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毛主席语录》是怎样编辑出版,又是如何风靡全国乃至全球的呢?zt

(2015-12-12 17:54:44) 下一个
ZT《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无不知晓“红宝书”。那时,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连结婚送礼也必少不了一本“红宝书”。严格意义上讲,“红宝书”应包括各种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但由于《毛主席语录》发行量最大、印制最精美、读者最多,且封面又是由红塑料封皮特制,人们心目中的“红宝书”往往专指《毛主席语录》。那么,这种把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思想中的警句和主要观点汇集成册的《毛主席语录》,是怎样编辑出版,又是如何风靡全国乃至全球的呢? 
1、1964年1月5日征求意见版。16开本,23个专题,收入语录200条,题名为《毛主席语录200条》。
2、1964年1月10日修订本。16开本,25个专题,收入语录267条,题名改为《毛主席语录》(以后不变)。
3、1964年5月第一版。52开本,30个专题,收入语录366条,并在《前言》前加印了林彪的“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亲笔题词插页。
4、1965年8月1日第二版。64开本,33个专题,收入语录427条,其他不变。
5、1966年12月16日第三版。由第二版《前言》改为署林彪签名的《再版前言》。也是流行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正统”的“红宝书”。
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等人的推动下,《毛主席语录》的出版发行达到了顶峰,据说总印数为50余亿册,被称为红宝书。
随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没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语录退出了历史舞台。《毛主席语录》在近十年成了收藏新品种。
《毛主席语录》最初在部队内部发行时是纸皮封面,第二版时改为红色塑料皮封面,由部队印刷厂印刷。后来经中央批准后,由地方自行印刷发行。文化革命后,为便于群众携带,《毛主席语录》越印越小,据记载最小的为256开本。
1966年10月按第三版内容译印了《毛主席语录》外文版对外发行。据不完全统计,到1967年5月,仅8个月时间,中国国际书店已向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英、日、俄、法、西班牙、德、意、尼泊尔、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拉伯、缅甸、斯尼希里、波斯等14种文字的《语录》,共80多万册。
此外法国、日本、瑞典等21个国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翻译出版了40多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日本从1966年11月至1967年3月,出版了4种日文版近30万册;瑞典从1967年至1969年翻译出版了6版。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蒙文、朝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本。北京“东方红”出版了汉英对照版。
解放军部政治部于1966年9月还内部编印了一本供连队战士学习和识字用的《毛主席语录一百条》。
其余的,各地各单位也编印了不少语录,但都是内部发行使用。如1965年由《人民日报》编印的《毛主席语录一百条》;1965年1月由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四清运动办公室和中共广东省宣传部编印的《毛主席语录》;1967年2月中共新会县委学习毛主席著作办公室编印的《毛主席语录》;会城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编印的《毛主席语录》;还有很多不署名也查不出何单位编印的。
另外有按不同的专题编印的专题语录,如《毛主席哲学语录》、《毛主席论对敌斗争语录》、《毛主席论教育语录》等。
 
本回答专业性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陈小玲认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