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个人资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传”第三十五课:大马士革3(9:19b-30)

(2017-03-10 20:31:58) 下一个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使徒行传9:19b-30:

19b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20 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21 凡听见的人,都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22 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色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23 过了好些日子,犹太人商议要杀扫罗。24 但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25 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

26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27 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28 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

29 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30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

感谢神的话语。我们今天到了大马士革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分——重生的扫罗,开始在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传讲基督,结果被追杀而四处流亡。各位弟兄姐妹,什么是基督徒经常遭遇的试探,是什么经历夺去了我们刚刚播下的福音的种子?这个主要试探就是信主之后,受洗之后,参加教会生活之后,你面对两个事实:第一、你所盼望的好处没有兑现,稻草并没有变成金条;第二、你没有想到的灾难却接踵而至,特别是从人而来的逼迫和人际关系的冲突让你苦不堪言。感谢神,这一切恰恰就是受洗之后扫罗的经历,而神要使他的经历变成我们的祝福。事实上,大马士革系列中起初的经文和结束的经文之间存在一种深刻的张力:一个追杀别人的人,成了被人追杀的人;一个控告别人的人,成了被众人控告的人;一个以弃绝别人来表演自己清高的秀士,变成了教会中人见人厌万物的渣滓……这个伟大的张力包含了我们信仰伟大的秘密和属天的祝福。愿神在保罗身上的祝福,也成为我们众人的祝福。阿门!

这段经文是一个精致的平行结构:大马士革的遭遇与耶路撒冷的遭遇平行,其中包括有犹太会堂和教会的平行。两处传道的结果都是流亡,也形成平行的关系。我们将两次逃亡合并在一起,集中加以讨论。这涉及扫罗归主之后遭遇的三种人:“凡听见的人”、“耶路撒冷的门徒”和“要杀他的犹太人”——传道人的谋杀者也代表此后一切听道成仇之人。传道之初这三大遭际一方面已经预告了扫罗必然被杀或殉道的命运;同时,我们也从他的经历里面,可以学到两方面的功课,第一、何为世界,即世界怎样面对基督和他的仆人;第二、何为基督徒的信,我们应该怎样靠着从神而来的信心胜过苦难和世界。一方面,世界以阴谋和杀害面对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以逃亡和传道面对世界。三种仇敌联合起来足以将任何一个罪人重造成老亚当,夺去我们的信仰;但圣灵有能力将流亡之旅和传道之旅变成扫罗的蜜月旅行。你很惨吗?信主之后更惨吗?初信者常常身在蜜中不知蜜,主阿,求你让我们看见,看见你怎样已经将我们迁到你爱子的国里,正在经历至福,阿门。

一、大马士革的人类(19b-22

19b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20 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21 凡听见的人,都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22 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色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1、教会中心(19b-20;22)

19b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20 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22 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色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显然,19b-22这段经文是典型的交叉结构。19b和22是互相呼应的:扫罗对应扫罗;大马色对应大马色;传讲耶稣是神的儿子对应证明耶稣是基督。所以我们将这两部分经文放在一起来解释——我们来看传道人和教会应该怎样传福音。

第一、教会前提

“19b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 Σα?λος μετ? τ?ν ?ν Δαμασκ? μαθητ?ν ?μ?ρας τιν?ς。首先,扫罗与大马士革的门徒同在。介词μετ?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与……在一起(马太福音1:23);另一方面是追随……(马太福音1:12)。这两个方面的意义都很重要:一方面,扫罗开始教会生活;另一方面,扫罗在教会中接受教导,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他是后来者,当然,后来的要在先。值得强调的是,一个基督徒重生之后,应该和基督徒或门徒在一起,不仅是彼此相爱,形成新的家人;更是一起学习真理。μαθητ?ς这个字特别有学徒的含义(leaner),基督徒首先是学生。一个不在教会学习真理,一个一受洗就想当师傅的基督徒,只是一个生命非常软弱和不成熟的半吊子。不要亵渎圣灵,圣灵怎样带领扫罗,也怎样带领我们和所有的基督徒。一个继续和外邦人混在一起的“基督徒”,和外邦人一起学习犯罪和不信的“基督徒”,只能是假信徒。应该学习扫罗,当你受洗归主之后,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应该告别过去那些犹太教人,那些外邦人,而与主内弟兄姐妹在一起。那些偏偏和外邦人关系更好的基督徒,总体上说,在信仰上是有问题的。政治基督徒、商业基督徒和小市民基督徒(与外邦人一起蜚短流长),都满了不信的瘟疫。其次,同在了一段时间。?μ?ρας τιν?ς,certain days,一段确定的时日,这是一段必须的时光。必须有相当必要的一段教会经历,你才可能去传道。总而言之,重生的扫罗首先进入大马士革的门徒中间,即进入正在形成中的基督的教会。一方面,教会生活是基督徒的本分;神借着教会带领我们成长;另一方面,扫罗出去传道无疑是教会所差遣的 ,这是传道的基本前提。这一常识,在扫罗后来的传道生涯中更为明显。

