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舒语

枫泽润目绘春秋, 林韵拂耳诉欢愁。 舒眉展颜瞻星月, 语尽回眸返部洲。
正文

龙年说龙:龙形变千年

(2012-03-10 17:32:00) 下一个

在上一集,论坛上有网友对西汉时期伏羲氏和女娲氏的人头“人身而龙尾”,提出了质疑。认为看到的画面是蛇尾。这就牵扯到相关文字记载和龙形的历史演变。《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庖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疱羲;” 《山海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而《补史记•三皇本纪》称,伏羲为“蛇身人首,有圣德 ”。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太嗥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在新旧石器时代,很多龙形接近蛇,或说,龙蛇不分。


直至东汉,王充《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龙的尾巴即使似蛇,也是龙的尾巴;就如同龙头似马,终究不是马的头。东汉时期的图案和现代印象中的“龙尾”的出现前后相差约一千年。平时我们常见的龙的形象,是唐宋以后才形成的。所谓什么“头似牛,角似鹿,眼似。。。”都是宋以后记载。所以,如果在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的龙,拥有现代印象中的“龙尾”,就如同前一段时间天价拍卖的雕满近代龙形的“汉代玉龙椅“一样不可能。

龙形演变本来是在系列里要讨论的内容,常见过分三、四时期的分法。思想活跃的春秋战国和文化繁荣的唐宋,都是明显的分水岭。
 
第一期是春秋以前,可称之为“古代龙”。有的分法叫“夔龙期“。古代龙多作匍匐爬行状,结构形态比较粗陋,蛇身兽头,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但它们的形状极为丰富,也异常怪异。或尖角,或齿角,或无角,或长鼻,或卷鼻,或无鼻,或多鳍,或一鳍,或无鳍,或一足,或前后有足,或无足……二或四爪。它们带着一身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展示着神秘的威力。这不仅反映着上古时代大陆地方文化未经系统化之前的形态,同时也反映着野蛮的部落兼并战争时代的文化特色。

 

第二期从战国到唐代,可称之为“中世龙”。有的分法叫“应龙期”。这是龙的形态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中世龙”开始脱去了爬行动物的特点,从匍匐走向飞腾。龙的体态多呈S形,显得刚健有力。形态结构也开始复杂化,出现了头发、节毛,角开始分杈,由原先的牛角变为鹿角,羊须的特征开始突出,有时则表现为兽身。而且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来,足多为三趾。如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大有腾身欲飞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世龙不管龙姿怎样变化,形态怎样不同,除圆形造型外,它们的头大多奋力高举,或引颈欲鸣,有引身向上的飞动趋势。这一点与古代龙和现代龙,是大不相同的。这种造型艺术,乃深深植根于强盛的专制帝国与夷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之中。



第三期是宋以后,可称之为“现代龙”。有的分法将宋至清叫“黄龙期”;清以后称“回归期”。宋以后,龙的形态基本定型,所以宋、元、明、清七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现代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但却失去了中世龙的刚猛。它们的头角由短变长,呈叉状,但却没有进攻性,而展示的是一种“威仪棣棣”的容度。上腭由卷变直,口由深变浅,原始龙带血的巨口,变成了满足生存需求的觅食工具。身躯延长,须发长飘,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得极为协调,优美的姿态更富有神韵。它标志着民族性格的成熟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定型,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完美意味着不再发展,成熟意味着走向衰落。



宋,辽、金、元多为三趾,明清多为四趾、五趾。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龙造型,民间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龙的图案。清以后的现当代(回归期)。由於龙与封建统治者脱离了关系,所以可以按人们的喜好绘制或塑造成三、四、五趾。当然,历史上五爪龙有过特殊的地位,故人们普遍还是偏爱五爪造型。


如此,便可明白,天安门前华表柱上的蟠龙,是最完美的中国“现代龙”的形象,它与远古的龙有着迥异的形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诚教授朱乃诚先生考证说,“最早将龙与炎帝、黄帝联系起来大约是在汉代。在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王符的《潜夫论》中都有这样的说法。而把龙和帝王联系起来,进而成为帝王的象征,也是从汉代开始并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同样与司马迁有关。而真正把龙作为皇帝象征,还从明代开始。皇帝穿龙袍,这个规则就是从明朝制定的。”

龙袍的色彩选用颇有研究,并十分严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并非单纯是人的本性需要, 同时又作为一个种族或部落的标志,在远古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用采用赤铁矿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到了汉朝推绎的周崇尚红、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汉文帝刘恒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明清。




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清朝皇帝的龙袍绣有九条金龙,位置分别为前胸和后背分别有一条正金龙,下面前后分别有两条行金龙,肩部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条金龙,右面内襟里面还有一条行金龙。每件龙袍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条龙,恰好与九五之数相吻合。 而且每一个皇帝龙袍上的龙与其父不同,历史学家可以通过龙形来判断龙袍的制作年代。一件龙袍有时会被几代皇帝穿用。



