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慧律法师:《楞伽经》(一)02

(2016-09-13 05:54:18) 下一个

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92156168_0_23.html

《楞伽经》(一)02

慧律法师主讲

    接下来,

    [二、本经之传承]

  [本经是达摩祖师在付法给二祖慧可大师后,亲传予二祖大师的,初祖说:「吾有《楞伽经》四卷,]

  当然是宋译的啰。

  [亦用付汝,]

  就是我把它传法给你。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诸位!开示悟入重点: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所以开、示、悟、入中间都要用顿点,如果你把这四个字一起念是不对的,开、顿点,示、顿点,悟、顿点,入、顿点,念久了也没什么感觉。这个开、示、悟、入是讲四个角度,并不是一句成语,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所以,诸位,最难得的就是入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

  [(见《景德传灯录》记载)又道;]

  达摩大师又说:

  [「吾观汉地惟有此经,]此经就是《楞伽经》。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你按照这样子修行;当然,所谓「世」指生灭、生死的意思,自然能度生死。这个世就是世间,世间是指生灭,生灭是指六道轮回。所以,仁者依此《楞伽经》,顿悟心地法门,自得度世,自然可以超越生死。

  [(见道宣律师《续高僧传》)]里面所记载的。看第三页,

  [因为四卷《楞伽》是达摩祖师所传,用以印心的,所以后世虽见有二种译本,但大都只是当作参考用,而且一般谈到《楞伽经》时,也多是指最初宋译的《四卷楞伽》而言。]

  所以要背起来,你们请到这本,如果你走在路边:你那本是什么?《楞伽经》。他问《楞伽经》有几卷。你就跟他讲四卷。他就跟你比这只(师手竖大拇指)。然后他就问说:《楞伽经》里面讲什么?你不要再问,再问,我讲你也听不懂。(师笑)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懂,最多讲到这儿吓吓他就好。人是靠吓唬的,是不是这样?第四行,

  [从达摩祖师以后,正法眼藏的传承;]

  注意!正法眼藏就是以心印心,叫做正法眼藏。佛的心就是正法眼藏,把佛的心传下去就是正法眼藏。所以这个正法眼藏,出现最多的名词的就是禅宗,禅宗就是佛陀的正法眼藏。后来把所有开悟的、见到本体的,统统叫做正法眼藏。而这个正法眼藏,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以心印心、不离文字、教外别传,重点在这个地方。正法眼藏的传承,

  [即以《楞伽经》为印心之据;]

  印心是什么意思?印证你这个心跟佛的心是一模一样,一模一样的。诸位!以前的人是印心才能传承正法,把衣钵才传给他的。现在不一样,衣钵没什么稀奇,要衣的话,有钱买得很多,要钵的话那更多啦!做一下钵,一次可以做几百个。所以现在变成衣跟钵这个,六祖讲,五祖传给六祖的时候,五祖就告诉他:衣钵为争端之物,让你命若悬丝。所以到后来,六祖以后就不传衣跟钵,不传衣钵。意思就是,衣钵它是争端,会让你丧命的。大家为了抢夺那个六祖的衣跟钵,你看六祖差一点就被人家杀死了,所以,衣钵为争端之物。到了你这个时代,六祖以后,就不要再传了。

  [后来,正如达摩祖师所预言者,一百多年后,到了四祖道信大师以后,《楞伽》之学渐渐转为只是名相之学,因此五祖弘忍大师才开始以《金刚经》为禅宗印心之经典。]

  禅宗印心的经典《金刚经》,我们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什么叫般若?金刚能断一切烦恼执着,般若,我们的般若犹如金刚能断一切烦恼,那就是《金刚经》为禅宗印心的经典。那么《金刚经》就容易多了,对不对?容易多了。现在全台湾省几乎大家都诵《金刚经》,那么就很普遍,几乎没有人在诵《楞伽经》。

  [如六祖闻客诵《金刚经》而有所悟时,问客从哪里来,]

  你从哪里来?