第二、福音中心

以教会为新生活的根基,扫罗开始传道。但由于当时教会还在形成中,所以扫罗直接利用犹太会堂来讲道。κα? ε?θ?ως ?ν τα?ς συναγωγα?ς,And straightway in the synagogues,直接地在会堂。这里的副词ε?θ?ως(立刻、马上‘直接)虽然在语法上是修饰动词“传道”的,但在逻辑上应该是指扫罗直接利用会堂作为传道场所。这个直接让我们看见教会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建立什么大教堂——我们应该利用任何现有条件传讲基督。Building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总有一天,那里一块石头不在一块石头上。更重要的是,到底该怎样传福音和讲道,扫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首先,持续传道。κηρ?σσω(proclaim openly,授权正式宣讲)这里用的是imperfect,这强调传道三个基本常识:教会差遣和授权并公开宣讲;传道人的(善)行就是说;要在任何情况下忍耐着坚持地传道,不能摇动和半途而废。其次、唯独基督,传讲耶稣。这具有排他性,不是传讲任何人和任何别的思想,只讲基督。20节原文不是宣传耶稣,而是宣传基督(τ?ν Χριστ?ν)。最后,传讲耶稣什么。两个连词?τι引出传道的具体内容。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耶稣是神的儿子(20)。ο?τ?ς ?στιν ? υ??ς το? θεο?,he is the Son of God,他是神的儿子。这个人是神,这个伟大的宣告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这是强调基督的神性或祂和神的关系。耶稣就是神。其次,耶稣是基督(22)。ο?τ?ς ?στιν ? Χριστ?ς,he is very Christ。这是强调祂和人类的关系,耶稣是人类的救主,是上帝膏立的人类的救主。他是基督。这两个方面的信息构成我们信仰真正的基要真理,正如约翰福音1:49所宣告的:“拿但业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参考诗篇2:7和使徒行传13:33)。

第三、属灵争战

以基督为中心的传道是一场艰苦争战。我想只有真正的传道人才能不断在灵里经历这场连续不断的艰难困苦和生死搏杀。这是扫罗的见证:“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色的犹太人,证明……”这里有两个imperfect动词来说明传道人的劳苦。Imperfect显示,这些工作是没完没了的,甚至你刚刚解决的那个问题,总是重复出现来折磨你。第一个imperfect是?νεδυναμο?το(?νδυναμ?ω),基本含义是to be strong,加添力量(士师记6:34;历代志上12:18)。副词μ?λλον的意思是“越发”。这个动词是被动语态——一个传道人需要持续不断地被神借着各种因素加添力量。这些“因素”包括周边的弟兄姐妹。另外一个imperfect是συν?χυνεν(συγχ?ω),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混在一起”,中译“驳倒”是引申的含义——把你的两方面观点放在一起,显出你的自相矛盾,让你“纳闷”(使徒行传2:6)。扫罗不断要争战的对象是犹太人。一方面,犹太人一直盼望弥赛亚和基督,但否认耶稣是基督,因此,扫罗必须和他们争辩。另一方面,犹太人也是人类的代表——各种方式否认耶稣是基督的思想,这个拆毁基督教信仰根基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于今为烈。值得警醒的是,这种思想在教会中也有狡猾的表现——基督徒对宗派领袖的重视常常超过对基督的仰望,但唯有耶稣是基督。动词分词“证明”(συμβιβ?ζω)是用来修饰“驳倒”的。其基本含义是“放在一起”(使徒行传16:10;哥林多前书2:16;以弗所书4:16;歌罗西书2:2,19),更强调肯定的意义。LXX用这个字表示“教导”(参考出埃及记4:12,15等)。这个动词也将我们带入法庭气氛之中,世人审判基督的仆人,一直在钉死耶稣;上帝审判祂的见证人。必须当众并在神面前做好每一道“证明题”,而且没完没了,处境越来越险恶。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之内,传道人必须持续不断地为福音不顾性命。

