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

以吹牛为依据, 以吹破为准绳.
个人资料
正文

2004-08-07    大盘走跌的原因思考。 旧贴回顾。

(2016-03-05 20:20:51) 下一个

http://bbs.wenxuecity.com/archive/2004/finance/145039.html

来源-智 于 2004-08-07 17:22:12

大盘走跌的原因思考。 旧贴回顾。

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经济状况/政治格局 这些影响大盘走向的基本因素开始猛烈发酵。 我也反思一下,猜猜今后。俺一直以来的很多想法并没变,老调重弹。 
=================================================================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 2004-5-1-周六
(这篇内容是下面一篇全面探讨大盘走向的预备内容,感谢27Cents philoso 两位朋友提供资信和数据的帮助。)
---因为中国封锁消息,我对全过程及数据资料的了解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分析有不确切的地方请大家谅解,但是我必须说清这种大资金的运作手法/操纵市场的方式,来对我后面分析大盘作铺垫。
---索罗斯,犹太人,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操纵着旗下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 曾在泰国修理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曾狙击英镑,获十亿利润;在俄罗斯出手,受到俄政府干涉而受损。 
---1997年的香港回归, 被他视为一个绝佳的暴利机会。他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对香港金融市场开始了金股齐鸣的狙击---对汇市和股市同时下手。 秘密地分散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恒生指数一再突破新高。到1997年朱总理曾给过很严厉的警告:“不要认为政府会托市,我们也托不起市。” 很明显,港府和中国政府早就看出了这股潜在的国际金融力量的目的,通过金融操纵,在香港回归之前把股价打高到天上,从而在回归之后采取暴跌方式出货,同时打击港币的汇率来套利,既可获利又可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 
---朱总理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府不能人为地行政干涉外资涌入市场,在无奈之中,只好警告香港散民不要跟风。 但就像中国股市一样,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没有人抵挡的住诱惑,没有人听信忠告,追高者无数。港民都坚信,回归后政府不可能放任大跌,会影响政府形象,所以都勇敢地去豪赌。
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 (Put Option)。 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 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 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点,恒生指数达到了16000点之上的历史新高。 而随着回归日的临近,索罗斯指挥着他的联合军团,开始了有步骤地股票高位出货。其股票的出货是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货的空单收益来赢利为主要动机。(对冲的手法) 
---决战的日子是628日,在此之前, 恒指已经被压到了 大约在7000点之下。而此时的散民已是一片悲哀。港府的高明之处在于不露声色,不托盘,任由索罗斯打压并主宰市场,麻痹对手。
28日一早,索罗斯的股票抛货就开始不断地稳步释出,压迫恒指持续加速下跌,引发崩盘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无数,帮助他压跌指数。 而当跌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6000多点时,散民已经是欲哭无泪了。索罗斯眼看胜利在望,却发觉开始有一股神秘的资金,不声不响地把无数的抛盘照单全收了。 他开始紧张起来,发动了盟友们的全部股票存货狂砸(不记成本地抛,绝对是赔本在卖出),可是神秘资金还是不动声色地收下,却绝不拉高。 还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经创了历史天量(平时的成交量大约是01B, 但这一天的成交量达到了1B。)当他的存货几乎抛光后,恒指却在6000点之上死活不退。 而当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继续抛空(short )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借(这是有违规嫌疑的)。
---到了下午,大盘开始反攻, 神秘资金将股指持续推高,而索罗斯的联合军团内部开始出现反水的, 背着他加入了多方,买回股票并cover 自己的期指空单(当然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收市时,港股几乎全部收复了当天上午的失地(大约是收在7800多点),索罗斯没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荆州,损失惨重(股票损失加上股指期货损失)。 港府直到6000多点才出手接货救市,绝对是精心策划好的,既可教育自己的子民要听话,又可四两拨千斤,代价最小(也为今后处理这批接入的股票打下基础)。
---虽说索罗斯和他的联合军团是铩羽而归,但港府行政干预市场,亲自下场参与的行为,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 索罗斯败给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而且政府的直接参与行为,使港股市场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一个规范化交易市场的形象,受到极大的毁坏。吸引西方外资的融资魅力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投机性资金的避而远之。
