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也想

对细节的观察常常是思考的起点
个人资料
老看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用“镀金”说评价毛岸英赴朝参战,是不客观、不公允的。

(2010-10-23 09:29:24) 下一个

镀金,本质上是一种包装行为,常见的就是某些人为图取虚名而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进修或锻炼。镀金者着眼的是长远回报,所以眼前吃点苦、付出些代价都是可以的,但有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必须留得青山在。也就是说,镀金者是决不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搞什么进修或锻炼的。对他们来说,纵然不能衣锦还乡,至少也要能全身而退,否则“镀金”、“镀银”都完全失去了意义。

毛岸英赴朝参战时的情形显然不是这样。

当时的朝鲜,一方面是由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及其盟友组成的势不可挡的联合国军,一方面是已被大部分摧毁、基本上失去了建制的北朝鲜军队。刚刚经历过二战洗礼的美军,其士气和战术素养都处于巅峰状态,更不用说其武器装备无人能比。而对北朝鲜而言,在其首都平壤以及大部分国土沦陷之后,金日成政府及其残军败将只能四处流窜,朝不保夕。斯大林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中国不出兵援朝的话,那就只有让金日成撤到中国的东北建立流亡政府了。

中国PLA指战员当时的战术素养尤其是步兵的单兵素质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其士气就更不用说。问题是,PLA的武器装备太差。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PLA当时基本上还没有空军、苏联在中国志愿军出兵之初也完全没有给予必要的空中支援。这样,志愿军将士在最初就不得不面对联合国军100%的制空权,以血肉之躯抵挡钢铁的现代空军的狂轰滥炸。这就是为什么连常胜将军林彪对此都会含糊,连大多数中共政治局委员对此都会含糊,而毛泽东要经过5天5夜的长考才能作出派兵的决定、并且不得不从西北将彭德怀这员虎将请出山来挂帅。

有人会说:毛岸英毕竟不是去拿枪上前线,而只是呆在志愿军司令部、跟在彭德怀身边。这些人没有想过:在没有制空权、武器装备占劣势、又没有根据地的异国战场,统帅部同样是无安全可言的。事实上,彭德怀和志司就有过几次与敌军近在咫尺的不期而遇,志愿军司令部更是经历过敌机的多次轰炸。从战争的血风腥雨中走过来的毛泽东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在井冈山、在长征路上、在延安沦陷后的西北战场,身为统帅的毛泽东曾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还会支持、批准他的爱子上朝鲜战场呢?

其实,这就是一种境界。当年毛岸英和毛泽东的精神、品质境界。用毛泽东自己的一句话说就是:别人的儿子能上朝鲜战场,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

有人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境界,或者是不愿意相信毛泽东曾经达到过这样的境界。他们不愿意相信毛泽东正是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崇高理想、非凡境界和杰出能力,团结、带领了当时全中国最优秀、最有理想与献身精神的大批仁人志士,建立起了一个新中国的。所以,他们永远也不能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当然,今天的共产党,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追求民主与自由、为广大的受苦受难的底层老百姓谋利益的共产党。他们已经堕变成为了现在中国的最大贪腐集团、利益集团。但这是另话。

我不想在这里评介当年抗美援朝的得失。但我理解毛泽东为什么会作出那样的艰难的决定。毛泽东的想法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否则中国将永无安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