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于珈: 我的第一次马拉松 — 2014费城马拉松[转帖存档]

(2014-12-13 16:06:36) 下一个

马拉松, 多么遥远不可及的事儿!  
多年前好友来纽约跑马拉松, 鼓励俺跑。 俺从来不喜欢跑步, 特无聊的感觉。 最近一对朋友夫妇, 两人一起完成马拉松。 呵呵, 感觉马拉松又近了。
看了于珈这篇马拉松, 怀疑哪天也跑个一英里啥的, 至少不那么反感跑步, 也就够了。
太极不讲究剧烈运动, 可是俺也明明见过跑马拉松的, 精气神儿确实好。
无论如何, 留档:)
问好来串门儿的朋友们, 节日快乐!

http://yujia.hxwk.org/2014/12/12/%E4%BA%8E%E7%8F%88-%E6%88%91%E7%9A%84%E7%AC%AC%E4%B8%80%E6%AC%A1%E9%A9%AC%E6%8B%89%E6%9D%BE-2014%E8%B4%B9%E5%9F%8E%E9%A9%AC%E6%8B%89%E6%9D%BE/

人生总有许多料想不到的事情,这也正是其迷人之处。三年多前,我连续跑一英里都觉得吃力,千万想不到,有朝一日我竟然完成了一次马拉松。

 尽管我一直喜欢运动,尤其喜欢健行和爬山,但我早给自己论断过,“跑步不适合我。”居住纽约二十多年,每年十一月第一个星期天的纽约市马拉松赛,我曾多次去观看,加油呐喊,也多次被激励得心潮澎湃,回到家就去跑步机上跑。但是,跑不了几分钟,浑身上下、里里外外似乎都不对劲,腹部疼痛,膝盖不舒服,气也喘不上来,只得停下来,心里再次对自己说,“我真的不能跑步,跑步不适合我。”

近四、五年来,大概是人到中年,有了危机感,害怕所有的日子都淹没在日常琐碎里,于是每年喜欢弄个新年决心,新年决心中总有一条,“今年要做一件自己认为做不来的事情”,用英文来说,就是“step out my comfort zone”。跑步,作为我舒服域以外的一件事情,便被列在2013年的新年决心里。

还记得2013年元旦之夜,我裹着围巾,戴着帽子,顶着寒风,摸黑来到中央公园,参加纽约市路跑俱乐部(New York Road Runners 简称 NYRR)举办的“新年之夜四英里跑”。原以为能有几个人有毛病,大冬天深更半夜来跑步,没想到中央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新年钟声一响,炮竹齐鸣,焰火满天,几千人呼啦啦跑起来,场面实是壮观。我兴奋极了,被这股能量提升着,混在人群中身不由己地跑着。尽管中途停下来走了两次,但我冲过了终点线,跑完了四英里。那是一次不计时的比赛,速度大概超慢,但那次比赛,是我跑步的一个突破口,让我知道我还是可以跑的。

2013年头两个月,我督促自己每星期去跑步机上跑一次,每次不少于40分钟,跑且跑着,感觉实在很枯燥无聊,心里纳闷着,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运动,怎么会有人选择跑步?跟大多数新年决心的命运一样,坚持了两个月,跑步很快被我冷落,一个月难得跑一次。

真正激起我跑步的,是几个月之后,网友秋分来参加2013年纽约市马拉松赛。跟秋分在网上认识多年,对她印象很好,她温和谦卑,做事认真低调,她多年跑步,爱跑也很能跑。她本来是要参加2012年的纽约马拉松赛,她和她先生从北卡开车上来,都开到新泽西了,纽约市长才发布因飓风取消马拉松赛的决定,听到消息,她失望得哭了。2013年,由先生再次陪同,她终于如愿以偿,跑了纽约市马拉松赛,据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

跟秋分相见的时间虽短,却改变了我这一年、也许一生的历程。她双目明亮,面容和善,浑身透着一股活力,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跑步能跑出这么好的气质啊。看到她这么兴致勃勃,大老远跑来参加纽约市马拉松赛,还有很多从外州甚至外国专程来跑的人。想着我住在纽约这么多年,又这么热爱这个城市,竟然从没想过要跑她的马拉松,实在太愧对这个城市了。跑步跨过她的五大区,那些平常只能开车或者坐地铁经过的地方,该是多么地激动人心。

