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九)—大陈老师及小陈老师一家

(2016-01-31 08:47:51) 下一个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九)— 大陈老师及小陈老师一家(完)

   我刚来石库门房子时,大陈老师居住在楼上前楼,当时他的妹妹小陈老师一家还没有住进来,楼上的前厢房还空着。前楼是这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房间朝南,南壁靠天井的全是一排木制的窗户,室内显得宽敞而明亮。冬天,阳光透过窗户可以曬满整个房间;夏天的晚上,白漾一弄的弄堂风通过窗户徐徐吹来,使人感觉凉爽宜人。

   当时这里房租费用也不算太昂贵,住在这里的房客为什么一直让楼上的前厢房空着而不去把它租下来或退出原来居住条件差些的房间,搬进前厢房呐?这是我曾经想过的事,后来才知道,这里的房东长期在外省农场劳动改造,这栋石库门房子的所有权还是他的,他极少有机会回来,即使回来也不来这里,偶然来这里,也只是看一看就走了,根本没有与房东接触交流的时间。何况他又是一个使人生畏不易接近的人,所以,这里的房客都没有动过这个念头。

   自从大陈老师突然对房客们宣称,他可以代表房东处理有关租房的一切事宜以后,大家公认他为二房东。这时,有人向他提出过租用前厢房事宜,他告诉租房人,这间房间是房东留着期满回来后自己住的。租房人感觉理由十分充分而谢别。

   我读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四十来岁的人了,可从来没有听说他谈过恋爱,我真以为他奉行独身主义。从与他接触后的印象,人高马大,风风火火,说话比较冲,很有男人的霸气。他虽然也是李爷叔和我父亲的同事,但可能这是教师与员工之间的隔阂,他们之间基本没有什么交往。

   他原来是生理卫生课的教师,但在讲课时被反映有淫秽语言,从此取消了执教资格,干起了杂务工的活。他似乎完全不在乎这些,照样把杂务活干的有模有样。

   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的追随者,也不是有生理缺陷的人,他也需要有个家,你看他人高马大无比的强大,实际上内心很脆弱。一个没有女人管的男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往往会颓废或堕落,有一个时期,他把给他洗衣服的老阿姨领到自己的家里来,引起了房客们的非议,也引起了我父亲的同情,曾劝他应该成立一个家。从此,我父亲成了他唯一可以交往的人。

   在我结婚时没有婚房时,他看在我父亲的份上,主动把楼上前厢房的后面一间大约5-6平方米的房间租给我父母居住,父母的房间腾出来做我们的婚房。当时真的是他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使我们一直感激在心。

   在我们结婚后不久,这栋房子忽然变为当地的房管所管理了,发放了房票簿,大陈老师是一个很机灵的人,他马上将原来空着的前厢房及另外一个5-6平方米的小房间申请在他自己的名下,但让我的父母还住在那小房间里。当时,只要我们去房管所申请一下,那间小房间就有可能成了我们长期合法租用的房子了。但想到他当时的好处,应该感恩,我们没有去申请,暂时算是在租用他的房子,他也没有马上要赶我们走的意思。

   我结婚以后一年,我们唯一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给我家增添了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可是长期的两地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一度由于长期思念,牵挂家里而出现神经衰弱。一年以后,我已经决定去江西三线厂工作,在生活条件初步具备后,我很愧疚而自私地将我太太从上海调来山沟里工作,跟着我吃了不少的苦。唯一的儿子托付给我年迈的父母照顾,让儿子从小就失去了父爱与母爱,成了我一生最大的愧疚与不安。也是我一生最大的憾事。我太太跟着我来到山沟以后,上海的那间小房间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大陈老师,并感谢他的帮助。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在我后来一次出差上海看望我父母和儿子的时候,大陈老师搬进了楼上前厢房,前楼让给了他妹妹小陈老师一家。小陈老师的先生姓黄名万成,这个名字也是他太太经常差他出去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刚刚走在扶梯上,她又突然想起还需要买什么东西时,总是半开着门,将头伸在门外喊着,万成!还要买什么时,让这里的房客知道的。还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儿子叫黄路,也是在她儿子不太听话的时候,高着嗓门命令他儿子,路路!您要做什么了……,让隔壁的房客知道的。

   据说他们都是中学的政治老师,是不是一个学校的,谁都不知道。因为他们自从入住以后,从不与其他房客招呼,更不会交流。时间久些以后,那个黄老师见了人开始点头陪个笑脸,再后来与我们更熟悉了些才与我们笑着问个好,打个招呼。因为他们回来以后,最忙的是黄老师,在楼梯上来回上下不知道多少回?一会儿拎着热水瓶去老虎灶泡开水,一会儿去买菜,一会儿拿着带盖痰盂罐下来倒屎倒尿……。黄老师这样上上下下的走,肯定会碰到人,老是碰到人不打招呼,总是感觉不太好,况且自己还是一个政治教师。所以时间久了以后,黄老师给人的印象:谦卑,和善,勤劳,体贴的模范丈夫。

   小陈老师和他的儿子进入房间后,基本上不再下楼来,即使她的儿子很想与楼下年龄相仿的孩子玩,她是不允许的,时间长了,她的儿子也就死了心,习惯地乖乖的呆在家里。

   小陈老师只有在回来的时候看到她,高挑的身材,穿着时髦,电吹风把头发吹的一直保持着当年女教师所特有的发型,显得典雅,大方而富有女教师的气质。但从她跨进石库门房子大门以后,在她遇见人的时候,却总是装着没有看见而直径往里走的神态,她又是一个清高孤傲,自鸣得意,很会享受的女人。

   如果您很有耐心地看完这栋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会觉得这些故事上不了大雅之堂,但确实是当时上海市普通市民的生活写照,对于我们到了怀旧年龄的普通百姓来说,它会唤起我们的回忆,感到切实而亲切。这样,我就感到很欣慰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我很愧疚而自私地将我太太从上海调来山沟里工作”,不是很能理解,一家人在一起远比在任何地方却两地分居好吧?

我家祖辈浙江/上海/北京生活,父母后来去边疆工作生活,并无丝毫悔意。个人浅见,谢谢分享。
mzl9876 回复 悄悄话 上海有很多石库门,静安南京路上的石库门有些标志性,但实话说,的确太陈旧,十几年前我曾很想选一住处在石库门,但无奈我最后选到了对面的高层,只是可以在凉台上望见石库门而已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