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话:"西方学者" VS "海外的中国学者"

(2010-12-31 11:39:04) 下一个

有些话题初次叨叨的时候, 大家都觉得新鲜,加上略带忽悠的文法, 还真让咱海外华人(学生, 学者, 移民)们, 特别是有愤青们, 看得热血沸腾, 情绪高涨。 理论家般坐三尺之井, 上知五千年, 下知数百载,委委到来的华夏大战略,让俺们这些总是被这个那个忽悠的大众觉得一个全新的以中央国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就要诞生了,大唐万国朝拜的时代又要回归了, 真恨不得马上把怀里揣的路卡呀良民证呀马上烧掉,以示俺的中国心未泯。


可一旦没了辞, 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说, 就不免露了一些马脚。 这不, 今天就爆出了所谓“西方学者”和“海外的中国学者”的笑话。 简而言之,那老兄言辞中似乎还是流露出他对“西方学者”的敬畏,以及对“海外的中国学者”的不屑。只是不知他心中的“海外的中国学者”是否包括那些活跃在各种研究机构(中国微软?), 各种实业公司(中国GE?),以及各个大学的那些黑头发黄皮肤的隔一半年就给中国民航当一次顾客的人们。 这些人大多数是在“西方”开始的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国的护照早就不见了,真不知那老兄为啥非得叫人家“中国学者”。其实人家除了头发,皮肤, 和祖宗一外,没沾中国一点儿光。 也许在这老兄内心里,“西方学者”总是不能和黑头发黄皮肤的学者相提并论的。按这一逻辑推演下去, “黑人学者”和 “棕人学者”们恐怕就更惨了。


看来, 叫得响当当的也许也是在心底子里也是最自卑的。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把“大唐雄风”挂在嘴边,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把那些可以区分“西方学者”和“海外的中国学者”的评论家视为老大,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有兴趣在这里读那些多少有些可爱和可笑的梦呓一样的“国际大攻略”, 中国也许真的就崛起了, 中国人民也就真的享受堂堂正正与“西方学者”互相来往的乐趣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