见了秋分的当天晚上,我花了四十块钱,加入了NYRR。第二天,在健身俱乐部碰到一起锻炼的一个亚裔姑娘安琪,我问她喜不喜欢跑步,她说很喜欢。我问她有没有想过跑纽约市马拉松,她说她一直很想,但一直找不到人一起跑。我和安琪就这样一拍即合,一言为定了。

我们的计划是2014年跑NYRR9+1,就是2014年一年之内参加NYRR的九个比赛,并且做一次义工,就有资格参加2015年的纽约市马拉松。我的想法是,我一辈子只要参加一次马拉松,就是纽约市马拉松,与其说是为了跑步,不如说是为了我钟爱的大苹果。我不在乎跑步的速度,我也不要花什么时间训练,我仅把它当作一次旅游观光马拉松。

我万万没有料到,跑步自有它的魔力,像个小妖怪,一旦沾上它,就让人身不由己。

 

(二)

加入NYRR本不是什么大事,计划2014年跑9+1,也不是什么大事,许多比赛不过四、五英里。大事是,加入NYRR才一个月,201312月,我得知我抽中了20143月的纽约市半程马拉松。我一辈子从来没抽中过什么东西,偏偏在我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抽中了跑半程马拉松。真可谓,天要你跑步,想停都停不下来。

于是,冰雪冬天,绕着中央公园的六英里环行跑道,两个月下来,从跑一圈,到一圈半,到两圈,到两圈半,全然忘记了“我不要花什么时间训练”。网友飞行员,跑步登山健将,跑马拉松是他的家常便饭,还跑过50英里、100公里翻山越岭的超级马拉松,他反复提到跑步的乐趣,“跑得爽”。我可是从来没感到其中的乐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办法,天性使然,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投入。不过,任务完成后带来的满足感,也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感觉。

3月份的纽约市半程马拉松过后,安琪拉着我跑5月份的布鲁克林半程马拉松。同是半程,跑了一次,再跑一次也无妨。于是,4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的周末又耗在中央公园的六英里环线上。

说实话,从在跑步机上跑一个小时,到跑半程马拉松,并不是什么大飞跃。十三、四英里,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距离。万万没有料到的是,2014年纽约市马拉松抽签揭晓过后快两个月了,也就是布鲁克林半程马拉松的前一个星期,安琪在上班时间突然来电话,告知她意外发现自己抽中了十一月份的纽约市马拉松!

与其说兴奋,这消息带来的更是恐慌。半程马拉松还没有跑,不到六个月,安琪就要去跑全程!安琪有运动天赋,从小打篮球,读大学拿的是打篮球的全额奖学金。而且,她现在运动量很大,从速度到力量,都是我们一起上UXF课的人中最优秀的。但是,想到马拉松,她说,她紧张得胃疼。我拿出姐们义气,“不要怕,我陪你练。”

布鲁克林半程赛,我和安琪肩并肩跑了很长一程,在十一英里时,跑得很辛苦,我心里就想,“半程都这么辛苦,可怜的安琪,十一月份还得跑全程。”26.2英里,以网友恰名的话来说,“不人道的距离”。那时,我万万没有料到,我自己十一月份也要去跑这个不人道的距离。

天要你跑步,真是想停都停不下来。中央公园,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到浓荫蔽日,一个又一个的周末,我用双脚一圈又一圈地丈量那六英里的环形跑道。夏日的公园尤其热闹,还记得七月份的某个星期天下午,我的状态很不佳,计划跑十五英里,跑了十二英里后累得不行,看到公园里躺在草地上读书的,在湖里划船的,在林子里散步的,我羡慕着人家的悠闲安逸,心中责问自己为啥这般自虐。

