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怀才不遇“是不是也是一种封建糟粕 ?

(2010-05-10 14:23:11) 下一个
中国读书人总是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节。为什么呢?

大多数不是因为真的爱读书,真的爱学术,而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黄金屋, 颜如玉从哪来呢 ?

“学得文武艺, 卖与帝王家” -- 卖与帝王家, 当官,做官, 才是目的啊!所以,中国读书人最倾慕的典范就是: 垂钓的姜太公, 三顾茅庐的诸葛亮。 都卖了个好价钱,
还卖对了好人家。

为了卖与帝王家, 就得“五分加绵羊”。“五分”说明学的好,有帝王可用之处。“绵羊”说明很听话, 当奴才帝王很放心。

中国读书人一天到晚就念叨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盼着伯乐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 要是没成呢,就一幅明珠暗投,怀才不遇的样子。 好点的借酒浇愁,纵情于诗画,差点的就愤世嫉俗,纵欲于勾栏。

在封建社会, 读书人得靠权贵提拔, 因为权贵垄断权利。

在商业社会, 读书人可以自己提拔自己, 从市场中获得财富。 “怀才不遇“真像是一种封建糟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