---索罗斯的手法很简单,主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选好时机来操纵市场。 他用一部分资金持续性买入股票(尤其是指数股),不计较成本。而在股指到达高位时,再开大量股指期货的卖空单。 接着,从高位开始,坚决地把股指打低,抛出的股票当然也会赢利,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真正的盈利重头在于股指期货的空单。 当然,这种操作是要借助市场跟风力量的,全体市场参与者都会成为推动力----涨时助涨,跌时助跌。(所以中国现在绝对不能真正开放自己的证券市场,因为中国股市的市值相对国际大资金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很容易被操纵。限制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封杀了外资自由参与及退出的可能。但是,只要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不停止, 任何外资的投入都会胆战心惊。 ) 
---其实,如果 没有港府的参与托市(背后强大国资的支持),港股的大崩盘是绝不可避免的。
---后话:港府在这次托市中,接入巨额市值的股票,港府已经大大赢利,这里面有很多是散民的割肉筹码。如果港府到市场上卖出的话,冲击市场不说,操纵市场牟利的名声就更坏了。 港府后来成立了一家‘盈富基金’,把手中的股票全部直接转到该基金名下,让散民自由认购该基金。相当于散民用低于当时股票市价的价格买入了这些股票,作到了还利于民。 此处理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另外,回归前的香港楼市也同时被极度高估,很多人在股市的暴跌打击下,付不出银行贷款利息, 纷纷脱手楼屋,于是楼价亦跟随跳水。 对香港的经济打击很大。
---这件事也是索罗斯与中国结怨的一个原因。因为毕竟对香港回归的政治意义有负面影响。
您看明白这种操纵市场的策略,对理解我后面的大盘分析必不可少。
===================-=====================-======================
--对大盘走势的分析思路及结论 个人一孔之见 2004-5-1-
(有些观点或许有些偏激,但保留原文不修改了)
---我在国内时,极端重视并精于分析消息/政策对大势的影响。但在美国股市,单纯分析大盘走势却常常与收益没必然的直接联系(除非您是作QQQ 的)。因此我一直不太关心大盘,只要它确实按照我预计的Trend走,我就不会每天研究它,只有到发生转折性的关键点时,才认真研判一下会不会有趋势的改变,或说是质的变化。
对市场的分析有以下一些着眼点,(内容太多,无法详细解释说明)
---第一,美国股市自从20003月大顶至今,从没有过牛市,有的只是‘布市’。
自从2002年关注美国股市以来,我一直坚持美国的经济没有复苏,只有泡沫的慢慢爆破。其实,看看美国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时代,就不难理解,全有赖于前任里根总统的英明决策,放弃与日本在汽车等民用品市场的竞争,专注于高科技,使美国人科技领先于世界,才有了1992—2000年的克林顿8年的美好风光(摘桃派)。PC机通过互联网(最初的设想完全是军用的)的普及,其消费市场是全球性的,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年的持续动力,经济上受益的国家比比皆是。 但到了布什上台之前,华尔街早已经把布什孙子辈的股指(纳指)潜力都提前炒完了,不回归等什麽。就是克林顿继续执政,下场也一样。 
是我的一个同学,在2003年初说服了我,使我认识到一轮大行情的开始。这是一轮人为操纵的选举行情,绝非什麽经济复苏导致的牛市。 所以我说:类似中国没有牛市熊市只有朱市,这次延续一年多的升势其实就是个‘布市’。 每个人对布什的感觉不同,赚到的要感谢他带给我们这次赢利机会;而入市晚或操作失误的,必然会骂他,如果没有他搅动的这轮升市,也不会有这麽多人卷进来赔 。 
---第二,华尔街利益与布什个人利益达到一致时才形成了‘布市’。 
人群熙熙,皆为利来;人群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民主国家,华尔街不会在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去保任何人。我欣赏《炒股的智慧》中“小偷的本领不在于偷,而在于危险的时候如何逃脱。” 赞赏马飞兄说过:“炒股要有利他的思想”(当然很虚伪啦)。 我曾经反复地替华尔街策划,如何才能赢利后全身而退,同时也帮助布什。我就是在用‘利他’式的思维。 当初我设想,美国股市可以作short,和期指交易,使华尔街可以采用索罗斯在香港的方式,硬性推高,当选举结束后,用股指期货的对冲来补偿股票下跌的损失,其实一旦暴跌,他们反而会利用空单大幅获利。基于这种设想,所以我一直对行情的发展毫不怀疑,在过去的多次大调整时,我从未有过丝毫的担心。 
但直到本周三的一开盘,我随意地向蕾蕾妹妹用当时的纳指来形象地解释突破的概念时, 却突然间意识到,这千真万确的就是突破,也是决定性的转折。说明 华尔街明显地是在自身利益预期可能受损的情况下,无奈地放弃与布什同舟共济了。
那末,就要搞清为什麽华尔街会预期受损,索罗斯的模式应当没问题呀(这里没有政府的直接参与)。 想来想去,突然醒悟了,索罗斯的模式只适用于美国本土之外的证券市场,1。因为他在买入时不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监察,而且他可以分散资金到多个券商的不同账户。 但因为美国证管会条例规定了各类基金允许买入股票的类别及数量百分比,限制了单独或联手操纵市场的可能。 2。他的打击对手是整个香港股市参与者。 但如果华尔街作为一个整体来采用这种模式的话,最后受打击和买单的就是美国人自己,即使华尔街大佬们企图用此方式逼迫全体散民买单,其实也不现实。 因为到了选举前的高点时,不可能会有足够多的傻散民去买入看多的股指期货, 则大佬们没有对手, 那末他们开出的期货空单最终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支付。 总之,大佬们没有把握作到稳赢。
