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点评郎咸平: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

(2010-05-17 06:32:39) 下一个
点评郎咸平: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

植入每个中国人文化层面的劣根性包括三种:浮躁,投机取巧和思想僵化。同时中国人具有“大爱”的情怀,在危机到来时显示出非凡的凝聚力。

“读者有没有听过“杀鸡焉用牛刀”、“四两拨千斤”这种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吧,但它们都是错的。四两拨千斤,如果拨不了怎么办?肯定就是被千斤压死了。为什么中华文化不喜欢千斤拨四两?为什么杀鸡不能用牛刀,我用机关枪不是更好吗?保证你打死这只鸡不是很好吗?想一想,千斤拨四两这样必胜的把握有什么不好?而我们的文化不这么想,我们的文化喜欢什么?“小概率事件”,例如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小问题,这个“小概率事件”就叫做投机取巧。”

点评:

郎教授单挑全中国经济和金融混混无敌手,端得有两把刷子。一下子就能看出病根,是华人世界里很少见的明白人。当然,明白人也就进不了决策圈或管理层,只能到处演讲出书,尽点良心责任,同时弄点外快补贴香港教授并不丰厚的工资。

但郎教授忽略了中国文化更根本的一点:奴性!“浮躁,投机取巧和思想僵化”是奴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四两拨千斤,如果拨不了怎么办?

正确的答案是:

争端起来之前,要么四两主动委身为奴,投降;要么千斤盛气凌人往死里打,踩扁四两还要四两抽自己耳刮子。前者,四两是弱者的奴性;后者,千斤是强者的奴性。

若任由争端进入行动,四两肯定有超限战手段偷袭得手(否则早就投降了),要的是反奴为主;这时,千斤由于轻狂(琢磨着四两当然会被踩倒在地叫大爷),看不起自己眼中奴性的四两,而失手遭算计。比如,施恩与蒋忠。

浮躁分两种,一种是想,一种是做。想法上浮躁时,是不尊重事或物;做法上浮躁时,是不尊重人,比如盗版,潜台词就是,你能怎么着?

投机取巧。工作中有这些想法的本质根源是,与领导关系好,办不好事也没关系,求求人送点礼吃个饭就行了,平常主要心思都在琢磨侍候欢心,这是对上的奴性;对下属或顾客有这种想法时,根源是,你以为你是谁?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是对下的奴性。

思想僵化还不完全是奴性的原因,奴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根源是,对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下,不许越雷池一步。

奴性的根源是:没有平等概念。

自己不自由,也不许别人自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