2、教会神迹(21)

21 凡听见的人,都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

第一、惊雷寂寞

扫罗的归正和见证应该是当时大马士革以及巴勒斯坦地区的重要新闻,甚至是头版头条。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一种理性的解读:基督的仇敌扫罗真的遭遇了复活的基督。但人不都是理性的。?ξ?σταντο δ? π?ντες ο? ?κο?οντες,But all that heard him were amazed。第一个词是动词?ξ?σταντο(?ξ?στημι),这个动词相应的也是imperfect——众人持续震撼不已。?ξ?στημι的基本含义是突然被投进一种惊奇的状态之中。神使用扫罗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世界的中心,为要苏醒每一个人的灵魂,让万人都知道救恩。这是一场精神地震,这是投放在世界中真正的精神原子弹。然而,由于人的普遍愚昧,罪人完全不能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方面是惊天动地的惊雷,另一方面是麻木愚昧和死一般的沉寂。扫罗奋不顾身地传讲耶稣基督,但是,所有听见的人,所有的人,根本没有在意扫罗在讲什么,反而将全部的目光集中在扫罗身上:“这人并且他”!一方面,所有的回应和谈论与扫罗传讲的耶稣毫无关系,让扫罗一切的不顾性命变得轻如鸿毛甚至视若无物;另一方面,“并且”,没完没了,连篇累牍,经年累月人的那点破事儿,连续剧乐此不疲。?λεγον(说)用的也是imperfect,这实在非常生动。看人这种蛇瘾如此根深蒂固、不离不弃地捆绑了人类的灵魂,让他们如此瞎眼又乐此不疲,以至于无论如何都看不见耶稣基督。这不正是魔鬼的目的吗?刺激每一个人死死盯住传道人,不仅因此必然让耶稣从教会中心消失,而且,一定因此可以拆毁教会,看谁谁死,传道人一死,羊就分散了。扫罗起初讲道和众人的经典反应,让我们看见这一幕愚蠢无比的险恶,惟愿我们真的警醒。

第二、两大神迹

但是,神也使用众人的议论,让他所拣选的人借此明白神的美好旨意,看见基督的新娘,看见教会怎样被基督的血洗净成圣。从人的议论中,我们至少可以看见在这邪恶淫乱的黑暗世代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类,一种全新的人类组织,一个天国在世界的倒影或使领馆。教会是两大神迹的见证者。其一、罪人悔改。“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 残害,πορθ?ω(to destroy, overthrow)是过去式,他们盯住的是过去,但神要我们看见的却是现在和未来,祂怎样在扫罗身上显出祂的作为来。一个上帝的仇敌,如今蒙恩得救了。这按世界的逻辑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人和神的关系是仇敌关系,人都是残害这名的人,就是基督的仇敌。世界否认这个基本事实。另一方面,完全是因为神的爱,这罪被赦免了,不仅赦免了而且被神大大使用。而这个恩典的真理,世界更是无知的,不信的,反感的,嫉恨的;并且要千方百计毁谤和歪曲的。其二、彼此相爱。“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到这里来”这个动词(?ληλ?θει)用的是过去完成时。人着眼过去已经完成的事,但神让我们看见当下所发生的神迹。众人是在挑拨“他”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挑拨亚拿尼亚和扫罗的关系,当然也在挑拨他-他们和“大祭司的关系”。然而他们清清楚楚看见了“他”和“他们”、“扫罗”和“亚拿尼亚”竟然彼此相爱了,昔日的仇敌被建造为神的家。“直街聚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拆毁仇恨的起点,是告别人狱走向天国的直线距离和光明大道。他和他们的相爱,让一切人际经验和人类学变成粪土。从来就没有什么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文学事实,只有两块牛粪怎样完全靠着恩典成为鲜花的启示真理。不仅如此,这个主内的相爱也胜过了大祭司的权柄和一切白色恐怖,让蒙恩的罪人仗着基督夸胜。教会要一直经历这两大神迹,而这两个神迹,也恰恰是基督向教会讨要的在世人面前的见证,是教会应该拥有的“好名声”。