---第三,布什搞经济的手法就是依靠政府消费拉动型的解决通货紧缩的套路。美国人一旦减少了消费, 受灾的不仅仅是美国人,全球特别是中国台湾东南亚等经济极度依赖出口的国家都会感冒。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地球村的分工合作模式,使美国经济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位置。( 所以,那种指责美国人消费了全球多少百分比的资源的说法,是有点工业革命之前的意识;英国工业化革命不到20年就出现了第一次商品过剩的经济危机。现人类缺的不是生产力和商品,最需要的是市场和消费者。) 想想,没了石油,美国人是活得不开心(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就是了);欧佩克国家就只得吃沙子,沙漠管够。到底是谁在帮谁,这是个关联体。现在盼着美国大老板去剥削他们的国家可有的是。 所以看多了政治经济 ,才理解为何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为何它要构筑全球一体化的模式,它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不假,但这世界缺了俄罗斯没关系,缺了它,呵呵。
---第四,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根本找不出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概念(例如:互联网/个人电脑),没有能够导致大规模消费的热点。所以世界经济陷入徘徊阶段,而不可能出现90年代的经济大发展的振奋人心景象。美国本土的基本建设之完备,已经到了令建筑行业濒临消失的地步,不可能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通过搞基本建设来拉动内需。 布什的战争经济完全是借助‘911’而得以施行。完全是依靠了政府的军费开支,才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相关军工产业,进而辐射到一些辅助性行业,发战争财,连带性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 但这种政府拉动型的搞法,最终会因政府债台高筑而崩溃,也就是索罗斯批评的:布什的政策会在2005年崩溃。1991年打伊拉克,军费开支很大部分由各国分担了。但这次美国人不得不自己支付,所以军工产业的繁荣,实际上是美国人自己提前消费,自己买单而已,经济数字的背后都埋伏着下届政府财政赤字的尴尬。 
---第五,地球村分工合作概念的潜台词:大公司会把自己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便宜(没有工会)的地方。 所以,美国欧洲这些讲人权/工会势力强大的地方,公司外迁/任务外包的趋势只会愈演愈烈,日本本土空心化就是先例。失业率凭什麽会下降?!(那些期盼失业率会下降//找工作//搏经济数据会好转的同胞们,醒醒吧,从美国总统到股评家没有谁心中不清楚这一点的,数字是人编写的,骗的就是民众和散民。没有失业,劳动力成本就降不下来;西方国家吸收外来移民有人道主义的原因,也同时达到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目的(都作人上人,谁来当保姆)。 只要失业问题不严重到要求政府下台和社会动乱的地步,就不会有哪个政府会真正关心失业率。) 
---第六,华尔街不齐心,去年索罗斯公开声明要阻止布什的连任。
当时我没想他会真的出手,但本周二就开始在市场中有个传言,说有一家大型基金在清仓。 由此联想到,不能排除真有人会来拆台,肯定还有其他人反感布什吧。多亏了在美国,要是在伊拉克这样的独裁国家,索罗斯恐怕早被放在车床上车成螺丝了。
---第七,没有见到类似往年的生物制药类股的活跃;以及今年二月以前的规律,即当大盘走坏时,会出现Penny和超级垃圾股的疯狂。 从许多跌跌不休的垃圾股图形可以看出,其中主力资金的撤退在今年1月份就已完成了。 
---第八,最近看到许多高手的操作频频失误。我想他们人都没变,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也没变, 前一时期也都作得很顺或没有大的失误,那末为何最近会出现很大的错误呢? 看来不能仅仅从自身去找原因-----可能是市场环境变了,庄家的目标和目的也变了。
---第九,先故意调坏业绩预期,代之以在公布时给人以惊喜,华尔街老套。
股市的推升力量对四月份出台的季报寄予了极大的热望,即使不说失望的那些会暴跌,就是好的也被利用来出货了。 难道人们还会一次次重复地 再次期待7月和10月的报表吗? 特别是这次很多季报低于预期,会让人思考,在未来的三个六个月内,业绩的改善还有多大潜力和推动力。再说,华尔街不会作重复的模式。 从我对前一段的盘势和热点观察,明显感到了市场的疲惫:有资金撤离和心理方面的。 
---第十,格林斯潘的妥协,标志着公正性的。。。
布什上台之始,舆论就认为布什不喜欢他。因为经营思想与布什无法和辙。 格老曾以身体为由提出要退休,且说出了时间表 。但不了了之。 最近格老声称:经济复苏的曙光已经出现,所以可以考虑加息。 市场反映似乎对股市是负面的影响。
但我却是反着看:(参见第九) 所以,股市继续攀升的理由已经不充分,那末如何让人们燃起希望之火呢? 技穷无招了,只能求助于格老的威望,此时的讲话表面看似利空,实际是暗示性利多。因为连这位一直极端谨慎的元老都出来说经济曙光了,大家还怀疑什麽。
---第十一,格林斯潘刚刚宣布可能加息之后不久,中国就声明将加息来降低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与USA无关。可我的第一直觉是中美在暗暗较劲,争夺外资的流向。更深的可能性是人民币币值的升贬之争。具体的深层关系我还没想过,也不一定懂。美国大公司在华投资越多,受中国的牵制越多,美国政府也越会谨慎处理矛盾。
---第十二,油价的上涨是极为正常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贬值造成了油价的高企。中国坚持盯紧美元/固定兑汇率的人民币不升值政策,使美国人无奈之中选择了自我货币贬值,才有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油价上升部分对通货膨胀率的贡献明显是被夸大了,其实撇开油价升高的贡献,美国国内真实的情况完全可能是通货紧缩,满天飞的商家广告Flyers,随处可见的大降价难道是通货膨胀? 蒙老中呐?早见多了 。 
---第十三, 美元的贬值必须由美国加大货币投放总量来实现,这部分新增资金也是这次股市上升的部分资金来源。 但如果格林斯潘提升了美联邦利率,意味着强势美元的再度出现,一旦美元不再进一步贬值,也就没必要再度加大美元投放量。间接的后果是新增资金的来源断掉。 
---第十四,讨论利率升高对经济的影响的文章遍网都是,我不插嘴了。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了。

