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西兰见闻--- 聚散两依依

(2005-07-14 03:00:33) 下一个
http://www.chinese.net.nz 黎明前被婉转而固执的鸟叫声惊醒,它们的呼唤声声清晰人耳, 稀释了昨夜令人微醉的送别酒,半清醒中我想,窗外树上的鸟儿大概 不会是夜莺吧?   又是一家朋友要回 国了,临别宴请,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的中国 情,是心醉。难得跑到遥远的南极来朋友一场,却又要依依惜别了! 想当初,这些朋友都是是游兵散勇的来,现在是全家齐噗噗地归。到 手的纽西兰公民身份,可看却当不得饭吃,这儿的青山绿水纯净空 气,抵挡不了中国蓬勃市场辐射过来的热力。如果留守在国内的丈夫 生意做得已欣欣向荣,中途放弃自然可惜,路只能选择一条,那就回 吧!   几乎回流的朋友都发现,过去大把不知如何消磨的时间,临到头 来却十分紧张起来,纽西兰南北岛该玩的地方还多得很,而全家一起 当旅游者,象这样放松游玩的机会却不太多了。   妻儿留在纽西兰坐移民监熬身份时,在国内做生意的丈夫会一年 飞来几次,以解相思又能休息放松打打高尔夫球。无奈「身在曹营心 在汉」,国内的生意离不得人,电话传真雪片似地追来,往往是板凳 还没坐热丈夫又要往回跑了,惹得妻子万分烦恼。要知道,妻子也非 家庭妇女等闲之辈,新移民的她们大多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曾经有 自己的事业心和专业,谁愿意整天打麻将上饭馆围着孩子转?哪怕是 在纽西兰极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内心的寂寞总是无法排遣,还有这 没完没了的离聚分合!日落日出中日子数着过了,能干的妻子有的上 学有的工作,即使在家闲着,也学会了开车应付各种意外,甚至换汽 车轮胎之类的事也干得下来。人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她们还年轻着 呢!做丈夫的,又何尝敢细想妻子独守空房,大锁小锁关窗闭户的寂 寥?终于决定了全家回国的这天,丈夫从国内赶来,帮着匆匆忙忙卖 掉在纽西兰的财产。丈夫高兴能帮着处理家务,妻子却有些伤感,这 一手一脚经营起来的家,怎么说走就抛开一切地走了?   我很羡慕这批年龄比我小十来岁的朋友,他们很幸运,文化大革 命发生在他们年幼的时间,又远离过去那些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八 十年代后的他们,受到高等教育还赶上经济改革开放,下海从商成了 时代弄潮儿。他们能以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的身份到国外,与我们这 些当年以穷学生身份出国的人相比,无疑属一代新人,而再过十年二 十年他们仍然青春,其中必有极具实力的佼佼者。今天的他们,面临 生活又一次重大选择,决心也下得坦然,如我们遇到类似关头,却需 左思右想不敢轻易决断。尽管如此,我的羡慕中绝无嫉妒成分,见人 发达反而开心之至!   中国人有自己生活道路的选择权,是这十几年的事。说“树挪死 人挪活”,但真要从熟悉的环境中挪到完全陌生的国度,生死离聚就 现实得很,能做到聚散自如的,称得上大彻大悟自身定力十足。现代 商业社会的力量在于,它把传统文化切割分离又重新组合了一遍,纳 入了现代电脑般的复杂程序之中,对所有人都提出挑战!   几天后跟一群朋友开车出去玩,有人突然问:“听见黎明前的鸟 叫声吗?春天了!”原来把我从梦中惊醒的鸟儿是因为春天来了,闻 言不由得独自微笑。人与鸟儿一样,敏感的追寻期盼是自然赋予的天 性,把握时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吗?有自由的外在条件,静 动就在自身了。对离聚都致以盈盈祝福,便能体会出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的情怀来。    (文:胡仄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