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联储铤而走险步入购国债“雷区”(ZT)

(2010-07-07 11:29:55) 下一个
多重刺激难挽投资者信心 美联储铤而走险步入购国债“雷区”

在多重救助措施均无法挽回投资者信心、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加大的压力下,美联储终于做出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的决定。

美联储当天就看到了意料之中的短期积极效果。纽约股市掉头上扬、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20年最大降幅。

然而,多方分析人士表示,收购长期本国国债的决定,将可能引发美元贬值和通胀率攀升等短期和长期负效应,并因此延长危机的周期。此举也在客观上将美国放入了经济前景最差国家的行列。

6个月负债翻番

自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于去年9月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已通过提供紧急贷款、将关键机构部分或全部国有化、降低利率、提高银行存款保障额度、建立市场救助基金、发布经济刺激方案等多重措施,对本国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实施同时救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因此由原来的9240亿美元增至1.9万亿美元,增幅超过了100%。

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仍然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应该在拯救银行业的问题上拨出更多资金。在宣布购买长期国债的同时,美联储还将旨在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规模,进一步提高7500亿美元;而奥巴马政府目前则正在寻求国会批准,从10月开始的下一财年3.55万亿美元的预算计划。

需要强调的是,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已见底的问题,从去年底至今仍然没有确定的判断,美国政府对危机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的情况也因而连续出现,比如,针对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救助就先后实施了四轮之多。这就意味着,作为美国中央银行机构的美联储,其未来的负债额将很有可能继续快速增长,并且不排除其最终导致美国政府支出突破3.55万亿美元年度预算框架的可能性。

这个窟窿究竟有多大,美联储还要砸下多少钱,没有人知道。

  并肩“最糟糕”经济体

面对危机的冲击,美国并不是第一个宣布买入公债的国家。

3月4日,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声明,将在二级市场购买中长期英国国债,作为其数量放松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于11日正式启动规模为20亿英镑的首批购买计划。之后在18日,日本央行决定将国债购买额度罕见地一次性提高29%,每月购买的数额由1.4万亿日元上升到1.8万亿日元。

英、日两国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体现出的共同点在于,两国虽然不是危机肇始国,危机爆发领域也分别侧重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衰退程度,却是全球发达经济体中最深的。

去年第三、四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出现0.6%和1.5%的环比降幅,而日本GDP同期的季度环比降幅则分别为0.5%和3.3%,两国同时陷入衰退。

更严重的是,今年1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与日本和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英国经济对银行业和房地产业依赖最大,因而受次贷和金融危机冲击也最大”为由,预期2009年英国经济下滑2.8%,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糟糕”;而在该机构最新更新的预期报告中,日本则以5%的年度经济衰退幅度“赶超”英国,成为全球最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选择做出与英、日央行同样的动作,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这在客观上将美国放入了经济前景最差国家的行列,从而在投资者心理上,强化了其对于美国经济恶化程度而悲观认识。据了解,美国政府之前的各种类型的救助措施尚无法实质性地改变市场的长期悲观氛围:纽约股市更是在本月初下探12年低点;而海外投资者也开始怀疑美国市场的避险功能。数字显示,今年1月有1489亿美元的海外资本净流出美国,流出规模创新高;而除去非市场渠道的资金流动,海外投资者1月净出售43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证券。

可能延长危机持续时间

目前,部分经济体已经通过官方方式表达了对美联储购买国债决定的赞赏;而美国当地部分媒体也认为,美联储的做法在激励市场信心的同时,也表明该机构仍然拥有抵御经济衰退的有力工具。

然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卜若柏(Robert Blohm)却指出,美国政府购买本国国债将使美元汇率出现明显的走弱势头,甚至可能出现“硬着陆”的情况,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加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质疑,从而使从美国撤资的风潮面临愈演愈烈和更加难以恢复的困境。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为政府债务特别是财政赤字提供融资,不仅将牺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过度货币化等同于该机构直接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造成严重的长期通货膨胀。这意味着,即使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在未来开始显现效果,经济活动开始增加,但美国经济还将迅速面临高通胀的挑战,经济刺激政策的进一步作用会因此大打折扣,并最终导致危机持续时间的加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