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春

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正文

在中国,权力是人民给的

(2013-11-13 19:42:09) 下一个

叶友文

不久前,家乡市委书记率团来美。我因家乡的人还记得我当年在家乡有过一个记录,受邀代表家乡华侨作演讲。欢迎会来了不少政要和行业达人。当年美国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女士是书记的老朋友,作开场演讲。她说,她访问中国时,非常羡慕书记拥有那么大的权力。

我作收尾发言。家乡官员远来,大家一起高兴。我明白不能把气氛搞砸,所以我就家乡事例赞扬家乡变化,但没忘记推销美国。我说,中国官员虽然有令我们陈市长羡慕的权力,但美国有一种令人羡慕的简单的人际关系。我还说,中国选朋友应该首选美国,因为美国相对而言是比较有理想的国家。美国是当年列强中唯一不愿接受庚子赔款的国家,中共两届总书记的母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就是当年清廷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的;美国派飞虎队支援抗战,在太平洋战场肩负重任,作出重大牺牲,战后占领敌国却能帮敌国成为经济强国;美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一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出口市场等等。我讲完陈市长过来拥抱我,说我说出了她本来想说但没说的话,意思是这些话让我这个草民说比她说要好。

回家的路上,我跟朋友聊天。回到权力,我说,其实在中国,权力是人民给的。朋友说,靠,你这什么话?

我说,你看,在美国,竞选得到的公职,是一个服务岗位。选上去以后,人民不会多给他一分权力。人选市长,到你家敲门求你借草地插竞选牌子,选上后到你家来收牌子,你知道了恭喜他,可你以后跟他没关系。你不会觉得要跟他拉关系得好处,他也没好处可以给你。可在中国,你见市长的感觉就很不一样,草率一点儿说,你会不知不觉有两种态度:第一,跟他亲近、示好、巴结,以便能到他照顾;第二,你不想太跟他亲近示好,因为你怕他觉得你有求于他,但也不敢得罪。无论哪种情况,你心里已经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中美的不同显然是体制的问题,而中国官员给人这样的感觉已经两千年了,姑且不谈。

拿不是官员的情况说,就说很多人说是清廉的毛泽东时代。不说官,单说民。那时有一个谚语,职场三件宝:医生、司机、杀猪佬。杀猪不是什么好职业,但那时物质匮乏,巴结杀猪的大有人在,所以人民给杀猪的权力。我们家乡镇上那时有个肉店,肉店割肉师傅可威风了,连新华书店的漂亮小姐都给他献身。如今司机、杀猪佬已经没那种权力,因为百姓不需要他们给的东西了,但医生和其他职业,如教师、售票员、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看停车场的人,百姓都给他们权力,给他们送红包送人情。有时不是送东西给人才叫给人权力,有时该给不给也在给人权力。例如,有一次,一个供应商带我去吃饭,到了停车场,停车场的人跟她要停车费,她说是X总的客人也要钱呐?看停车场的就没收她钱。她当时为什么这么做我不清楚,可我想,她因省那么一点儿停车费,居然给了看停车场的人那么大的权力。因为他可以因惧怕你认识的老总就可以不收你的钱,他也可以因任何原因不收他自己亲朋的钱。重要的是她给了他一个可以收也可以不收的权力。

这种权力还互相交换,病人给医生,医生给教师,教师给卖票的等等,几乎无处不在。关于官民关系,刘震云说,中国真幽默: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而是鸡给黄鼠狼拜年。可民间关系呢?售票员还可以说是半官,票有时而匮乏。可医生呢?教师呢?不匮乏啊。这该叫什么?鸡与鸡之间互为黄鼠狼?..的幽默?

还有,中国是礼义之邦,所以中国人见什么都景仰,都给权力,可就不见给礼义权力。不仅不给,还践踏。咱们都听说过,有人舍义扶起摔跤老人,最后给搞得倾家荡产。就说我自己,我在中国进出酒店大门,习惯会打开门后把着门让后面的人先进去,可常常一长串人进去没一个说谢,有的还昂首阔步目不斜视,让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当了傻瓜还是当了傻冒。诗人骆英说,他有一次在登珠穆朗玛峰的最后阶段因为救一个人结果自己没登上去。获救的人后来碰到过他好几次,可从来没表示过一点儿谢意。他作为一个人很觉奇怪。我觉得那是大恩不言谢,可以理解;可我这是小恩呐,怎么能不言谢呢?你说是不是?

朋友直肠子,一边看手机信息一边听,听我说绕了,回答说,“你瞎说!”本来我还想说人民为什么会给权力。见他不给我权力,只好算了。

 20131113日于洛杉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之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斧' 的评论 : 谢谢大斧提供资料。
大斧 回复 悄悄话 媒体解析美国搞垮一个国家3步骤(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12月11日

美国是怎么搞垮一个国家的?