  [客答说:「我从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

  [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因此《金刚经》开始盛行于世,]

  在台湾几乎没有一个佛弟子没诵过《金刚经》的。

  [而《楞伽经》即从隋末、初唐开始(约西元六○○年左右),便渐渐失传了,(请参见本书附录一:宋·蒋之奇《楞伽经序》)]

  在后面你们自己去看。

  [一直到了北宋仁宗时,有一朝庭大臣,官位太子太保,名张安道又名(张乐全)先生,于仁宗庆历(西元一○四一年)为滁州牧时,]

  滁就是安徽,这个州牧就是古代州长的名字,叫做州牧,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省长。如果把安徽当做一个省,就是省长;如果把安徽当做当时的一个州,那么就是州长。州牧就是州长的意思,就是安徽那个州的州长。

  [才偶然之间,又发掘出《楞伽经》,自读之后,如见故物,大有所悟,如苏东坡的序文中说:张公「至一僧舍,]

  来到一个出家人的寮房。

  [偶见此经,]突然看到这本《楞伽经》。

  [入手恍然,]

  恍然就是忽然,好像有一股力量让他整个盯住,忽然

  [如获旧物,]

  就好像很熟悉一样的,看到以前熟识的东西。

  [开卷未终,]

  打开《楞伽经》还没到终了的时候。

  [夙障冰解,]

  夙障,无量劫来的生死业障消除。你看,你就知道这本《楞伽经》的功能、功德利益有多大,所以古时候说如果有人有因缘,听闻到《楞伽》这个经名,此人将来必定成佛,因为这个是成佛的一部经典。

  [细视笔墨,手迹宛然,]

  好好去了解;以前都是用毛笔写的啰。手迹,他写的这个,用手写的,抄的,这个《楞伽经》的毛笔,宛然,诸位这个宛然就是很完整,没有脱落,很完整。宛然,就是非常完整。

  [悲喜太息,]

  翻过来第四页,悲喜,一面悲伤,一边喜悦。太息,太息的意思就是长声叹息:唉......这么好的经典竟然摆在这儿没人看。还经过这么久,太息,就是长声叹息,就像我们常常:唉......就是这样子,感叹的意思。

  [从是悟入,常以经首四偈,发明心要。」(见本书附录二:《苏东坡序》)后来张公;]

  张公就是张安道,张乐全。

  [以此《楞伽经》亲自教授苏东坡,并且出钱三十万;]

  反正,每一个朝代都有那种大护法出现,他钱没问题,一下子出三十万,在当时来讲,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是很大的数目。

  [请苏东坡刻印此经,令流传于世。苏东坡的好友叫做佛印和尚,]

又称为佛印禅师。

  [却向他建议说:「与其刻印,不如由苏东坡自己来书写,你写完了,有个版本,然后用你的版本,再来刻印,更能流传得久。」]

  诸位!为什么叫做刻印?刻是什么意思?刻,就是把文字刻在板上,你把油墨黏上去,再上一次墨,要印就一下子就出来好几张,以前没有印刷术,刻印是什么意思?刻,以前是用刀子,你知道吗?一个字一个字刻......中国人的功夫最强的啰,那个文字雕刻的细腻,一下子,唰、唰,一张就出来,唰、唰,第二张就出来,就这样子。刻印,更能流传得久。

  [(因为东坡居士的书法是有名的,世人为珍惜其墨宝,定会妥为保存其手写之经),]

  所以我今天由衷的感谢苏东坡!

  [苏东坡于是将此经写一遍,]

  就是抄写一遍的意思,然后刻印传世。这个刻就是用刀子,那个就不是用印刷啰。先刻,刻完了再印,然后再把它装订。以前......你们看过线装,有没有?线装,用线把它装起来,这个就是古书都是用那种情形。因为一张一张(印)......然后把它摺好,订下去,就用线一直缝,一直缝......所以线装,你看到的线装就是古时候的装订方式。现今所传者,即是张公所传、东坡居士所手书的。

  [然而自隋末至北宋末期,]

  整整消失了多少年呢?