---忠告:如果您参考我对这轮升势真实意义的分析,就能理解我们纯粹是与狼共舞,瞧准机会搭顺风车找点快钱,千万别认为自己幸运地赶上了经济腾飞的晨发列车。只要您有这种想法和潜意识,就会姥姥地树立起“长线”“投资”“牛市不怕套牢”等华尔街精心灌输给您的观念。(华尔街每个券商处都可以看到权威人士发表的,作day-trading和超级短线的亏损调查报告,吓死人呐! 可您们为何看不到作长线亏损的报告,而只能从您身边的人嘴里听到? 拍脑袋想想) 即便您是研究FA的,也要中线思维入市,短线思维出货和逃跑。
--我很遗憾地说,直到427日(周二),我并没有意识到选举行情会结束。 没有象‘教授’那样机敏地意识到暴跌的来临。 虽然我较早几次提醒大家要空掉国安股,后来在上个周四(四月22日)股市拉出巨大阳线的当天,我又几乎清空了剩余的少量股。 但我当时的想法仍仅仅是认为自己作不好中高价股和生物股“可能的”行清,另外不看好56月的市场,潜意识中依然坚持选举行情尚未结束,所以没能尽早提醒大家。本周三早晨提醒了大盘的突破,晚上才第一次郑重提醒本轮行情应是已经结束了。 

---综上所述,从一开始参与,我就把这轮行情定性为非牛非熊的‘布市’。(即使偶尔用了牛熊的字眼,也只是表达看升看跌的方式而已。),说到底,这轮行情根本不反映美国的真实经济状况(徘徊而已,无增长热点)。而现在看, 华尔街不想损害自己的利益维护老布了,至少是华尔街内部的分歧开始清晰地显现出来。

因此,行情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转折性变化。 -------这是我一年多以来首次放弃战略上继续看升的想法------ 重要的战略性决策是讨论战术性计划的大前提。 今后再继续作多,风险要明显大于作空了。(下山容易上山难) 认清了根本性的转折之后,操作策略就完全不同了,战术也要调整。 我会空仓为主,短线为辅,不输就是赢。 任何回升均视为反弹。(遗憾地是我还不会用option, 也不愿冒险作short, 没经验。) 
--我是经济学外行,分析推论错误百出必不可免,仅是个人意见,如有误导请大家原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