八月份去南美旅行,几乎一个月没有跑步,回来后两个星期,有个NYRR18英里比赛,当初也是姐们义气一起报名的。赛前很担忧,甚至想到打退堂鼓。到了起跑线,念着能过终点线就成。没想到,越跑越起劲,越跑越快,最后以平均每英里8:17的速度跑完,而且完后还不觉得特别累。现在想来,大概是在玻利维亚三四千米高海拔的地方待了半个多月,并且爬了一座六千多米的雪山,心肺都扩张了,便利于跑步。

这次18英里的比赛,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以致有些忘形,参加NYRR的初衷被我抛诸脑后。赛完当晚,我在网上胡乱搜索,热血冲头就报了比纽约马拉松晚三个星期的费城马拉松。

我就是这样急匆匆上了马拉松的贼船。

 

(三)

 费城,离纽约太近,犹如一位小妹妹,总是笼罩在光芒四射的姐姐的阴影里,尽管她有着自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艺术经济。居住纽约这么多年,从来没想到过需要去费城干什么,直到这次马拉松。

每年十一月份的纽约马拉松,尽管有四、五万的名额,每年都打破头,参赛的人在年初就早早确定下来了,或者靠幸运抽签,或者时间合格,或者慈善捐款,或者我和安琪2015年要走的9+1的途径。同样也是十一月份的费城马拉松,报名要到十一月一号才截止,报名费才纽约的一半,任何想参加的人都可以报名。谢天谢地,纽约之外还有费城。

于是,金秋季节,我的周末又耗在中央公园六英里的环形跑道上。为全程马拉松训练,每周的里程数要求高,至少得三十英里以上,练得狠的人,每周甚至达到五、六十英里,实在是个费时间又很需要自律和坚强意志的事情。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我没有什么时间跑,一般来说,尽量在跑步机上跑两三次,一次一个小时,做做速度或者坡度练习。大部分的里程数便都压到周末。每到周末,想着要跑这么多里数,心里真是很有压力,如果没有网上CND健身线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安琪与我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我自己一个人大概是没有毅力完成十月份的训练计划的。

112号是纽约马拉松,那个周末也是我最后一次20英里长距离训练。周五,天阴阴的,风凉凉的,刚好那天是万圣节,我请假没去上班,早上来到中央公园。公园里到处是跑步的人,很多一大拨一大拨一起跑的,操着不同的语言,一看就知道是从世界各地来的团队,赛前热热身,空气里每一分子都充满着赛前的激动。终点线附近,搭着高高的看台,装着各种新闻录像设备,人来人往,许多人以这个世界著名的终点线为背景照相。我心想着,两天后这里该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啊。每个马拉松长跑者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被这赛前的气氛感染着,头一次尝到了飞行员说的“跑得爽”,一气跑完20英里,只用了2:53,没想到训练时也能够跑这么快。这次训练,让我对三周后的费马多少有些把握。

赛前两周是养精蓄锐的阶段,减少运动量,多休息。原以为多出的时间可以用来干点别的,读书呀写字呀打扫卫生呀,结果却是干什么都心神不宁,倒是在网上读了不少关于马拉松的资料,从它的起源到演变,也读了很多跑过费马的人写的报告和评论,心里对费马大致有个底。

 

(四) 

比赛那一天终于到了!

1123号星期天,天气预报说,早上气温华氏三十多度,中午最高五十度,无风,晴天多云。没有比这更适合于长跑的天气了!

比赛7点开始,我607分到比赛起始点。天刚蒙蒙亮,宽广的富兰克林大道,人群熙攘。今天有三万多人来跑,一半跑半程的,一半跑全程的。我正愁着这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如何打发,想起网上许多人抱怨起始点移动厕所太少,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我于是先排起队来。

排队的当儿,我悄悄观察着周围的人,以打发时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大清早来到这里,自甘自愿折磨自己?左边一队中有四个人,两男两女,大概是一起来的朋友,不停地聊天,兴致很高,从他们脸上的皱纹来看,可能六十多七十岁了吧,都是瘦小精干的样子。这类人肯定是马拉松老手,家里也许有一大堆马拉松奖牌。排在我后面的三个年轻姑娘,也是一起来的朋友,我旁听着她们聊天,其中一个去年刚跑了波士顿马拉松,三小时二十分;另一个三个月前刚做了什么手术,跟跑步受伤相关的手术,她说她此刻站在这里都觉得痛,不知待会如何对付26.2英里。

