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忘不了的友情“纪念天堂好友黄袓井逝世五周年”

(2017-08-30 03:46:36) 下一个
忘不了的友情“以此纪念我天堂的好友黄祖井”
 
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曾经在我年轻时候,让我刻骨铭心,给予我帮助的那些事儿和人,总在脑海萦綫,挥之不去……
习惯拨通了黄祖井哥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都听不到以往熟悉的接话人的声音,又等许久才听到再宝姐的问话,我告诉她,我是王明秀,祖井哥和您身体还好吗?她说祖井已走快一年了。
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也很帐然,也很伤心,去年过春节前我还与他通电话,他言到他身体还是老样,只不过再宝的胃病经常发,好在他的退休工资每月可达二千多元了,两老还可应付,他还说他已有七十五岁了,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说明年争取回,嘱咐我一定注意身休。
万万没有想到那次电话中的对话及问候竟成了永久的回忆。他走了,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对妻子的牵挂,对儿孙的不舍去了人间的乐园一天堂!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斯人已去逝五周年了。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远近往事总在脑海中浮现,与他们交往几十年,点点滴滴,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特别难忘的是,要追忆到四十七年前,我分到余埠供销社余埠分店文具门市部工作,那时条件很差,门市部租的私房,前面营业,后面住着房东老板和祖井哥一家,白天他们可从大门进去,从此我就与他夫妻俩结下了不懈之缘,并成为一世的好朋友。
夫妻俩正直善良,勤劳俭朴,诚恳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帮助别人,不吝啬,很实在,我永远都忘不了他们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
我是他们家的常客,只要有好吃的总少不了我。夫妻俩的烹饪技术很高,烧的菜特别香甜可口,我最喜欢吃他们烧的乌龟肉和狗肉。(那时这些肉是最便宜的)如果我回家了,他们都会特意留着,等我回来品尝。
祖井哥人很聪明,也很豪爽,他是一个手工业者,靠修理自行车,钢笔,手工操作白铁物品和维修手表赚钱来维持一家四口人生计。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他用白铁给我做了一个煤油炉子送给我。方便了我的生活。在我有了小孩之后,更像大哥大姐一样的关心帮助我,在我两个母亲和姑妹先后轮回来余埠带小孩时,他们更是照顾有佳。
我们的小锅小灶不能烧谷把子,再宝姐和她亲姝就找林场的熟人买树技,回来砍成一小节,一捆一捆晒干放到我们烧火的地方。到了年关,他们帮助我们磨豆皮浆,磨汤圆粉并晒干切好,帮助我们腌鱼腌肉,并负责晒干,他们给我们的照顾和方便太多了,不胜枚举。我娘家婆家的父母,兄长,娣妹都很了解和熟悉他们。都很敬佩他们的为人。
七十年代初我调到城关工作,虽然离开了他们,但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和往来。后来知道他生病了,我多次写信,托人带信邀请他来县城看病,并给他找最好的中医,他很在涵.从不轻易找别人的麻烦,在我和婆母的再三要求下才来到县城,住在我们家。
在婆母娘的精心护理下,给他煎药,让他安心静养,经过三个月吃药调养,痊愈回家。
他们夫妻俩对我的恩情,铭感在心,这次对他的帮助也是我使然所及,用此回匮他曾经给予的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恩之情。
从此后,他身体一直很好,未落下病疾,对此他一直感激不尽,感谢我们的真诚实意延长了他的寿命。
二千年他卖掉了老家的房子迁居到城关,我们经常走动,后来我迁往武汉,偶尔回城关,只要他们知道我回来了都会接我去他家做客,并邀几个我熟悉的老同事倍我打麻将。
人与人的相处是讲缘分的,在茫茫人海中我认识了他们,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缘分,我们有缘相识,惜缘成知己,在短暂的几年中,凝聚了一生一世牢不可破的朋友深情。
和他们平淡,平常,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交往近半个世纪的那些日子,那些事,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这些在傍人眼里认为是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对我们贫民百姓的小人物来讲就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事,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的友情胜过亲生,几十年来我们彼此牵挂对方。
一个人一生中会认识很多人,但绝大多数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而有的人会成为你一生中的知己,多少年之后,亦然会使你回味无穷。
人生太短暂,生命太脆弱,好好的一个人,说走就走了,愿您在天国过得好!
仅以此日志来寄托我的哀思和对您的追忆。
明秀写于2017年初秋8月30零晨3,30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