  [此经失传了将近四百五十年!]

  消失了很久,四百五十年!你看,经过多少朝代动荡。

  [我们有幸现在还能亲睹这部无上甚深宝典,全拜张公、苏公二大居士之赐。]

  张安道,然后苏东坡二大居士之赐。

  [以其功德不可没,故特志之。]

  很了不起!接下来,第三,

  [三、楞伽经大义]

  [(一)楞伽经的结构]

  [A、以篇章来看]

  [本经共有四卷,且每卷皆依传统的方式,于卷下分品。]

  他指本经特别不一样。

  [然而本经独特的地方为:每卷只有一品,四卷总共才四品,且每一品之品名都是一样:「一切佛语心品」。]

  什么叫做一切佛语心品?一切都是诸佛所说的心法,完全一模一样。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别品,就是这个品名,只有这样一个名字。一切佛语心品,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这就非常独特了。]

  意思就是:佛的心都完全一样,不二的意思。为什么叫做一切佛语心品?因为法不二,入不二法门,是诸佛的心,因此,所有的品名都一样,只是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这四卷及四品,考其意,盖可代表经中所阐发的四门(以下将稍加解说此四门);]

  此四门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个要稍微背一下,五、三、八、二,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叫做四门。诸位!你先翻开第九页,第九页的中间:

  (A)了四门。上面所提到的四门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所以,简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我们先看,再翻回来第五页,

  [而四品同名]都是同一个名字

  [即表示四品会归一义;一义者,即是第一义谛;]

  诸位!什么叫做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不二,不可思议的绝对义理、真理,最极究竟、圆顿、无上叫做第一义谛。佛讲的第一,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一,不是比较的一,那个叫做绝对的谛理,成佛不二的真理,叫做第一义谛。就是你想成佛,你就必须悟到第一义谛。所以,佛讲的第一义谛,不是对第二义谛讲的,也不是对第三义谛讲的;这个,有的注解讲,第一义谛是对第二义谛讲的,诸位!那个当然就是方便,有第一,就有第二,那是方便说,但是真正的第一义谛是绝对的,佛讲的第一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是绝对的圆、绝对的顿,叫做第一义谛。那就是我们八月二十六斋僧大会要开示的《第一义谛》第二集。

  [而且第一义就是不二之义;]

  诸位!什么叫做不二?智境不二,就是你的智慧跟境界其实是不二的,是不二的,所有的智慧可以展现在境界里面,所有的境界其实都是智慧的展现,境智不二。

  [是故四品无有别名,]没有其它的别名。

  [又所谓不二之第一义,乃为一切诸佛之所共说,而此经所要呈示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所共说第一义法门的心要。]

  这个第一义,第一义在《大般若经》里面讲或者《中观》里面讲,叫做大空;要加一个「大空」,第一义大空,大空就是绝对空,在这里用第一义法门的心要。那么,第一义就是绝对空,没有东西,真如究竟一真。第一义法门的心要:

  [所谓「自觉圣趣」;]

  诸位!自觉圣趣是简称,这个名词你一定要背起来,从往后这四个字「自觉圣趣」一直重复出现。「自觉圣趣」什么意思?自觉,自觉觉悟;圣,就是圣智;趣,就是入,趣入第一义谛。我们自己的觉性;圣人的智慧,圣智,圣的后面加一个智慧;趣,就是入,趣入第一义谛。自觉圣智,趣入第一义谛,简称「自觉圣趣」,或者叫做「自觉圣智」。这个圣,底下一定要加一个智慧的智。自觉圣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如果你自己觉悟了,你都有圣人的智慧。不是只有佛有,如果你肯放下,如果你肯修行,每一个人都存在有圣人的智慧。自觉是什么意思?就是最重要的你要自己觉悟,要有志气、要有骨气,不要常常生气,要自觉。

  诸位!如果没有自觉作用,那最糟糕的就是没有动力。诸位!你有好的大悟的师父;假设说啦,大善知识在你旁边,有没有用?不一定有用。二、你有好的、这么慈悲的同参道友,在顶着你、扶持着你,有没有用?不一定有用。重点在:你自己有没有志气?你要不要觉悟?如果说:我想浑浑噩噩过一生,我不需要觉悟啊。那大善知识也没有用,同参道友也没有用。对不对?但是,如果你两样俱足了,大善知识也具足了,同参道友也都这么扶持你,那么,你的自觉作用也强,不得了!

