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挑, 抬, 扛, 肩, 背。

(2021-09-06 12:52:00) 下一个

有些人完全不知道这些劳动方式的不同, 在那儿瞎咋呼。

这叫“挑”,一根扁担软溜溜, ,前后各有东西, 根据扛杆原理,不过这张画比较有趣的是与众人挑担不同, 一般重一些的放前面, 因此肩膀就会在扁担中间稍往前一些, 受可以把握着前面的物件, 便于调整方向。

负重远行, 一般用“挑”的方式,因为挑不影响行走的速度, 甚至一般还会稍稍地加快点脚步,只要不是山区太过崎岖,人力长途贩运, 均喜好挑, 山区可能不同, 因为小路太过陡峭弯曲,一根扁担甚至就拐不过弯了。

泰山上的挑夫, 是把扁担横过来,或放双肩上, 或脚步斜着,扁担则与脚上的石阶梯平行, 才不会造成前面的货物碰着阶梯。

另外, 所谓会挑担走稍稍远一点路的, 一定会换肩,这是挑担的基本技能,里把路不换肩还马马虎虎, 再远不换肩就不可能了, 不会换肩没人找你挑东西, 会换不换只能是傻冒。

江西插队时, 大队里有个壮汉,解放前就是挑夫,经常来回的路线从本县城到长沙,替本县城的商号来回运货,据他自己说, 一挑, 顺便说一句,这个“挑”石量词,一挑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五十斤,因为不是短途, 又要跋山涉水,每挑多二三十斤可能造成的危险, 不是最佳“性价比”,当然不会少于100斤。, 所以, 合适的范围是100-150斤, 视挑夫能力,挑夫每天每顿必须吃饱, 好倒不是重点, 毕竟东家雇挑夫的目的是运货, 而不是整挑夫。

这叫“扛”, 一般不远,南方山区“扛竹子”或“扛木头”, 先把枝枝杈杈砍掉,另外再找一根短的木头, 从另一个肩上从脖子后插过去搁木头或竹子底下, 等于把重量分散到了双肩,这类“运送”方式,竹木不能太长, 否则拐弯不便, 当然太大的竹木也不行。

一个包袱“背”背上, 就把运送的“方式”表明了,若是路途遥远的话, 就会用绳子啥的,把这个包袱捆起来挂肩上, 好比在有旅行袋之前, 国人出门是用一块布, 把东西包起来, 斜挎背上过一肩, 在胸前打个结, 就把双手腾出来了。

这就是大江川说的一种上垛,文人的书面语言称为“扛麻袋”,但很多地方的劳动人民, 很形象地用个“肩”做动词,就是把麻袋搁肩上立着, 靠近脑袋借力并稳住,北方麦收时,装袋是按麻袋口的封法来界定的, 用麻线缝起来叫做“缭口”,200斤, 而将麻袋口收紧然后用麻绳捆起来叫“扎口”, 180斤,送到粮站去, 别人没有功夫一包一包称, 只需数数多少包扎口多少包缭口, 即可。

上垛的累,可以从最简单的物理概念来解释,“功”要考虑“力及其方向的移动距离”, 所以平地肩大包走路时出力没做功,上垛则需要克服地心吸力一步一步朝上走, 这就是又出力又作功啦!

北大荒的铁姑娘“肩”大豆, 那篇文章说每袋是160斤,无论是200(180)斤小麦, 或160斤大豆, 都不可能是长途, 因为完全没法换肩。

这是一篇大连老码头工人的工作照片,扛豆饼,因为是计件工资, 能扛多少就扛多少,不但要多,更重要的本事在保持平稳,这位扛九片, 估计和以前上海码头工人一样, 扛着走过管事人身边时, 管事的给他发个计数的筹码,收工时凭筹码结账, 当然这也是短距离的。

这个卡通是“抬”的示意图, 至少得两人才能算抬吧, 更多的四人八人, 乃至出殡时六十四, 一百二十八大杠,好像二进制, 2,4,8,16, 32, 64, 128, 真没听说过28大杠出殡噢。翻砂工两人抬钢水去浇铸件,也许会有不是二的倍数的人抬吧。

 

西南地区山高路窄,由此产生的运送方式就是背, 赶场走亲戚,竹子编的背篼很合适,什么小东小西都可以放, 甚至小孩, 不过曾有事故发生, 妇女背着有小孩的背篼去井边打水, 一弯腰, 哎呀, 小孩子从背篼力掉进了水井!

山区的商业“背”运货物,可以把一个柜子甚至一头还在乱叫唤的猪捆好背背上去供销社交售,所以四川有地方不叫挑夫而改为“背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