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为限

部分转载 部分自撰
正文

新兴产业:这是最后的定位?

(2010-09-17 10:58:31) 下一个

新兴战略性产业我们已经说了两年了。两年之间,股票市场在新兴产业方向十分活跃,尤其是最近,市场更偏爱于“锂谷”技术的投资,这很正常。我们说,股票市场最偏爱的股票,就是那些未来成长性预期良好的公司,全世界都一样,过程中一定会有些过度,但这正显示了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差异。如果不是股市投资者对预期的偏好,也就没有什么股市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所以,像深交所那样去监管市场,尤其是认为人们对新兴产业的股票投资是炒作,而且不允许炒作,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你可以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你也可以改变交易规则减低市场流动性,但你说“锂谷”技术从立项到投产需要三年的时间,而且暗示这类股票不值如此高价,这就更是笑话。

 

首先,作为专业证券机构,你要懂得股票市场的特点,价格高预示着资本的流向,在国家的大的产业转型的背景之下,资本流向新兴产业这是大好事,而且也是政府乐于看到的结果,也只有这样,股票市场才会对新兴产业构成有力的支持。

 

其次,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高低到底是由市场决定还是由管理者决定?为什么一级市场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而管理者却认为“这是市场的选择,管理者不该干预”,而一到二级市场就总说这是“泡沫”,是非理性如何如何?

 

我不同意管理者没事总对股价说三道四,他们更该去做的事是制度建设,是维护市场公平,是打击恶意操纵,内幕交易等行为。但是,我们作为投资者也必须意识到,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投资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把握过程中存在许多变数。

 

比如 99,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这个决定中我们看到,政府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定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过去的表述一直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生物育种和新型信息技术。但现在变成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几大变化:第一,次序的变化,节能环保变成了第一位;第二,电动汽车变成了新能源汽车,涵盖范围加大,但重点可能还是电动;第三,新医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端装备制造;第四,生物技术提得相对笼统,涵盖范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生物制药、生物育种、生物发电等,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们看到的解释是“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这就是说,有些领域虽然也需要发育,但现阶段不易选择。从选择的特点看,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即可以形成市场,而且市场巨大。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这些产业一旦形成,一定要对整个国民经济构成强大的支持,对中国的产业结构构成重大的影响,而小市场技术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的。

 

我们现在还要等一个重要文件:详细的新兴产业目录,估计这将由发改委上报国务院批准。而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我们恐怕还需要更多地挖掘产业链,越在产业链的上游,需求就越大,市场就越大。这样的公司未来的收益预期就会越好。

 

这次国务院的决定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吸引外资。很明显,根据国务院文件的表述,这不仅仅是吸引外资的问题,而更重要的吸引技术。所以,由外资参与的新兴产业的公司,是不是会获得更高的技术优势,如果其中具有高门槛的专利技术,那它的产品附加值应当是可以预期的。

 

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这样的表述是什么内涵?我想大家都知道。我更希望大家知道的事,股票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作用非同小可。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