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抚今追昔过五一(2007年)

(2010-03-03 20:24:55) 下一个

美国鬼子是不过五一节的。在这里,太阳还在升起,月亮刚好正圆。大人们照常上班,孩子们继续上学。所以,这个节日和美国华人生活的具体关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大大的"零"字来表示。

来美国这么多年了,我几乎从来没在五一节涌动过思乡的心绪。今年,也不知是怎么了,这几天,我居然像过年时那样,一遍遍傻傻地唠叨着,又过五一节了.

20年的今天,就在此刻,我正在温暖的家中,和我的父母哥姐们兴奋地高谈阔论,谈论着年轻人的狂妄和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时光仅仅漫游了20年,我的家就变成了一间空无人影的陌生老宅。什么叫生命短暂?仅用这20年前后的光景,我就知道了答案。

过节了,不知我的大学同学们,是否也能想起当年曾同窗共读的我?毕业后,我们班二十几位同学各奔东西,从此以后,很多人也就失去了彼此的联系。还好,现在有网洛,我只要点击母校的网址,我就可以找到那些熟悉的名字。

看到了,我终于看到了那些留校的同学们。当年的小皮孩儿,现在也成了专家了抚今追昔过五一。睡在我上铺的姐妹,看上去还是那么倔强不屈。眼前掠过的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依旧年轻,但同窗们的面孔真的都变了样。很奇怪,我们都老了,当年的老师们怎么像吃了长春不老丸似的,还是那么年轻呢?

就这样,我于时空倒转中在网上东游西看地逛着。

忽然,我又想起了久未联络的高中死党。于是,我打开信箱,迅速翻出了她的电话号码,我很快就和远在上海的她通上了话。她还是那么善解人意,口音里时常会带上几句上海普通话抚今追昔过五一。即便是她轻松的寒喧和问候,也无法让我不感受到国内生存的压力。孩子们考不完的试,大人们操不完的心。看来,中国父母不管身在哪里,都离不开这个"累"字。除了为孩子累,还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呢。这真是累上加累。

我们刚出国时,常会听到亲人们这样的安慰"在国外好好学吧,实在呆不下去了,就回国吧。"

 如今,国内就业压力这么大,这样的话大概得反着说了,"实在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就出国吧"。那些高考不灵出来读大学的小留学生们,就给这句话加了一个很实际的注解。

想完别人,最后,我还是顺便地想了一下我自己抚今追昔过五一。我这人,一直对医学专业文字工作感兴趣,也梦想着会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在家里做些专业翻译和文字编辑工作。算是出于好奇心吧,我到母校的网站找到了"招聘"那一栏。真巧,我看到校刊正在招医学编辑呢。先不管别的,知此知彼,咱先看看国内到底现在是个什么行情。

迫不及待地看看工作要求,我,简直就是立马傻眼呀。这个工作要求是要男性,还得30岁以下。一看这个,我糊涂了。我真搞不懂,这又不是选美,也不是搞对象,做编辑与性别和年龄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啊,你还给不给我们这些老同志个活路了?电视剧里还有个编辑部的牛大姐呢,俺比她要年轻多了.咱还没见面,您就把我给判了死刑。苍天啊,大地啊。

嘿,趁着五一节,咱这么一抚今追昔,算是终于认清了国内的严峻形势。俺不得不承认,咱想回国混口饭,没那么容易!

咱还是好好地在美国呆着吧,从此以后,可别动不动就和老公造反:大不了,我回国!抚今追昔过五一

我终于知道,这伟大的祖国,咱是轻易回不去了。

5-1-07 11:44P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