  • 新时代的女性主义
  • 看家暴 反家暴 我心我情我思和我想
  • 淑女的情人节之夜(小小说)(下)
  • 淑女的情人节之夜(小小说)(上)
  • 谁在推动配偶出轨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0)
    评论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这是两篇并了一篇,把水分一去,就干了~~有加上一开头的答网友问,结果整得多吓人似的~~

    真的感谢飘飘看得这么细致~~“我比较喜欢第二期的龙,隽咏飘逸洒脱率性,那个时候的龙才是真正的龙的精神。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现代龙有点虚张声势的味道。”飘飘犀利~~很多专家认为唐朝的龙形达到顶点,到了清朝就呆板不已了~~

    留着吧~~以后能回想起文学城的服务器曾经是如何不给力~~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哇。。太可怕了,一连说了三次,枫枫快删掉两个吧~~~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呵呵。。枫枫,今儿俺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比上次看轻松多了~~~
    这龙的演变要是不专门研究还真不会注意呢,如果按此理推论,电视剧中的龙袍肯定都是不到位的。
    我比较喜欢第二期的龙,隽咏飘逸洒脱率性,那个时候的龙才是真正的龙的精神。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现代龙有点虚张声势的味道。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呵呵。。枫枫,今儿俺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比上次看轻松多了~~~
    这龙的演变要是不专门研究还真不会注意呢,如果按此理推论,电视剧中的龙袍肯定都是不到位的。
    我比较喜欢第二期的龙,隽咏飘逸洒脱率性,那个时候的龙才是真正的龙的精神。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现代龙有点虚张声势的味道。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呵呵。。枫枫,今儿俺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比上次看轻松多了~~~
    这龙的演变要是不专门研究还真不会注意呢,如果按此理推论,电视剧中的龙袍肯定都是不到位的。
    我比较喜欢第二期的龙,隽咏飘逸洒脱率性,那个时候的龙才是真正的龙的精神。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现代龙有点虚张声势的味道。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ao11的评论:
    呵呵呵呵~~~是啊。。和飘姐一同:)
    很欣赏枫枫的学识!了不起,这么dry的东西可以讲的头头是道,是个人物,枫枫很多时候都是深藏不露的,是一本耐看的宝书。。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雨101的评论:
    只有电视剧里的皇帝才天天事事地穿个礼服~~当年的《垂帘听政》就被批评过,如今更不讲究了~~

    似乎娱乐大众就是“不讲究”?
    花雨101 回复 悄悄话 到枫妹这总是特别长学问。才知道皇帝也不是天天穿龙袍,其实一点都不好看。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rn2的评论:
    桐儿姐姐可回来了~~把两篇的内容精简到了一篇,所以“放松”的部分就木有了,显得学问罢了~~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儿朵朵的评论:
    图上的龙袍只有极重大庆典才穿,祭天地日月穿其他颜色的龙袍~~皇帝日常不见臣子时的常服和百姓家类似~~
    tern2 回复 悄悄话 林妹妹有学问。这个很高精深。
    花儿朵朵 回复 悄悄话 也不知这龙袍穿在身上舒服不舒服?看着倒是挺气派滴,哈哈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京燕花园的评论:
    记得多年前一个同事对比自己大一岁的同事玩笑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属相里没有鳝鱼、蚯蚓什么的哈,要不长虫们能开一桌麻将~~
    京燕花园 回复 悄悄话 几千年的龙文化装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精神寄托。今年大龙明年小龙生肖里也只有这一对是紧密相连了。

    祝福妹妹和宝宝们周末愉快(^O^☆♪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ao11的评论: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宝贝儿~你的这些学问和兴趣都是哪里来的呢?继续仰视~~~~~
    =================================
    不要仰视,对颈椎不好~~妹妹好琢磨,不好看电视~~

    你提到的那个不同黄龙袍的图案我好像也在那里看到过。。。真的记不起来了。
    =========================
    到处一大把呀~~如今清宫戏很多,但服装却不讲究。也是,不能指望跟着还珠格格学清史不是?~~

    还有御妹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皇宫中皇上和皇后御用碗,大多什么品质和图案?
    我见过玉质的碗外包纯银龙凤图案的。。。
    这是皇上和皇后专用的么?
    =============================
    我娘家有宫里的龙盘龙碗:有瓷的和景泰蓝的~~见过但没有研究过~~姐姐说的“玉质的碗外包纯银龙凤图案的”,这等品质只在博物馆或皇家园林见过。清朝规制极其严格:从龙趾的数量和周边的陪衬图案,可以看出是什么级别用的器具。清朝的三四趾龙其实是蟒。

    我倒~听着像是分派任务啊~汗一下
    ==========================
    要是玩古董,光看书也不行~~俺还差远了~~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ao11的评论:
    俺也怕蛇,鳝鱼都害怕~~去以前没孩子时去动物园从不看爬行馆,但是不耽误吃~~

    “虬”是有角的小龙~~这个名字是不是起“大”了,要看一家人的八字。“母龙曰蛟,子曰虬”管你飘姐姐怕不怕,搞医古文的老教授就把姐姐龙龙蛇蛇了~~
    piao1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宝贝儿~你的这些学问和兴趣都是哪里来的呢?继续仰视~~~~~

    你提到的那个不同黄龙袍的图案我好像也在那里看到过。。。真的记不起来了。

    还有御妹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皇宫中皇上和皇后御用碗,大多什么品质和图案?