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步骤是:

1.先让其私有化和市场化;
2.引发通货膨胀来激化这个国家的矛盾;
3.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再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陈思进

11月份最引人注目的与中国经济相关的消息,是汇丰10月份的中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达到49.5,创8个月来的新高,新订单指数也重新回到扩张收缩平衡水平50以上。这也是该指标自今年8月份触及阶段性的低点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反弹,因而备受投资人的关注。香港、日本、英国和德国公布的基准股指均报收益,原油价格也开始上升。

然而,也有经济学家指出,虽然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但依然脆弱。最关键的是,这显然是通过货币宽松的政策刺激而来的。

因此,一些分析师警告说,市场别太指望中国的经济会强劲反弹,以此来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和其他各种商品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复苏很可能将是“L形”的,这意味着下降虽可能终止了,亦即所谓的“软着陆”,但中国经济真正改善和恢复快速增长,还有待时日。

笔者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经济模式,即使货币再宽松,经济也不可能恢复健康!众所周知,日本货币宽松接近30年了(包括零利率),经济没有因此而恢复元气,并且已经撑不下去了,将陷入20年来的第三次衰退。这对已经脆弱的全球经济来说,无疑将是一枚大炸弹!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很难维持一枝独秀。

最近,美国又开始猛逼人民币升值了!近年来,出口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由于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财富流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步骤是:

1.先让其私有化和市场化,推动大量资本进入这个国家,然后大幅拉高楼市、股市和汇市价格;
2.引发通货膨胀来激化这个国家的矛盾,制造危机和动荡;
3.以此迫使资本四散而逃,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返回头再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且不论斯蒂格利茨是否说得在理,不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起上升了20%是不争的事实,房价更是上涨了数倍!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的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因为地价过高、成本上涨而倒闭。而对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就在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却在不断地贬值。事实上,中国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飞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有着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

如果人民币再往上升,待到房市泡沫被无限吹大后,热钱就会抛售在中国的资产,掠夺了巨大的利润撤回美国,既瘫痪了中国经济,也赖掉一部分美国欠中国的债,可谓一石多鸟!

再看当前中国股市,已经又跌回到4年来的最低点,所谓的钢底、黄金底、钻石底、玫瑰底等均一一告破。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并不乐观,除了企业要尽快升级,加快争取上升到产业链的高端;另一方面,在金融模式上那种粗放式的学习欧、美、日,靠货币宽松或投资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必须改变!

全球已然同此凉热,想彻底解决全球经济债务问题,只有将“借钱超前消费(Spending)思维”,恢复到过去的“存钱(Saving)思维”,只有鼓励储蓄、奖赏勤俭,停止货币宽松、惩戒借债消费,回归经济常识才能纠正并最终避免危机!

拉美现象——百度百科

拉丁美洲为西半球的主体。除去加、美外,从墨西哥到中美洲6国、加勒比海诸国及南美洲12国,共34个国家,大都讲西班牙、葡萄牙语,故称拉丁美洲国家。拉美总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大一倍多,人口5.4亿,不及我国一半,但自然资源却比我国丰富多了。仅有世界8%的人口,却拥有27%的淡水,40%的森林生物量。

1、拉美现象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的财富和利益的特权由政府控制

第二、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

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是指中产阶级在10-15%之间徘徊,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第三、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

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所以简单地讲,拉美现象就是一个有增长,但是没有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数人不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一个少数人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这就是拉美现象。

2、拉美现象简介

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发表《门罗宣言》,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拉美就成了美国的后院。上世纪50年代起,经济开始发展,如巴西、墨西哥等,连续30年保持6%~7%的年均增长速度。到1980年时,人均GDP,墨西哥达1316美元,巴西1925美元,智利2057美元,阿根廷超过4000美元,各国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但从此就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其后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而贫困差距日益扩大,治安混乱,社会失衡,政局动荡。

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拉美贫困人口从1.35亿增至2.14亿,占总人口的43%,赤贫人口占到18.6%。占总人口30%的最穷人,仅占国民收入的7.5%,而占10%的最富人,却占国民收入40%。巴西10%最富人的收入,比10%的最穷人的收入要高出65.8倍,基尼系数高达0.6,其他国家也达0.5。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后,更使一半人口贫困化,连富裕的中产阶层,也有300万沦为贫困。

治安陷入混乱。巴西近20多年来,暴力增加1.3倍,每年50万人死于凶杀。里约热内卢每月有500家商店遭抢劫。每年因暴力损失达400亿美元。

社会诚信一落千丈。各式各样的欺诈、造假卖假、盗版、贪污腐败、黑社会团伙等层出不穷。

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高达78%。高楼大厦的阴影,笼罩着大片贫民窟。失业率居高不下,2002年阿根廷高达25%,其就业人口中有一半称作“黑工”。这些人工资只有正常的一半,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没有法定的带薪休假日。

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每年损失740万公顷。全球每年损失的森林生物量,一半以上在拉美。

这种经济快速发展,在人均越过GDP1000美元后,就出现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不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等现象,可称之为“拉美现象”,也有人称“拉美化”。如今已成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