  你自己的觉悟,圣人的智慧,自觉就等同圣人的智慧,趣入,趣就是入,入第一义谛。

  [所谓「自觉圣趣:」,这是一切如来的自证境界;]

  这个「证」还要加一个:内,自内证,那么就比较接近佛的意思。所以我们常常讲说:一个有修行的人,他是有自内证的功夫;自内证,一定要加一个「内」。那么加一个内证的功夫,就是境界不能造假啰,有,就是有,悟,就是悟,不悟就是不悟,自内证。不是像现在,末法时期,很多没有功夫或者没有自证的功夫,就到处搞宣传、做表相,捞一点好处。这个自证的境界可不是这样,完全活在真实,真正实在的生命,真如本性。所以自证境界有什么好处?这是一切如来的自证境界,自证境界是完全活在真如理地、真实的心性当中,一点不虚伪,一点不造假,没有杀盗淫,没有贪嗔痴,完全清凉、解脱、自在,叫做自内证。

  [一切诸佛皆以此为心印,故称各品为「一切佛语心品」。]

  [B、以文体来看]

  [本经以文体来看,可分为偈颂及长行(散文)二大部分。]

  偈颂就是用五个字为一句,用五个字,后面都是五个字为一个偈颂。长行就是文字,不拘限于偈颂,就用长行文(散文)。

  [偈颂部分即是一开始大慧菩萨的一百零八问,]

  这一百零八问,这样问,前面如果加:「一口气」,才能够显示中间没有间断。就是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一百零八问。你想想看,我们一般人哪有这种记忆,哪有这种记忆啊。一百零八问还不用看草稿,一直问,一直问......一般人问到第三问,就会说你稍等,稍等......为什么?你问一百零八个问,我哪有办法从头这样给你回答?你看,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一百零八个问题,这个除了佛有办法招架以外,谁有办法?问到后面,前面在问什么,你也忘记了。你第一个问题是问什么,麻烦你再重复一遍。谁记得一百零八问呢?这个还不是一般的普通的记忆,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了一百零八问;其实不只一百零八问,总共问了一百一十一个问题,一百零八是个接近的数目。一百零八代表一百零八种烦恼,断一百零八个烦恼,就产生智慧,这是表法的,用一百零八,一百零八,念珠也是一百零八,是不是?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只一百零八,是讲一个大概的数目。

  [大慧菩萨以偈问,接着世尊以偈回答此百八问。此百八问可说是本经的总问;]

  总问,全部在偈颂里面表达,问、答,问、答。诸位!总问,注意听!总问是对圆顿根器的,就是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悟了,契入成佛了,那后面的长行文是多余的。但是,有没有所有的人都这样偈答,偈问偈答,用偈颂来问、用偈颂来答,有没有这种根器?没有,没有这种根器。长行文,就是圆顿教里面的渐教,诸位!注意听!圆顿里面分两个角度:至圆顿中的圆顿,就是偈答,偈问;圆顿中的渐,渐教就是后面的长行文。用偈问偈答,圆顿中的圆顿;用长行文来问来答,是圆顿中的渐,就是:唉,没办法!大家都是证到十地菩萨,虽然是圆顿,但是有一些还是发挥一下。记得:两种,长行文也是圆的,圆顿教的,不是一般的。如果说偈颂是对圆顿教,长行文是对渐教,那是大大错误的!这里面没有渐教的,知道吗?这里面没有渐教的,统统是圆顿教的。只是它稍微要分析一点,所以是圆顿的渐,要这样子。两种都是圆顿教,但是,前面圆顿的至圆,最圆顿的根器,后面也是圆顿教,但是,是比较渐,圆顿当中的渐教,这样知道吗?所以这一本经典全部都是对圆顿根器所讲的。