第三、教会流氓

如果一直拒绝罪魁归来,这些坚持拒绝扫罗的人,可以成为浪子回家故事中的大儿子——大儿子实际就是魔鬼的儿子;可以成为蔑视税吏的法利赛人,耶稣说法利赛人的父就是魔鬼,起初就是说谎的和杀人的。这两种角色也可以合成为教痞或教会流氓。我们对网络流氓的定义是:自己匿名,却对神的仆人和主内弟兄指名道姓地谩骂和论断,竟然以为上帝不知道他是谁。教会流氓分享网络流氓特征的同时,还具有如下特征:控告和谩骂耶稣宝血救赎和使用的罪人,公然让耶稣徒然死了。使徒行传9:21很经典,像蛇一样以“设问”起兴,而这个挑拨在耶路撒冷真的部分“成功了”,我们可以在这个平行结构中看见这种呼应关系:魔鬼质疑,教会弃绝。但教会最后靠主得胜了。这里所记载的这些论断同时包含两种控告和挑拨离间:其一、扫罗这样一个有如此邪恶和黑暗历史记录的人,怎么可以成为基督徒和传道人;其二、你们教会竟然接纳、差遣和支持这个一直残害教会的罪人。魔鬼从不休息,所以我们总能看见它的爪印和齿痕。教会流氓是“懂”圣经的,像蛇引用圣经试探人一样,常常乐意引用提摩太前书 3:7杀害归主的人,“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这个引用本身就是魔鬼的网罗,可能包含三个著名的谎言。

第一是看不见自己“就是那人”,自己也是蒙恩的罪人,名声在神在人面前都是极臭之人。而自以为义的名声恰恰是神所憎恶的,是神看为污秽的衣服;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做人好”只是假冒伪善的人。其实质就是潘金莲拒绝承认夏金桂。第二是彻底否定基督来就是拯救罪人医治病人的基本真理,践踏神的儿子的救恩。“众人”和教会流氓否认神要的好名声,神要的好榜样,就是“罪魁蒙了怜悯”,罪人被赦罪,归主又被神大大使用为祂的见证(提摩太前书1:12-17)。悔改并被使用是罪人唯一应该有的好名声和好见证;而任何没有这个名声和见证的人,只是假基督徒,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基督里的重生,更不知道何为恩典,这是教会里的稗子,他们在教会里只是为了靠他们的老我论断人和控告弟兄,又常常保守着离婚成性、窜堂成瘾的恶名。神指着这些人说过这样的话:“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以赛亚书5:20)。按教会流氓的神学逻辑,教会都不复存在了,从彼得和保罗开始,连希坡主教奥古斯丁等等圣徒都被孽杀在摇篮之中, 基督的教会就成为世界上比法利赛人还法利赛人的俱乐部,教会不再是浪子回家的圣殿,而成了蚊人墨客的笔会或“先锋队”的俱乐部。这就是秽鸟的巢穴。第三、扫罗的“坏名声”也包含虚构恶意。一方面是时间上的颠倒,将过去式故意设计和编辑成现在时,而且扫罗不过是随众作恶者之一而已,甚至是会堂体制利用的走卒之一;另一方面则完全不讲扫罗在大马士革路上遭遇主的经历。这一点可以对比巴拿巴对保罗的介绍和叙事——同样一个人,不同的人讲起来天壤之别。按“众人”的观点,这个人应该下地狱了;按巴拿巴的见证,这个人已经重生,开始天路历程。这是一个有意的作假见证陷害人。求神怜悯教会流氓,男流氓和女流氓;愿他们的流氓绝症早日得医治,瞎眼能看见,就知道救恩。

二、耶路撒冷的门徒(26-28

26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27 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28 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

1、蒙恩罪人(26,28)

26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28 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

