食,他却留在酒店里写论文。

       现在他已经从法学院毕业,告诉记者完成这一任务的秘诀就是:一时专一事,该干吗干吗。上了飞机,他就专心开飞机,不去担心教授是否会批评自己不能完成作业;到了学校,他就专心学习;回到家,他也是一心一意地做家务,陪孩子玩。

       在采访中,这个飞行员的语调一直都很平缓,时不时地笑出声来,让我感觉这个男人很随和。为了承担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他一方面挣面包,另一方面充电。同时也没有因此而冷落家人,是个既有责任心又有爱心的好男人。

       这个普通的男人,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极不普通的男人----牛顿。

       牛顿是个伟人,却不是个好人。在微积分的创立到底归功于谁这一争议上,牛顿可以说是将卑鄙进行到底。

       莱布尼茨是和牛顿同时代的天才,他1646年出生在德国,在童年就自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十八岁拿到了学士学位,因为年纪太小,学校拒绝给他颁发法学博士,但一篇如何教法律的论文给了他当法学教授的机会。他的哲学著作使他成为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他还是个物理学家。

        关于微积分的研究成果,莱布尼茨的出版时间早于牛顿,由此引发了数学界的巨大争议。有人支持他,有人支持牛顿。诡异的是,大多数支持牛顿的文章都是出自牛顿本人之手,只是以朋友的名义发表而已。   为了解决争议,莱布尼茨寻求英国皇家学会来调查,而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牛顿,在任命这个“独立”委员会时,全部安排了自己的朋友!

         但更过分的还在后面,牛顿本人写了这份调查报告,让皇家学会出版,正式谴责莱布尼茨剽窃。莱布尼茨死后,牛顿说自己最大的满足就是“让莱布尼茨心碎”!

          天才大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以为在看到另一个天才时,会相见恨晚,英雄惜英雄,可牛顿却要把莱布尼茨一整倒底,人家越伤心,他就越开心,这跟虐待狂有何区别?

          如果我早生几百年,和牛顿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我会去读他的研究成果,但我不想跟他来往。不论名气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如果不善良,我立刻躲得远远的,以防止自己某一天也会被整。

          相反,我愿意和广播里那个不知道名字的飞行员交朋友。也许因为我是女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和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打交道,我不必担心万一发生了什么,自己会被整,会被报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