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论坛诗评心得

诗友写诗、评诗心得交流。
正文

ZT: 简明新诗格律〔卷一〕——节奏美的构筑

(2010-06-20 17:16:52) 下一个


ZT: 简明新诗格律〔卷一〕——节奏美的构筑   

    来源: LTG 04-05-20 01:07:11  

         

  简明新诗格律〔卷一〕——节奏美的构筑

 

孙逐明

 

新诗格律的真实目的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音乐美有三大要素:节奏、旋律、韵式。根据这三大要素可以分别构筑出节奏格律体、旋律格律体和韵式格律体。

构筑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法度就是“律动”二字。

所谓“律动”,就是“同一形式规则的递推变化”;更具体说就是两条法度:1、原样重复;2、变化重复。

这两个方法可以一以贯之地运用到新诗的各种格律之中去。

 

〔卷一〕 节奏美的构筑

 

构筑节奏美的总法度。

欲构筑诗歌的节奏美,有两个环节,一是句法,二是篇法。

就句法而言,必须安排等长或大致等长的音步,促使每一个诗句具备节拍感。

具体法度有三条:1、每一个句子里安排“两字步”或者“三字步”递推,这是原样重复;2、“两字步”和“三字步”错落出现,这是变化重复;3、补充规则:“一字步”只允许出现在句首或句末。

就篇法而言,必须安排一种特点鲜明的节奏模型〔音乐里称之为“节奏型”〕贯穿全篇首尾,前呼后应,使诗篇具备一种整体性的特点鲜明的节奏氛围。

基本法度是:构筑一个节奏特点鲜明的节奏型,根据此模型不断原样重复或者稍加变化地重复下去。这种节奏型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句型”,也可以是“几个长短句的集合”;这种“长短句的集合”可以是一个段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段落。

掌握了这上述法则,任何诗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内容的需要,任意地量体裁衣地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节奏格律诗体来。

 

〔一〕、音步与节拍感

 

一、基本原则

 

力求诗句具有节拍感是诗歌有别于散文的基本要求。其原则就是要安排诗歌句子里具备等长或大致等长的音步。有两式:“原样重复型音步”和“变化重复型音步”:

 

1、原样重复型音步。有两式,“两字步”诗句和“三字步”诗句:

 

A、“两字步”诗句。汉语双音词多,加上单音实词连带虚词,极容易构成“两字步”诗句。如:

 

喊着|叔叔

哭着|要糖

 

“戈多|来了!”

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依沙《等待戈多》

 

B、“三字步”诗句。因多音词的出现和现代虚词的增加,白话新诗出现了大量“三字步”。闻一多曾经尝试过写作“三字步”的诗歌,例如:

 

《罪过》闻一多

 

老头儿|和担子|摔一交,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老头儿|爬起来|直哆嗦,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过!” *

“手破了|,老头儿|你瞧瞧。”

“唉!都给|压碎了|,好樱桃!” *

 

“老头儿|你别是|病了罢?

你怎么|直愣着|不说话?”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过, *

一早起|我儿子|直催我。

我儿子|躺在床|上发狠,

 

他骂我|怎么还|不出城。”

“我知道|今日个|不早了,

没想到|一下子|睡着了。

这叫我|怎么办|,怎么办?

回头|一家人|怎么|吃饭?” *

老头儿|拾起来|又掉了,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按:写作完全的“三字步”诗歌是比较困难的,此诗就有几个诗句〔标有“ *”号的句子〕没有“遵守纪律”。

 

2、变化重复型音步:“两字步”和“三字步”错落出现,就是变化重复型音步。例如:

 

望穿|秋水的|天空下|惊现|陆地

水草|团聚的|洼地|鱼鸟|同居

野花|折戟|沉沙

搁浅的|轮船|仿佛|剥离|灵魂的|骨架 〔枕戈《四行诗》 

 

顺便提一下,如果“两字步”和“三字步”能够严格间出,就有类似于“长短律”的节奏感,当然节奏美感更强,例如:

 

历史的|无情|如大浪|淘沙

一生的|诗作|能幸存|几首

筛去的|泥沙|成岁月|虚度

留下的|精品|象一坛|好酒 〔食指《答友人一》〕

 

这种句法和章法只可能妙手偶得,是不可强求的

                                

二、关于“一字步”。

 

诗歌句型有两大类:

朗诵句型,以两字步结尾,如:“我不是|什么|诗人。”

吟诵句型,以三字步结尾,如:“抬头|看见|青藏雪”。

在古典诗歌里,诗歌是用来吟咏的,类似于唱歌,有乐曲的扶持,一字步可以出现在句首和句末。如:

白日|依山| 〔王之涣《登鹳雀楼》〕

|柳外|青骢|别后 〔秦观《八六子》〕

 

而白话诗歌是用来朗诵的,这种三字尾一般被朗诵成一步。上面的诗句应当这样朗诵:

白日|依山尽

念柳外|青骢|别后

只有当一字步被三字步“挤”出来的时候,才可能被朗诵成一字步。例如:

|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食指《相信未来》〕

神姿|仙态|桂林的|!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三、关于新诗形式化的节奏。

 

1、多音词和多音词组。

现代汉语多音词不断涌现,加上助词的应用频率增加,往往出现四字以上的音步。这时,我们可以将多音节词〔或词组〕形式化处理成两字一步和三字一步的组合,音步之间的顿挫可以若有若无,一如音乐里的连音符。例如: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闻一多《口供》〕

时光如|淅沥|细雨|催发|芭蕉|留下|淅沥/不尽的|瞬刻 〔昌耀《 元宵》〕

 

按:这样处理节拍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调整句式的平仄打基础。

 

2、句中的单音词。

 

句中出现单音词,容易损害诗句的节拍感。如:

老人的||归来了  顾城《归来》〕

我们可以用两种办法解决。

最好的办法是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上面的诗句可以改成“老人的|牯牛|归来了”。

或许在朗诵中作形式化的节奏处理,上面的诗句可以朗诵成:“老人/的牛|归来了”。

前者最好,后者是从权。

 (来源: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poetry_best&MsgID=40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