第一、归去来兮

使徒行传9:26-28也可以视为一个交叉结构,所以我们先来集中讨论扫罗和耶路撒冷门徒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再看中间一节:神借着劝慰子巴拿巴对扫罗的保守和祝福。扫罗先经历世界的黑暗,然后要经历教会的黑暗。如果说扫罗在大马士革的遭遇,主要是经历外邦人和犹太人;那么,到了耶路撒冷,他开始经历完全不同的一种黑暗,就是教会的黑暗。这是更残酷的试探,这是一个要被神大大使用的人必须经历的功课。我们完全明白,魔鬼必会借着教会的愚昧、拦阻、弃绝、冷淡甚至控告来败坏一个初信者,将他们的信心和盼望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扫罗到了耶路撒冷”。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路“仓惶逃窜”的扫罗是什么心情。起初,他从耶路撒冷耀武扬威地奔向大马士革;而今原路返回,物是人非,天壤之别。那时候他是警察,如今成了逃犯。更重要的是,一个被当局通缉和逼迫并定意要杀害的人,是何等渴望来自自己人或教会的接纳与关心呢?这是扫罗的“归来”,这是扫罗的“归去来兮”。这是一个注定要经历残忍的拦阻的回家之旅。这里说他的目的是“想与门徒结交”。是的,愿我们能设身处地想想此时此刻扫罗的心境。他想回家,他渴望家人的温暖与怀抱。因为他在世界上已经一无所有了,而且成了主流社会和过去“同志们”的仇敌。这里有一个动词中文没有翻出来,而这个动词对我们理解扫罗的心态非常重要。πειρ?ω,意思是试一试,努力尝试,甚至面对的是一种试探(使徒行传26:;希伯来书4:15)。这个动词也是imperfect,扫罗一路在反复盘算,祈求和祷告。此时此刻,犯有重大历史问题的扫罗,一定是敏感的,甚至是自卑的。他知道人们会记住他的罪,而且会在未来任何真理争辩和私人报复中加以利用。这是可以撒盐的伤口,让扫罗未来的仇敌如获至宝。尽管如此,他仍然渴望成为基督徒的一员。κολλ?σθαι το?ς μαθητα?ς,to join himself to the disciples。那时候教会正在被逼迫,加入教会没有什么属世的好处。扫罗这个归来的方向,见证了他的真信心。κολλ?ω(to glue together)这里用的是被动语态,他渴望被承认,被接受。

第二、教会黑暗

满怀热望,冷水浇头。“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π?ντες ?φοβο?ντο α?τ?ν μ? πιστε?οντες ?τι ?στ?ν μαθητ?ς。首先,所有人都怕他,都不相信他是门徒。π?ς是指所有人,每一个人。这是指耶路撒冷的每一位基督徒。这实在令人绝望,因为我们看见了一种普遍的黑暗:“教会不会忘记”。这个形容词也是形容我们的。亲爱的弟兄姐妹,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表情,面对那千里驱驰、风尘仆仆寻找家园、并以我们这本不配的人为家 的人呢?愿我们不要嘲笑和责备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愿我们看见,我们自己就常常是这教会黑暗的一部分。其次,不接纳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害怕,其二是不信。他们到底怕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怕扫罗是卧底的,怕他反过来继续残害教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怕扫罗会带来更大的政治逼迫——犹太公会可能会更恨“叛徒”,并因此迁怒于教会。φοβ?ω这里用的也是imperfect,一直在恐惧中,惊魂未定,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愈演愈烈。这个恐惧也会互相传染,互相鼓励。而不信不仅是不信扫罗是真正的基督徒,其中也包含着这样的不信:基督真的向保罗显现了,而神真的在改变一个罪人。这就是教会常常有的愚昧和忘本。在原文中,“信”(πιστε?ω)是动词分词,是用来进一步解释和修饰“害怕”的。“害怕”的根源是“不信”。不信扫罗是门徒,也包含着这种深刻的不信:不信耶稣的大爱,可以赦免一切罪魁;不信耶稣的大能,可以使用蒙恩的罪人。这不信是一种大罪(诗篇78:22;马可福音16:14;约翰福音3:18)。在交叉结构中,这些“基督徒中的不信者”,若不悔改,就成了教会流氓的种子选手。而对扫罗来说,教会流氓的闭门羹非常残忍;而这个黑暗局势表明,魔鬼是世界的王,在所有的地方都掌权;而唯有基督可以胜过。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教会比那时候更黑暗,那时候他们拒绝扫罗,仅仅是因为害怕和不信。而今天,名门正派和教会既得利益集团拒绝接纳扫罗,一方面是因为论资排辈这种愚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利益这种精明——你若不按他们的旨意分门结党,他们就拒绝颁发给你入场券。罗马的赎罪券如今借着“宗派党票”之尸还魂了。我们必须不断靠着主直面和胜过教会的黑暗。