轮到我用厕所时,已经648分了,排队排了40分钟,委实有点太过分,多放几个移动厕所有何难?!匆匆忙忙找到指定的起跑站,入口处没人检查核实,这是费马另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NYRR的每一个比赛,无论大小,都有人在入口处检查号码,只允许换到速度慢的起跑站,严禁换到速度快的起跑站,这是为大家的安全和比赛的顺利。跑得慢的,混在跑得快的里面,对跑得快的人来说,是一个大障碍物,对跑得慢的人来说,也不安全,很容易被人撞。费马的头几英里里,明显地就有这方面的问题。

712分,在激动人心的音乐和倒数数中,我跑过起跑线,开始了人生头一次26.2英里的征途。 

尽管赛前对整个比赛的路线仔细研究了很多次,几处上坡几个大拐弯,什么著名景点,都做了笔记,但毕竟对费城不熟,纸上谈兵,没有感性认识,真跑起来,还是云里雾里随大流。

头一英里跑在宽广的富兰克林大道上,人潮如涌,呼啦啦,呼啦啦。我混混沌沌,随着人流,被动地跑着。安琪跑完纽约马拉松后,给了我很多详尽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从赛前一周吃什么到比赛时穿什么,从第一英里的跑速到最后半英里的意志战。她说,头两英里你根本不要计较速度,跟上人流就行,不要浪费体力去超人。我于是漫不经心地跑着,很惊讶也很感激路边的围观群众,这么冷天大清早起来,对我这个爱睡懒觉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第二英里跑在Arch街上,前一天晚上我刚巧在这条街上逛过。跑过昨晚吃饭的越南餐馆、买面包的哇哇超市、大红大绿的中国城牌楼,感觉很亲切。这一段也是全程中我唯一认识的地方。第三英里跑在德莱维河边的哥伦布大道上,路宽,很少观众,我把注意力转移到跑步的人身上。我跑步的时候有个习惯,喜欢盯住前面一个人,追着人跑。这次费马,半程和全程的人一起跑,对我来说很关键的是不能盯错人。眼前一个男子,穿着这次费马发的长袖汗衫,背上写着26.2,该是跑全程的。他瘦小结实,典型的长跑身材,长发扎成小马尾,侧脸看像亚洲人。我看他跑得很轻松随意、留有余地的样子,决定以他为参照,在他的右边几步远处跟随着。

第四到六英里,绕回到市中心,要经过独立宫、自由钟和市政府这些费城名胜。有些地段街道窄小,观众众多。尤其在South Street ,两边密密麻麻排满了人,加油声呐喊声不绝于耳。费城不愧是兄弟情谊之城,星期天一大早,这么多人站在寒风中为跑马拉松的人加油。有人举了一块牌子,“我为你们这些完美的陌生人们骄傲!”我也想说一句,“我为你们这些完美的陌生观众感动!”每个跑步者胸前的号码纸上印着其名,当听到旁边不断有陌生人喊我的名字,说着各种鼓励的话时,心中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说。

不过,安琪反复交代过,围观人的加油呐喊会让你不由自主想跑快,但你一定要设法屏蔽住他们,不要跑太快。跑马拉松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在健身线说过几次,“切记前半程不要太快!”“切记”这两字道出了其重要性。而且,街道实在太窄小,即使不想超人,随着人流跑也要小心,因为不少跑得很慢的人夹在中间,不小心就会撞着人家。我设法跑在最外面相对人少一点的地方,但这样离围观的人群很近。听到人喊我的名字,我对着人家笑笑,有人伸出手来,我顺手跟人击击掌。第四到六英里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跑过了。