  [而世尊的偈答可说是本经的总答。大慧菩萨的百八问即是于法有疑(大慧菩萨已位居十地,自然不会有这么多疑问,当视为菩萨以慈悲愿力示现,代众生问);]

  答对了,就是这样子,十地菩萨要成佛了,哪有这些问题?所以告诉诸位:奥斯卡金像奖,应该由释迦摩尼佛还有他的弟子来得。演那个戏,是演得那么的逼真,就像阿难示现进入淫室,差点毁戒,然后,文殊师利菩萨提携,回来,要没有阿难这样示现,你哪有《楞严经》可以听?演一出戏,佛开始一直说法;大慧菩萨也是这样演一出戏。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都是佛来示现的,有时候来示现他的徒弟。所以这些其实都是代众生问,所以,世尊所有的回答其实都是对众生在回答。

  [世尊的偈答即是释疑、决疑、破疑,]

  解释疑问、解决疑问、破除疑问。

  [然而总问总答这一部分,问与答都非常简约,常只是点到为止,因此是对最上上圆顿根熟的众生;]

  为什么要讲根熟?根器因缘具足,要不是那种根器的,那么就不能叫做上上的圆顿。为什么要加两个「上」?那就是没有比这个更上。所以,《楞伽经》是对上上圆顿根熟的众生——根熟就是善根深厚、因缘具足——

  [所说的无上顿悟顿证之法门,所以很难领略;尤其是世尊的偈答,若不解者,很容易以为是驴头不对马嘴,]

  驴头不对马嘴是比喻不相契合,合不起来,奇怪大慧这样问,佛怎么这样答,好像对不上。以前弟子一问一答,一问一答,都是很工整的,现在大慧这么有次第的问,结果佛的回答超过你的想像,打乱你的次第,打乱次第就是叫你顿悟,诸法并没有次第。一般人来讲,大慧这样问了一百零八问,为什么世尊是这样回答?

  [答非所问,]

  好像前后不衔接,佛陀就是要破除你那个渐次第的生灭法。驴头不对马嘴,比喻不相契合,答非所问。

  [乃至误认世尊之偈答只是重复问句或顾而言他,]

  就是顾左右而言他,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没有讲到重点,左边看一看,右边看一看,讲一讲,好像没有针对问题来回答,叫做顾左右而言他。

  [令人如堕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有点像后世祖师的某些公案一样,如是便觉得世尊的回答好像毫无意义。也许是这个缘故,因此以前有人编印《楞伽经》的时候,就干脆把这一部分完全省略掉;]

  惨了!那个完全省略掉,你看看他有这个胆量,印经典,编排,就把这个......这个在讲什么,牛头不对马嘴,好!删掉!随随便便删,还好我们的成观法师这部分没删掉,这个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而从长行开始印起,这对读者来说,实在是很大很大的损失。至于一般注释本,也常只把这些偈颂照表面的字义讲一遍,或照抄一遍;]

  这点我可以证明,确实是这样子,师父也看过这些注释本,确实是这样。

  [至于偈颂的问与答之间的相应、前后脉络关系,以至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精义,以及言外之义、弦外之音,就很少有探索发微的,]

  微就是深奥之处,整句的意思是说:以及言外之义、弦外之音,就很少有人去探索并发现深奥之处。

[以致佛、菩萨在经中所要曲达的无上深义便无由得知了。]

  曲答就是不直接回答,叫做曲答。要你回光返照,你问这个问题,我回答这个问题,要你省察自己,回光返照你的心性,问题不在于你问的问题,问题是在你那个心是什么心在问问题,所以这个叫做曲答,没有直接。所要曲达的无上深义便无由得知了。

  [关于偈问偈答的各层意义,本书中有详细的分析探讨,请阅正文便知,在此兹不赘述。]