第三、教会神学

我们所信的神是一位得胜的神,祂不会看着教会这样的软弱和败坏而坐视不理。于是神兴起巴拿巴重建了教会和扫罗的关系,细节下文我们再谈。这里我们按交叉结构去解释28节,经过巴拿巴的工作,扫罗终于成为了耶路撒冷门徒的一部分。“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和门徒在一起”用的仍然是那个介词μετ?。这一幕令人感动不已,这是神借着扫罗给我们树立的伟大样式,好让我们学习怎样面对教会和教会的黑暗。如果你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你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若是扫罗,你会如何。你刚刚穿越自然的荒漠,却进入了教会的荒漠。这里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教会神学。首先,借着耶路撒冷教会的遭遇,神教导扫罗和我们每一个基督徒,不要把教会看得过于当看的。不要友邦惊诧,基督徒不过是蒙恩的罪人。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教会,教会从起初,从使徒时代就充满了人性的丑陋和罪。其次、不要把教会贬得过于当看的。对教会黑暗的反省最多只能到“教会和我一样恶心”这个程度,过了这个界限,即认为教会比你还恶心,你就是说谎的了。这一点更有现实意义。教会黑暗会产生教会流氓和教会怨妇。前者不过是这种人。他自己在教会以及社会中的受到的伤害,因为嫉妒和虚荣,转嫁给别人,归罪于教会,报复给论敌。后者则是记仇,没完没了抱怨教会的缺点,以至于离开教会,常常窜堂。结果就是按中国文化逻辑,转向面对教会的清高,控告教会跌倒他了,不知羞耻,不知真理,不在话下。我们会知道,扫罗在教会遭遇了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恶心的对待和伤害,但扫罗从来没有弃绝过任何教会。这是对马槽精神真正的顺服,也是因为扫罗看见了自己毕竟是罪魁,而教会不仅有倪柝声的冷遇,还有巴拿巴的安慰。基督徒看问题应该有起码的诚实,而极端就是一种谎言。每一次看见那些五六十岁的人携家带口地一个教会一个教会地迁徙和折腾,我们看见的只是可怜人、妖人、老小孩和根本有病的人。最后,不要以为神不知道教会的局限性,但神就是要使用有局限性的教会建造祂的国度。教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借以成圣。教会是神的家,是正在成长中的国度,是基督的新娘。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基督徒不能忍耐教会的局限性,没有任何一个基督徒可以离开教会成为圣人。感谢神将教会和教会的神迹赐给了我们。

2、劝慰之子(27)

27 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

第一、恩典之光

无论教会怎样黑暗,神仍然在教会掌权,最终得胜。神在教会里有预备,这个预备对扫罗来说,一方面是巴拿巴,一方面是使徒。巴拿巴也是教会神迹。“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对应中文“惟有”一词的是δ?,这个字不仅让我们叹息教会中人性的普遍黑暗;更让我们看见,无论如何,毕竟还有巴拿巴。这使我们想起扫罗这段话,其中心含义是,即使你在人性最黑暗的时候,神的恩典仍然是够用的,恩典之光从未熄灭:“6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 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8 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 9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10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6-10)。关于巴拿巴,我们在使徒行传4:36-37中已经认识了,“36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37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神使用这样一个人来爱扫罗,神的恩典实在是够用的。“接待”一词是?πιλαμβ?νομαι,这个字常常指在患难之中施以援手。基督徒不应该落井下石,而是应该雪中送炭。这是真正的爱。人性相反,当大家都弃绝一个“坏人”的时候;另外那些以为自己不坏的坏人一定跟着弃绝,借机吃人取义。无论他们多么冠冕和狡猾,我都能闻出他们人渣的味道出来。巴拿巴的帮助也是有实效的,“领去见使徒”,使徒接纳了,教会就接纳了。使徒毕竟是相对认识真理的人,所以这个帮助实在有效。

