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0章,妻子跟我上了船

(2009-12-08 08:35:42) 下一个

  本想把丽的一些情况再详细写写,继续写丽也并没有跑题,只是怕伤害到一些人,也牵涉到一些人,就写那么一节吧。下面继续写我上船后的情况,这一段也很快就要结束,搞船结束后,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这一生,我遇到的事情好像都比别人多,酸甜苦辣都给我遇到了。也许这就是丽所说的,归根于一个"命"字吧。
  出了医院,我来到店里,文已经在等我了。
  十月的天气很好,不冷也不热。气候也很正常,不会像二八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今天太阳出来后,依然给人很暖和的感觉。
  街上的行人很多,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已经干完了田里的活,来街上做点小生意,有的农民专门种些蔬菜上街来卖。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吃和穿都比以前要舍得的多。特别是女孩的穿著,农村和城市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有些姑娘你不是细细地看,根本就分不出是农村还是城里人。
  来到车站,我们买了南京的票。票价也在年年上涨,从最初的几元,到现在每张票十元了。
  南京这条路线,我这几年也走得很多,公路也在时时变化著。宁高高速公路也开始动工,正在修的路是和机场高速连接起来的。原有的老路江宁段也在拓宽,这样对我们乘车的人来说极不方便,有时到南京,100公里的路要在车上颠簸三、四个小时。就是不晕车的人,也被颠得晕头转向。开始坐车时,我也晕车,后来坐的次数多了,就好了许多。但很多时候还是要注意的,知道那种晕车的感觉很难受。坐车前睡眠一定要好,上车前尽量少吃东西。还有,要坐在靠窗户的一边,打开窗户吹吹风,这样就要好得多。另外,我自己也试过了一些办法,车子一开动,我就在心里唱著歌,把注意力集中在唱歌上,那样对付晕车也有好处。
  文很少出门,她晕车更厉害,就是坐个三轮车到高淳也常常晕车。这次我给她准备了晕车药,在上车前给她服下了。
  下午,我们到达上新河的渡口,船还没有到。先找个地方吃了饭,然后坐在码头边等船。停靠在码头的船,除了维修的和等人的,都在抓紧时间跑生意。因为这段时间的生意特别好,一般情况人们都不愿意停下来。我们也提前将菜买好,等船一到,就可以走了。
  长江的水位已经下降了许多,上新河的两边都很明显地看到退去了水的江滩。这里是我们高淳船的集中地,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加油站,维修站,卖配件的........都集中在江的两边。甚至还有小船将菜装在船上卖,也有水上商店。这里的码头上还滋养著其它行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收废铁的,在江里捞破烂的,收废机油的,用电瓶打鱼的........
  下午三点,我们的船到了,和我预计的时间差不多。船一靠岸,孙和小张看到我们到来也很高兴。我和文就上了船,不打停头就出发了。
  不打停头:原意是不休息,这里指没有停靠。
  此节开头再说说我的船。
  我一生中就搞过一次船,有三年多时间,而且是自己直接焊的铁船,因此对它的感情较深(见图中)。
  从船的质量到行驶的灵敏度都是一流的。相比之下,继我们后来造的船,钢板的厚度,船上的设备等,有很多都比不上我们。有些人家船的吨位比我们小,机器的马力和我们一样,行驶速度却不及我们快。这个取决于船的样式。我在前面说过,我们的船,骨架用的是10mm拆旧板。其它全部帮板、铺头板、羊腰板和甲板都是用武钢6mm的规格板。后来有些船户造的船,钢板厚度要比我们的薄1mm。甚至骨架用的同样规格的新板,吨位还比我们的大。外表看看是一样,但是三年时间跑下来就很明显的不一样。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经常相碰的地方,人家的船帮就露胫,而我们的船看上去还是很饱满。
  保养方面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钢板是生锈的,如果碰掉漆的地方等到氧化后再去刷漆,和一碰掉漆就补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我做得特别好。
  其次是机械的保养。柴油机主要是换机油,哪怕平时多花点成本勤换它,机械内部的零件磨损和不常换机油的,就有很大的区别。我搞船的这些年,主机没有大修过,甚至没有打开过主体。但机器力道还很大。
  关于船的行程快与慢,是取决于船的形状和式样。这个要看当时造船时师傅放的样,船型样式定形后就无法更改。如果是前尖后宽,船后稍的钢板站得直,在行驶过程中就拉围水。同样大小的船,同样的马力速度就慢得多,相对船耗油量就大。
  后来很多人在造船时,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我们的船开始样法就好,这个要感谢当时造船的老徐。他因有多年跑船经验,故造船时各方面布局得都恰当。很遗憾,后来几年一直没有碰到过他。
  这里还有必要说一下南京的'上新河'。上新河并不是河,它是一条支江,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上游,因有江心洲而形成。江心洲内靠南岸是上新河,外边是大江,大江过去是江浦。
  上新河,上游从江心洲头至下游南京自来水厂为止,长约5公里。中间经双闸镇、棉花堤、新河口、养鸡场到水厂。上新河上还有两类渡船通往江心洲。一个是汽渡,另一个是客渡。南岸吊机码头有双闸码头、红旗码头、木材公司码头等,棉花堤、养鸡场小的码头不在之内。
  我和文上船后,我们就开航了。
  搞过船的人都知道,上水行船靠岸边行驶走回流。必要时还要划江超近路。
  文没有上过船,她的这次到来,我为她担心,万一出个事我担当不起。不过,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真真在船上也呆过,在行船时不出仓门就会没事的,何况她是一个大人。
  上船后,我首先告诉她一些细节,行船过程中不要出仓门,烧饭可以,洗菜也有自来水;卫生间是在仓后。特别要注意的是,船进江阴闸、船靠岸、靠帮都不要出去。
  文这次上船,我的右眼老跳个不停,我心里总有一个不吉祥的预兆,所以叮嘱她绝对注意安全。
  长江,满水时和枯水时的江面宽度是不一样的,大江是看不出来,小江就明显多了。拿上新河来说,满水和枯水相差三分之二的宽度。也就是说枯水时的江面只有满水时的三分之一宽。
  下午四点多,我们的船到了芜湖四合山。看到装沙的船排队很多,船停靠后,得知有的船已经等候两天了,其中有几个认识的船上人说,狄港也在吊沙,刚才有了几条船上去了。也能看到不时有船从上游开下来。狄港在贵池上面不到铜陵,开上去约5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里排队也只两天,我算了一下,如果到狄港再等一天,时间差不多,上去下来还要多烧柴油,因此就决定在这里排队等了。
————————————————————————————————