  赘述就是重复的再讲一遍,这样很麻烦。

  [(此非我能也,盖佛菩萨护念也。)]

  意思就是:不是我成观有这个能耐、能力的,这是诸佛菩萨加被,才有今天的成就,才有今天的这样一本书。这个就是一种谦虚。这个括弧就是成观法师非常的谦虚,自己非常谦虚说:此非我能也,这不是我能力所能及的,其实真的是菩萨,念就是加被加持,盖佛菩萨护念加持才有这个能力的。

  [在偈问偈答之后,便是长行文。如上所述,偈问偈答是总问总答。]

  总问总答,在旁边写三个字:顿中顿。就是针对圆顿,上上圆顿根机的,总问总答是顿中顿,别问别答,后面那个别问别答,一条一条用长行文写出来,叫做顿中渐。这里是顿中顿,后面别问别答是长行文叫做顿中渐。那么这样你就知道,总问总答这个偈颂有多么的重要!那么如果总问总答已经开悟了,彻底了解佛意了,那么就不需要后面的那个别问别答,多余的。因为他已经贯通了嘛!看底下,是

  [因为大慧菩萨把他所有的问题都一口气、没间断地提出来,接着世尊又一口气全部一齐回答,故称总问总答,]

  都是一口气。

  [而长行部分则是别问与别答,亦即是大慧菩萨把一百零八问;]

  其实是一百一十一个问,方便说,差不多是这个数目。一百零八不是固定的数目,只是个表法的,大约是一百零八,但其实是一百一十一。

  [重新以长行的方式,有条理、次第地一条一条分别再提出来;]

  为什么?里面有顿中渐,有的时候听不太懂,在偈,总问总答,对不对?偈问偈答里面,那个是根器利的人;后来别问别答,那是顿中渐,次第地一条一条分别再提出来。

  [然后世尊再一条一条很详尽地回答,故称别问别答;]

  别问别答,旁边写三个字:顿中渐。注意喔,这个渐,不是你平常认识渐教菩萨那个渐,这里所谓的渐,仍然是顿根的人、大利根的人。所以称为别问别答。

  [也就是分别广说。这是因为大慧菩萨恐怕当场会众及末世众生不能完全领会、悟入总问总答的境界,因此再以大悲力,承佛威神,条条别问。]

  条条就是一条一条的别问。

  [因此偈颂中的总问总答可说是顿中之顿;长行中的别问别答可说是顿中有渐。]

  注意!注意第一个字,统统是「顿」:顿中之顿,顿中之渐,上面那个字最重要,统统是顿根的人,都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

  [以上是从文体来看《楞伽经》的结构。]

  [(二)楞伽法门]

  [A、大纲——性与相]

  任何的法不能离开性与相的讨论,性就是理,相就是事相;性就是体,相就是相用,有相它才有作用,是不是?所以性是理,性是体,相是事,相就是相用。诸位!万法不离性与相的讨论,我们今天讲经说法,不能离开性相,还有理跟事,万法绝对没办法离开;万法如果离开了性相、理事,那你怎么讨论呢?所有的讲经说法,仍然不能离开性相理事所以A、大纲——性与相。

  [佛在《楞伽经》所要开阐的就是性与相二门,而且是平均发展,这也是本经的特色之一。因此本经不但是性宗最高的经典;]

  性宗最高的经典,全部讲本性就是禅。

  [同时也被相宗]

  ——就是讲名相的唯识宗——

  [行人奉为圭臬,是学唯识法相学的人必读的经典之一。佛在一般开示性相的经中,为适应众生的根机,不是偏于性上的阐发,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

  性上直趣真如,相上微细的分析,让你渐悟,答案还是引入真如实相,还是引入第一义谛大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直趣就是用性上单刀直入的契入,那个是属于顿根的人;在名相上解释了以后,慢慢地破除种种的执着,那么这个也是一种方法,也是要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答案都是一样,但是方便有多门。所以,佛法互相攻击,这个人不懂得佛法,你吃你的饭,我吃我的稀饭,美国人吃美国人的面包、汉堡,我们台湾有的人吃烧饼油条,只要各人吃饭各人饱就好,不要说烧饼油条好不好吃,还是汉堡比较好吃,没有。

