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转: 中美南海第三回合争斗拉开了大幕!!

(2011-06-13 02:59:46) 下一个
中美南海第三回合争斗拉开了大幕!! 过去两年来,一场较量在南海悄悄上演。几十年来,在这片水域上,时而剑拔弩张,时而风平浪静,而近年来紧张气氛又有所抬头。从2009年开始,我们可以分辨出两个回合地缘政治的争斗,而上周似乎标志着第三回合拉开了大幕。 第一回合开始于2009年3月。当时中国的渔船在国际水域——也就是距离中国海南岛75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本报注) 的水域——骚扰美国“无瑕”号监测船。3个月后,一艘中国潜艇在菲律宾附近的苏比克湾与美国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的拖曳声呐阵列相撞(显然是偶然事件)。随后中国采取了一连串咄咄逼人的动作,包括有报道称北京宣布南海属于“核心利益”,使之和台湾、新疆一样。中国的强硬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引发了强烈反应。 第二回合。2010年7月,美国和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反击。在河内召开的东盟地区论坛上,12个东南亚国家抱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南海的自由通航权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最初对这种反击的反应强烈。据说中国外长曾称希拉里在河内的讲话“是在攻击中国”,还不那么含蓄地提醒新加坡外长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其他国家都是小国,事实就是这样。中国军方随后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海“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一点自然遭到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反对。 北京的激烈反应显然使其在外交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中国已经渐渐收敛了过去那种强硬的行为。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今年4月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说,中国海军在2011年头几个月的活动已经不如2010年那么强硬了。 新回合受三个趋势影响 第三回合上周在新加坡拉开大幕。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国防官员参加了一年一度由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主持的香格里拉对话。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对话过程中多次把南海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许多官员把这次对话视为一个机会,借此阐述各自国家对东南亚地区的态度。基于这些谈话,南海问题第三回合显然已经开始,可能要受三个相互联系的趋势的影响。 第一,美国将加强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以增强其政治声明的力度。在香格里拉对话上致告别辞时,盖茨宣布美国将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这种相对较小的新型舰只旨在在遍布东南亚的濒海浅水区域执行巡逻任务;扩大与澳大利亚在印度洋上的合作;以及增加美军在该地区的演习及港口访问活动的次数。盖茨还宣布奥巴马政府还打算维持美军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尽管美国国内承受着预算的压力。具体来说,盖茨许诺美国将维持投资,以发展“空中优势和机动性、远程打击、核威慑、海上通道、空间和电脑网络以及情报侦察”等所有为了遏制中国所需的技术。 第二,中国将试图缓解地区国家的忧虑,但最终不会退让。在新加坡,中国防长梁光烈的口吻要比去年中国的发言者缓和一些。他否认中国试图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地位或者限制南海自由通航权。他呼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争端,并重申了中国常提到的致力于地区和平发展的立场。 最后,地区正不断加强对海上军力的投入,既增加了合作的可能,也加大了冲突的危险——不光是指中国和美国之间。越南通过此次香格里拉对话确认了将购买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以及苏-30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的意图。还有一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最近也宣布了将增强其海军实力的计划。虽然也有人指出东南亚地区所采购的许多武器并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其他地区大国,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东南亚地区的水域将要变得非常拥挤。 军备竞赛会让南海变挤 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亚洲特别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像今年袭击日本海岸的地震和海啸或者2004年印度洋海啸这样的灾难发生,美国海军可以提供更多帮助。然而,国际水域太拥挤本来就是很危险的。潜艇和水面舰只很容易相撞,威胁到船上的船员,也给复杂的、彼此重叠的主权要求增添了危险的破坏因素。另外,发展海上军力使得现在各国有能力为坚持主权要求而动武或者威胁动武,因为这意味着数以百亿美元的自然资源以及国家威望的显著提高。 显然,我们需要对这种相当生疏的新的海上军力加以约束,使之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的健康发展并取得成功,而不是陷入一场恐惧、对抗和冲突的恶性循环。美国和中国是有机会领导该地区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的。作为好的开始,应展开多边努力,提高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后重建的能力,因为这将培养合作的好习惯,建立互信。显然,该地区——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也需要通过类似1972年《美苏防止海上事件协定》的协议,以避免海上冲突,控制这些偶发事件演变成危机的可能性。 带来灾难后果的东南亚军备竞赛不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今天已经不是20世纪了,不是大国争夺势力范围和挥舞斧子的时代了。21世纪的地缘政治认为,一体化造就了稳定,使得国家追求经济竞争而不是领土扩张。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考虑到这种复杂性。 第四回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将拭目以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