    我见过玉质的碗外包纯银龙凤图案的。。。
    这是皇上和皇后专用的么?

    我倒~听着像是分派任务啊~汗一下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枫枫啊。。这大周末的,你上了一篇这么深奥的文章,太辛苦了~~~
    我这个人啊,很直,你别介意啊。。我今天努力看了两次也提不起精神来研究这个龙,所以说不出东西来。。
    给我点时间,明天再来研究研究,再评:)今天就当来看看枫枫:)
    ========================================
    来看看,我就挺高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俺知道文化题材不招待见,但也不愿没有文骨地讨巧~~飘飘,等明天上班了,你会发现上班更没劲,回头再看~~

    谢谢飘飘提醒,以后要把要骨头留给工作日~~
    piao1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枫枫啊。。这大周末的,你上了一篇这么深奥的文章,太辛苦了~~~
    我这个人啊,很直,你别介意啊。。我今天努力看了两次也提不起精神来研究这个龙,所以说不出东西来。。
    给我点时间,明天再来研究研究,再评:)今天就当来看看枫枫:)
    ========================
    哈哈哈~
    宝贝儿,是不是叫飘的都对这些龙龙蛇蛇的不感兴趣啊?我家老大88年生的,龙年,取名“虬”是一位搞医古文的老教授取的。

    家中虽有龙儿,但是我不喜欢龙,不受“待见”,不过这龙是“带蛇受过”而已。因为我惧怕蛇,而龙的形状龙蛇不分亦龙亦蛇,如此这龙在我眼中跟个蛇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只要见到“龙”我大多粗粗欣赏一下,万不敢去“深究”。。。所以对御妹的才学,我仰视的紧~

    宝贝儿~估计你也怕蛇对吧?吼吼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qy68的评论:
    小时候,外婆常责怪我们急不可待地直接用手抓吃美食:“快去洗手拿筷子,不许用你们的‘五爪龙’!” 龙爪成为五爪,是不是把人的“手段”放进去了呢?(瞎掰哈~~)
    =====================================
    还是姐姐的外婆水平高:能上升到民族图腾的高度;俺外婆只能上升到《西游记》:猪八戒的五齿钉耙~~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nyu的评论:
    林枫好有学问啊~~这些俺都不知道的。要好好在你这里学习一下!今天周日俺在屋里什么也不干了就研究你这文章了!O(∩_∩)O哈哈~周末愉快!
    =========================
    姐姐过誉了~~任何东东都是越看越多~~可能两个话题应当分开写~~难怪飘飘在抱怨~~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nyu的评论:
    林枫俺在俺家给你留的言你看到了吗?
    =================================
    俺这就去看看~~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南山松的评论:
    “很有研究”不敢当,粗知一二而已~~这是精简了一下,把两篇并了一篇~~
    tenyu 回复 悄悄话 林枫俺在俺家给你留的言你看到了吗?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oushijie的评论:
    上茶~~以前见过一个把康熙、雍正、乾隆的龙袍的龙腾图案放大对比的片片~~到要用时,竟然找不到:( 所以,所手保存资料,还是很重要~~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枫枫啊。。这大周末的,你上了一篇这么深奥的文章,太辛苦了~~~
    我这个人啊,很直,你别介意啊。。我今天努力看了两次也提不起精神来研究这个龙,所以说不出东西来。。
    给我点时间,明天再来研究研究,再评:)今天就当来看看枫枫:)
    zqy68 回复 悄悄话 人们普遍还是偏爱五爪造型
    ==============================

    有意思的好文! 原来我们民族的龙图腾也是由具象到写意的~

    小时候,外婆常责怪我们急不可待地直接用手抓吃美食:“快去洗手拿筷子,不许用你们的‘五爪龙’!” 龙爪成为五爪,是不是把人的“手段”放进去了呢?(瞎掰哈~~)
    tenyu 回复 悄悄话 林枫好有学问啊~~这些俺都不知道的。要好好在你这里学习一下!今天周日俺在屋里什么也不干了就研究你这文章了!O(∩_∩)O哈哈~周末愉快!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林枫对龙很有研究啊,谢谢分享:)

    周末快乐!
    Youshijie 回复 悄悄话 沙发。最喜欢对龙袍的解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