第二、光明之子

巴拿巴是怎样说服使徒的呢?“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首先,巴拿巴可以不说。他完全可以以属灵的高调置身事外。“我不能跑到神的前面去”,“这事我要放在祷告中”。甚至还有这样一种选择:扫罗悔改,这是神的管教……今天,有多少教会领袖和属灵谦卑,看着嫉妒徒残害弟兄而幸灾乐祸或沉默如金呢?不仅如此,如果大家都不接纳,都不说,你说就可能触犯了众人的利益。巴拿巴挺身而出是因为爱主,爱教会,爱扫罗。διηγ?ομαι,这个“述说出来”,基本含义是从头至尾地讲完。他不仅说,而且说的很全面,没有断章取义,没有恶意编造。有时候,攻击一点就是撒谎和作假见证。一定有人只说扫罗过去的罪,却完全无视扫罗的归正。其次,巴拿巴说什么呢?巴拿巴不再看扫罗的过去,反而看扫罗的归正。一方面是主的拣选另一方面是扫罗的见证——谁有资格控告主所拣选、赦免和使用的人呢?只看归正或神在这个人身上的作为,这个视角非常重要——你到底要人死,还是要人活。巴拿巴为扫罗所作的见证,显示他是光明之子,在他里面根本没有黑暗和诡诈。他里面有神的爱,而爱是不嫉妒。他已经了解扫罗,他甚至可能知道,如此有恩赐的人,以后一定会被神大大使用。我们知道巴拿巴已经在教会小有名气。如果他是一个嫉妒徒,他不可能为扫罗说话。预先看明扫罗将会被重用,嫉妒徒或“基督徒作家”会先下嘴为强地攻击扫罗,特别是揪住扫罗过去的罪不放,精心编辑,说谎控告。这不是巴拿巴。

第三、感恩之心

是的,教会毕竟还有巴拿巴。这值得扫罗感恩。是这种感恩的心没有让教会的经历把扫罗变成愤青和怨妇。但是,我们必须区分圣经说的感恩和世俗小学说的感恩。圣经说的感恩是给神的,并在此基础之上,让我们对人的善意也充满感谢。首先我们要知道,巴拿巴之所以为扫罗说话,绝非出于什么个人关系,更不是为了市爱和拉帮结派。基督里的爱是真正不求自己的益处和为了回报的。这一点很重要,否则的话,任何期待报李的投桃,都会埋藏着歪瓜裂枣的可悲后果。但更重要的是,扫罗到底怎样纪念巴拿巴的“爱情”。有一种可能,就是从此奠定了扫罗和巴拿巴死党的基础。我们太熟悉这种“友谊”了,中国称之为桃园结义,圣经定义为分门结党。我见识过非常多的教会的例子——罗马在我个人有难的时候伸过手,因此批评教皇神学就是跟我过不去。愚蠢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而深刻。但这不是扫罗和巴拿巴的关系。让我们回到加拉太书2:11-14,“11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12 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13 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14 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我相信扫罗的不近人情没有伤害到巴拿巴,没有让他后悔“起初怎么瞎了眼”。保罗在歌罗西书 4:10提到巴拿巴,“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这显示马可事件和安提阿事件根本没有败坏两个人在基督里的相爱。所以应该相信,无论起初巴拿巴为扫罗雪中送炭,还是后来扫罗为巴拿巴炭中送雪,都不是出于个人恩怨和利益算计,都是因为爱主爱人的缘故。

三、福音之旅的仇敌(23-25;29b-30)

23 过了好些日子,犹太人商议要杀扫罗。24 但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25 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29 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30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

1、首度逃亡(23-25)

23 过了好些日子,犹太人商议要杀扫罗。24 但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25 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

第一、罪人聚会

扫罗“刚出道”就经历了两场逃亡。这两场逃亡具有相似性,原因都是传道以及和犹太人辩论;而所有被扫罗所传之道扎到的人,联合起来,以谋杀来报复传道人。他们是福音的仇敌。诗人说:“但我的仇敌又活泼又强壮。无理恨我的增多了”(诗篇38:19);“我的仇敌终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骄傲攻击我的人甚多”(诗篇 56:2);“我的仇敌议论我。那些窥探要害我命的彼此商议”(诗篇71:10)。 扫罗逃亡的方式都是在门徒和弟兄的帮助下,从这个地方逃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主的工作。“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我的仇敌发怒,你必伸手抵挡他们。你的右手也必救我”(诗篇138:7)。我们的先看他从大马士革逃往耶路撒冷。