10公里(6.2英里)线时,我看了看手表,54分多钟,每英里840多秒的速度,比计划的慢了一分多钟,原计划是以8分半的速度跑头半程的。不过,差不太多,还好。

第七英里要过桥,到Schuylkill河那边的大学区。路变宽了,人散开了些,我忍不住加了点速,但看到从第三英里我就一直盯着的那个扎小马尾的男生还在视线里,不知怎么我就认定他是跑马拉松的老手,按他的速度没错。而且,从路线图上研究,费马全程有两个主要上坡,一个在第八英里,是个长缓坡,另一个在第十英里,是个短陡坡。我计划着等这两个坡过后就开始加速认真跑吧。

第九英里进入Fairmount公园,这是一个横跨Schuylkill河两岸的大公园,待会我们重新回到河那边,还要沿河在这个公园里跑很长一程。两边是笔直的白桦树,秋末的叶子还未落尽,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烂。听到旁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真漂亮!”比赛的时候,我一般心情都在比赛上,这个人的话提醒了我,要享受旅程。

上那个最陡的坡的时候,路边一个中年男人起劲鼓掌,并且大声地说,“这个最后一个坡,加油!”他这句话真鼓舞人心,还不到第十英里,就是最后一个坡了,而且,我感觉这坡的长度和陡度都比不上中央公园的哈雷姆坡,平常20英里训练的时候,哈雷姆坡要爬三次呢。

快到第十英里时,有提供高能胶。我生怕错过,因为那次跑NYRR18英里,就是跑过了才看到发高能胶的,不幸没吃到。于是,看到第一个手举高能胶站在路边的人,我就赶紧跑过去拿,不巧是咖啡味。这玩意本来就超难吃,碰上我平常从来不沾的咖啡,难上加难,想着扔掉换一个,又觉得太浪费,一古脑儿都挤进口里,衔着,甜得发腻,几乎想吐,心里对自己说,“糖份,糖份,我需要糖份”。

补充了糖份,我对自己说,接下来几英里该认真好好跑了,应该是全程最佳状态的时候,路宽人不挤,既已热身又还没有疲劳。扎小马尾的男生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我决定看手表自己掌握速度,看到速度快于每英里750秒,我就慢下来,看到速度慢于810秒,我就加快点,把速度基本控制在每英里8分钟左右。

第十一和十二英里沿着Schuylkill河边的马丁路德金大道跑,快十三英里时,过河回到艺术博物馆附近,回到起跑点,也是终点。跑半程的人靠右,准备冲刺,跑全程的人靠左,还有漫漫长路。网上有人提到,这一刻对跑全程的人来说是个身心的折磨和考验,看到别人快跑完了,很影响斗志。我因此早有了思想准备,跑这一段时眼睛只盯着左边,虽然有一半的人退出,不是还有一半的人要继续跑吗。路边有人为我们加油,我不禁由衷感激他们,不去终点线凑热闹,而在这个安静的地方为跑全程的人鼓气。

过半程(13.1英里)线时,我看了看手表,1小时51分多,刚刚好,正是我计划中的时间,不太快也不太慢。少了一半人,感觉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心里也静了下来,没有那种呼啦啦的哄闹。接下来的路程,沿着Schuylkill河逆流而上,跑六英里到费城郊外的一个小镇Manayunk,然后原路返回。

网上有人说这一段因为偏僻安静,观众少,有些无聊因此也容易觉得疲劳。我倒没觉得,反而再一次尝到了“跑得爽”的快乐。河流在左手边,静静地流淌。河边有树,有排椅,紧靠河边的走道有练习跑步的人。没有一丝风,不冷不热,我以每英里八分钟左右的速度跑着,感觉真不错。

在十四英里半左右,看到对面第一个跑回来的人,是一个非裔男子。费城马拉松,不像纽约马拉松那样吸引着大名鼎鼎的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但这个男子,肯定也是世界级精英,速度是我们凡人不敢攀比的。我兴奋得跑近他,扯开嗓子喝彩了一声。我感觉自己有些过嗨了,一看手表,速度快到7分半了,才赶紧要自己慢下来。