  在《楞伽经》这个角度上来讲,争论就不与佛的心相应,争论就是你没有贯通性相二宗,你自己争论。诸位!争论是在跟自己的偏执的观念角度在争论的,没有人跟你争论的,法法本空,哪有争论?注意!争论是跟自己的心过不去的,不是跟别人,你立一个知见,自己突不破,然后变成对立,比如说你护持某某人,那变成其他的人就怎么样,可以种种文宣攻击、否定,诸位,这个不是懂得佛法的人。

  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就是唯识宗偏向于相上。在座诸位!因为一切的众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顿契顿悟,所以当然就要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就一定会用到相上的东西。所以师父跟这些想要讲经说法的人,说一句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你在唯识学上如果没有下过功夫,你很难在弘法上有强大的力道,因为一开口就是名相,你一开口就是名相。所以在讲经的人,一定要对唯识宗相关的书籍,一定要彻底的了解。

  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意思就是为适应众生的根机,不是偏于性上的阐发,就是偏向相上的探究,

  [很少有二者并重的,因为光是性或相任何一门,都是很深奥的,除非是上上根熟众生,才能兼筹并顾。]

  诸位!单单一门唯识学,你都必须搞十年;那禅宗的开悟见性,那就要看根器,有的十年搞不来,有的刹那之间,这就不一定,看你的圆顿根器利还是不利。你这把刀子很利,一刀砍下去,烦恼就死了,那就是顿根的人。一刀下手,无明就死,那个就是利根的人。

  可是,有的人这把刀很钝,不是那个顿根的顿,很钝的钝,很差的意思。那个烦恼,这把刀拿起来,它就是锯不断,怎么砍,烦恼就是砍不断,砍了五年,砍不断,十年砍不断,念佛念了很久,还是跟人家争执不休,还是会看别人的过失,这把刀子就是不够利,搞了五年、十年,人我是非始终断不了。

  人家上根利智的:唉呀!师父说,万法本空入第一义谛,一切相不可得,一下子万缘放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争执,一念之间就契入佛性。

  所以在座诸位!你这辈子想要用最快的方法见到佛的心,想要修行最大得力就是四个字:万法放下!没有其他的门途。万法放下,最利最快,通达佛的心性,没有比这个更快的!为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没有比这个万缘放下、万法放下,没有比这个最快修行的方式。诸位!修行有没有更快的?这个最快!

  你为什么修行这么慢?就是放不下啰,什么都卡住啰,对不对?观念卡住啰,烦恼卡住啰,你还在在意别人对你好、对你不好,你怎么会解脱呢?是不是?所以说啊,除非是上上根熟众生,才能兼筹并顾。

  [由于以上的原因,才有性相二宗的分野;]

  分野就是界限。有的人搞禅,有的人搞唯识的,(凡间一尘注:历史上的性相二宗似乎是指法性宗与法相宗,即中观与唯识,http://www.wikiwand.com/zh-sg/%E6%B3%95%E6%80%A7%E5%AE%97,慧律法师大概以现代的情况来分)

  [乃至于有后世性相二宗之行人于学理上互相冲突、攻伐;]

  诸位!不懂佛法的人才会在......诸位!没有见性的人,才会在佛的学理上、教理上互相冲突、攻伐,乃至于水火不容,不相水火,就是大悟见性的人没有此事。诸位!大悟见性的人,你要来跟他争吵,他都还不晓得怎么跟你吵,诸法本空,不可以立一个观念,不可以立一个名相,不可以立一个好,不可以立一个坏。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诸位!你要跟悟道的人吵,他都不晓得要怎么样跟你吵架才吵得起来,因为他的心中绝对的包容,绝对的容忍,绝对的无相,他怎么跟你吵架呢?除非他要示现变成凡夫,要不然怎么吵架?所以在座诸位!大悟的人是绝对的包容,他不是怕你的,他是可怜你,你用网路去攻击他,或者是报章杂志去伤害他,大悟的人,人家都不会回应,人家也不需要回应。为什么?立一个点就错啦,在这个真的悟道的人,他的性相都圆融于一心。诸位!只有心不悟道的人,才会攻击相;只有着相的人,才会攻击性。诸位,在一个悟道的人,他性相是圆融的,既然有一个圆融的心,就有绝对的包容,因此他容许别人意见跟他不一样的看法。