作者:多情女郎 回复日期:2009-09-28 22:59:01
 
 
  
  夏老师:(还是这样称呼你吧)
  
  你好!好多天没有发言了,今晚来说点自己的看法。
  说句实话,我没有之前那么喜欢夏威夷和小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站在现实的角度去看待和考虑他们的事情的。我觉得里面的主人公都有好与不好的一面,只不过是看相对谁而言的不同而已。
  所以我不认为夏有多好,小朱有多好,文又有多坏!
  下面,我想说说对你这篇文章的一些看法: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你这部网络文学是足以令人称道的。你确实成功塑造了一批富有性格光彩和个性魅力的人物。在记叙性文章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几乎全靠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使人物形象浮雕似地突现出来。你完全做到了这点,不得不让我们交首称赞。
  现今的长篇小说,能够让人一气读完的似乎并不在多数,很多后来者能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部分,可见你这部文学作品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你的文章的背景,是从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曙光到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历史。以夏威夷与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及几个人的人生起伏沉浮为主线,描写了江南这块美丽的土地几十年里上演的人间悲喜剧。笔下的主人公们从黑暗走向新生,从光明走向黑暗。生活从贫穷到宽裕,感情从从懵懂到成熟,婚姻从幸福到悲哀,生活从期待到失望。其间,几位主人公遭遇了数不尽的命运跌宕,品尝了五味俱全的感情纠葛。
  你的作品通过时代生活的纵向描写和准确把握,从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短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突出特征,反映了一代人丰富、复杂而曲折的心路历程。据我所知,天涯上,以如此宏大的篇幅来描绘江南这片热土,以如此凝重的笔墨来述说意味深长的缠绵往事的还是第一次。你的文章不但有助于我们进入并了解那一片土地的社会变迁、众生百相和人情世态,也使众多读者对那一段并不久远的故事获得一种新的认知和体察。
  都说,处于时代激流中的人们,必然要被命运之手所拨弄,里面的主人公也都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文章为我们刻画出了一群特征鲜明的人物,揭示出导致这一切的时代缘由,从而为我们欣赏小说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认识生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供了新的版本。非常的感谢你!
  你的这篇文章,犹如长河奔泻,一气呵成。那种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的、心理的内容,都随人物性格的发展而款款流淌。可以说你的笔触抵了历史的精神层面和人物的心理深度。也因为这样,使得你这篇网络文学兼具了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鲜活。
  在小说情节的推进中,时常出现情感高潮段落的设计和描写,相当感人和煽情,使得众多读者充分感受阅读所产生的愉悦。
  最后,祝愿你们的十·一“高淳游”圆满成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