第十五和十六英里,依然保持每英里8分钟的速度,跑得依然从容快乐。第十七英里,又有提供高能胶的。这次我有了经验,听到人说香蕉味的,才跑过去接。接过来,左撕右扯,大概浪费了十几秒才打开,只好安慰自己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过了十八英里后,感觉有些累了。想起飞行员的话,十八到二十四英里对首次跑马拉松的人是个考验。既然是考验,就意味着有艰难,要努力。路边有一男一女,女的在剥桔子,男的把剥好的一瓣瓣的桔子放在摊开的手里,让跑过的人自己拿。越接近Manayunk,路边的观众越多,现在我们正需要这些观众为我们加油鼓劲。果然如网上所言,有人端递啤酒,有人送巧克力和其他吃的。Manayunk的人不仅热情,而且很有创意,毫无保留地成为这个比赛的一部分,把这个比赛变成一次盛大的欢庆聚会。

我这时已经无暇左顾右盼,心里只念叨着飞行员的“考验、考验”,我现在正在接受考验,我要承受得住这个考验。一个面目清秀的男孩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摸摸这里,获得力量!”有不少人跑过去,用手摸摸硬纸板。我也想去摸摸,可舍不得浪费两步路,就举起手遥对着牌子做了个手势。

终于开始往回返了。到了二十英里时,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生理反应,我仿佛听到我的身体在喊,“我跑够了,我要停下来!”迄今,二十英里是我跑过的最长距离,赛前我一共做了三次二十英里的训练。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安琪,还有许多跑马拉松的人说的,最后十公里完全是意志战。身体像只撒娇的小狗,赖在那里不愿动,意志这时成为主人,抓紧绳子,使劲拖着小狗跑。我觉得我全力以赴,这么卖劲,速度应该在7分半以下,但看手表,815820。安琪告诉我,要保留一半的力气用在最后10公里。也就是人家通常说的,跑马拉松,前20英里只是热身,最后10公里才是比赛。听起来不可思议,不亲自跑,绝对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到了二十二英里,又有提供高能胶,本是计划再来一管,但想到那甜腻就想吐,于是继续朝前跑。看到端水的义工中有两个小孩子,大概十岁不到,我一感动,绕了两步路,跑过去接其中一个孩子手里的水。跑过十来次比赛,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来做义工。

双腿实在是很累了。我想起安琪说的,跑过终点线那一刻,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我对自己说,“我离快乐只剩四英里了!”我双眼盯着地面,表情严肃,屏蔽着周遭的一切,脑子里只有恰名的那句话,“咬住牙,不松劲”。咬住牙,不松劲,跑,跑,继续跑!

离快乐只剩三英里了!我依然目不斜视,咬住牙,不松劲,跑,跑。听到身边有呼呼的喘气声,一个男人挨我挨得很近,几乎肩并肩在跟着我跑。一种很有趣的感觉,仿佛他在借我的力;同时,他呼呼的喘气声,仿佛也给我提供了力。两人的气场互相扶持提升,我们就这样挨得很近跑了一程,有时要超过前面的人,两人分开些,然后又自然靠近了。可惜我竟是没有多余的体力侧脸去看看他,否则,过终点后,两人聊起这种陌生人在艰难时刻的默契、相互扶持和依赖,该是很温馨很有意思的。

过二十四英里了!我经受了飞行员说的考验,没有抽筋,没有撞墙。一想到考验完了,意志立刻绷不住了,铺天盖地的疲劳感向我袭来,双腿从来没觉得这么累过。我心想着,在终点线见到老公后,我要用双臂勾着他的脖子,双脚就再也不着地了。

飞行员说,最后两英里,爱怎么冲就怎么冲,频频超人的感觉是很爽的。我哪还有力气冲啊?我连抬眼看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人超我我超人皆不在乎,只要能坚持到终点就成。此刻,我不禁对英国皇室恨得牙痒痒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这时应该是快跑完了的。最早的马拉松,从希腊小城马拉松跑到雅典的奥林匹克体育馆,距离是四十公里。可是,到了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了让终点线刚好落在温莎城堡皇家的看台前,竟硬生生地多出来两公里。女王陛下,您高抬贵脚坐着马车走两公里有何难,我们已经拼着老命跑了这么远,还要我们豁出性命多跑两公里!