  在座诸位!如果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就有绝对的包容。就像你来结夏安居,我们绝对的包容。我们需要人家一分尊重,当然我们要懂得去尊重别人,你受用就好,不一定要看我的。在座诸位!你到别的道场去看一看,不骗你的,不是所有道场都这样,有的道场是除了那个师父的法可以看,其他的叫做收光光。收光光意思是收到光盘一盘都不剩,一本其他外来的经典就绝对不会让你看到,他们有自己的口号。

  诸位!如果我今天来讲,你们听我慧律的,如果讲,就不准看其他法师的,那么请问这样叫做平等吗?不平等。这样叫做包容吗?不包容。这样叫做理性的宗教吗?不够理性。为什么只有看你的呢?所以师父允许看任何一个法师的,你冷静比较看,师父讲的法能不能跟你相应,那就表示你跟我有缘;假设说,我的法实在是,我讲的这个调调,你很不屑,或者是不符合你,是不是?哪有人讲经讲那么多笑话,不相应。不相应没关系,合掌令欢喜,那就......这不是很好吗?

  所以师父一直告诉大家: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是绝对的包容,他根本就不会想要改变你,我为什么要改变你?我没有必要改变你,是你觉得跟我的法相应,你自己改变自己,那我有一个责任,我所说的法不可以我自己编出来的,一定要依据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一定要依据祖师,而且是有功夫、大悟见性的人他讲出来的为依据,我才做如是说,我没有那个能耐自己编出来,没有那个能耐的。

  所以每一个人宿世的因缘不一样,有的看到师父就很喜悦,法很相应;有的人看到我,涮一下,就Bye Bye,Bye Bye,明天他就不再来。这个很正常的。为什么?在我们看来,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五千比丘退席,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还有五千人不要听他讲经;我们还不错了,我们讲到现在,三百多人,还没有一个人敢跑出去,因为铁门关起来(师笑),他跑不出去,对不对?我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就觉得很安慰?也很安慰大家都没有走动,是不是?因此,看底下,

  [不相水火之事,]水火不容。

  [然而从这部经来看,这些冲突、攻伐,都是莫须有的;]

  因此,在座诸位!下面这句话,只有没有悟到究竟的人,他才会争论,六祖讲:诤与道相违。这个诤是加言部的,不是那个斗争的争,是加言部的,意思就是:悟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有诤,就是语言就会冲突;诸位,悟到究竟的人,他就享受这分寂灭,诸法本不生本不灭,哪有东西可以冲突?哪有东西可以否定别人?哪有东西可以肯定自己?诸法本来就空的东西,是一体的东西,是绝对的东西。在座诸位!学佛有个好处,就是把自己慢慢变成理性的圣人,朝着这个:喔!你听经闻法以后,原来佛法是这么理性的,对于不同意见的人,他这么地包容,能包容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是真正学佛的人。而不是说跟你当面冲突,你就把他当作是仇人,那这个法不入心,所以欢迎众生怎么样?欢喜心来随喜、来赞叹佛教,但是我们佛教也经得起人家批判、持不同的意见来攻击我们;但是,希望他攻击得有道理,搔得到痒处。所以佛教如果有缺失,我们改进。但是,他如果说有来对我们挑衅,怎么样?我们不要回应,为什么?这样攻伐,冲突,水火不容,不是佛法,从今天起,摆平自己,你就真正体会佛法,彻底摆平自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