二十五英里。顶多十来分钟。三个多小时都过来了,就十来分钟,一定要坚持住。又到了一个水站,我很渴,很想停下来喝水,但想着就一英里多,咬牙挺着。心中安慰自己到,过了终点后,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我要躺在地上敞开喝。

我紧皱着眉头,眼前盯着地面,目不斜视,“咬住牙,不松劲”,还是恰名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路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加油呐喊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我跑在左外边,离人群很近,听到多少陌生的声音大声喊着我的名字,“海伦,你太棒了!”“海伦,很快就到了!”“海伦,加油!”“海伦,你能做到!”我虽然苦大仇深地盯着地面,心里对这些完美的陌生人们的感激之情,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多么希望我至少有一点力气抬头对着他们笑笑以示感激,但我唯一做的就是目不斜视,跑,跑,继续跑。

突然,眼睛的余光看到前面一块白牌子,上面用蓝笔写着“于珈”,中文啊!我的网名啊!听到陌生人喊印在我的号码纸上的英文名,我都觉得亲切,而在茫茫人流中,在体力和意志力都将要耗尽的时刻,蓦然看到这块专门为我而生的牌子,那种亲切感!那种神奇的提升力量!犹如奄奄一息的火苗,突然被人拨拉一下,火苗立刻窜起老高,旺起来。恰名住在费城郊区,听说我要跑费马,就热情地来为我加油。恰名是省级长跑冠军,从我一开始跑步,她对我一直是个很大的激励。我对着牌子招招手,却是没有力气过去拥抱,依然目不斜视,跑,跑,跑。终点应该不远了!

安琪说,她还在二十五英里的时候就开始哭了。比赛前,我设想过各种首马跑过终点线的激情镜头,向空中飞吻,俯身吻地面,或哭,或笑,或双手举过头顶狂呼。古希腊通信士兵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后,至少说了一句“Niki!”,才倒地而死。我怎样过终点线的,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没哭没笑,也没有双手举过头顶以示胜利。

纽约上州一栋安静的小寺庙里,皇后区一教堂的台阶上,布鲁克林一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凤凰城刚刚醒来的早餐桌边,洛杉矶睡意朦胧的枕头边,费城人山人海的终点线附近,关注我的朋友们,在东部时间1051分同时收到一个手机短信: 

完成马拉松3:39:10,平均每英里8:22

 

(五) 

此刻,离跑完第一个马拉松,将近三个星期过去了,身体上的酸疼和疲劳早已烟消云散,赛后的兴奋和热闹也平息下来,生活回归到周而复始的日常琐碎。我还是我,可是,这个跑过马拉松的我,和三星期前那个没跑过马拉松的我,还是不一样的我。

安琪说,跑马拉松是个让人谦卑的经历。我跑过终点线时,没哭没笑,没有宣告胜利,拖着两条麻木的双腿,麻木的头脑里,第一个想起的是网友TJ,他怎么可能一气连续完成跑一个马拉松、游泳两英里多和骑车一百多英里?!他是怎样的铁人钢人!

越读书,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越挑战自己,越感觉自己的渺小和局限。飞行员说的,你跑得再快,也总是有一大堆人跑得比你更快。可是,每次比赛,我都会身不由己地拼命狂奔,拼出自己的最好。细细想来,大概就是这种“拼出自己的最好”,让我一年来在跑步的路上越跑越远。

赛后几天是我的生日,安琪送我一本相册,里面装着我这一年里所有比赛的照片,最后一页,一张照片是她为我跑费马做的加油助阵的牌子,照片旁边她加了一行,“There Are No STOP Signs!”(没有止步的牌子!)

是的,There Are No STOP Signs!有了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和更多次。且跑且珍惜。人生有许多料想不到的事情,这也正是其迷人之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shir 回复 悄悄话 佩服!更喜欢文章里的人情味儿.......
美丽风景 回复 悄悄话 天! 不兴这样。 俺找来存档的。 不是俺自己跑的啊:(
forget1 回复 悄悄话 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