23节告诉我们犹太人动了杀机的原因。首先是“过了好些日子”。  ?ς δ? ?πληρο?ντο ?μ?ραι ?κανα?,And after that many days were fulfilled;很多很多天过去了,日期满了。借着动词πληρ?ω(Tense: Imperfec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我们看见神一直忧伤地注视着这个过程,而犹太人怎样一天一天地在浪费神的恩典,一天一天滑向杀人犯罪、死不悔改的深渊。?καν?ς的意思是充分的,足够的;神给犹太人足够的时间,也给扫罗在大马士革必要的传道时间。时间满足了,扫罗才离开那里。但对犹太人来说,这是越想越生气的日子,这是变了脸色需要的加工周期。时间这个概念不仅表明的神对罪人的忍耐,更显示罪人并不“珍惜时间”。神忍耐大洪水之前的人类1000年,又忍耐了亚摩利人1000年。但人利用时间不是认罪悔改,而是积蓄愤怒。若没有基督,时间对罪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希望,没有更新,只是意味着更多的犯罪。“过了好些日子”,该隐越想越生气。“过了好些日子”,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这五千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本质上只有一个:“犹太人商议要杀扫罗”,这个阴谋的实质就是:说不过就要耍流氓,来阴的。συμβουλε?ω的意思是开会商议,目的起初就是杀害基督(马太福音26:4*;约翰福音11:53,18:14)。显然,在这场聚会中没有人投反对票。这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世界上最民主的大会。值得强调的是,任何针对一个人的罪人聚会,都具有这种下流和杀人的本质。一方面,聚会的主体是犹太人,一群自以为义、以为可以像神一样论断善恶的家伙;另一方面,要针对的是扫罗,一个悔改和终于开始干正经事业的人;世界不能让这种新人出现,必须铲除而后快。会议决议千篇一律:杀人。?νελε?ν α?τ?ν,to kill him。你可以这样来评论人类的聚集,如果要问他们在做什么;基本可以这样回答:杀了他。

第二、罪恶围城

神干预了这场阴谋。“24 但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计谋,?πιβουλ?,a plan formed against one, a plot;这是专门针对人和害人的阴谋(以斯帖记2:22)。人心里想的尽都是这种害人的邪恶(使徒行传20:3,19;23:30)。但若神不许可,人所谋的不能成立。首先,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我们可以将这视为神的干预。这个干预不仅是对扫罗的保护,更是对犹太人的警告。但愿一切阴谋败露的人能够有这种敏感:是该住手的时候了,因为你所谋的,神不喜悦。不仅如此,你应该感谢神让你败露,免得你一意孤行、万劫不复。当然,这也是一个小小的惩罚。约伯记 5:13,“他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使狡诈人的计谋速速灭亡”(参考哥林多前书3:19)。马可福音4:22,“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其次,我们看见这些犹太人完全没有任何反省,反而决心要将犯罪进行到底。“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守候,παρατηρ?ω(Tense: Imperfect;Voice: Active;Mood: Indicative),基本含义是“站在一边仔细观察”。这一幕有些反讽。一方面,这是一群真正瞎眼的,睁大了眼睛只看见人的瞎子。另一方面,这些潜伏在黑暗中的人,以为上帝看不见他们,但我们能听见那坐在天上的嗤笑他们(诗篇2:4)。不仅如此,罪人的可怜可恨在于,为了害人,可以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这也是不信者的悲剧——他们必须自己亲自定罪和审判,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神;而这被罪恶充满的生命,又必然面临神的审判。这场围城和通缉是全城动员。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11:32-33中告诉我们,“32在大马色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33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这次守城也让我们想起耶利哥的城门,想起耶利哥的君王和百姓的罪;而我们看见了神在扫罗身上怎样又一次拆毁耶利哥。

第三、御筐而行

扫罗的使命刚刚开始,神当然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于是,“25 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显然,圣灵使用扫罗已经在大马士革结了很多果子,所以是“他的门徒”的帮助,让扫罗成功逃脱。这一幕我们应该熟悉,所以有必要重读约书亚记2:1-16,其中约书亚记2:15-16提到:“15于是女人用绳子将二人从窗户里缒下去。因她的房子是在城墙边上,她也住在城墙上。16她对他们说,你们且往山上去,恐怕追赶的人碰见你们。要在那里隐藏三天,等追赶的人回来,然后才可以走你们的路”。保罗“乘筐而去”这一“行为艺术”,仿佛先知的呼喊:“你这妓女阿,要听耶和华的话”(以西结书16:35)。犹太人如今已经堕落成了妓女,需要借着扫罗的信心认罪悔改。不仅如此,这一幕也发生在撒母耳记上 19:11-12,“11扫罗打发人到大卫的房屋那里窥探他,要等到天亮杀他。大卫的妻米甲对他说,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你要被杀。 12于是米甲将大卫从窗户里缒下去。大卫就逃走,躲避了”。如今犹太人成了杀害大卫的扫罗。扫罗也曾经是神所膏立的,但因自己的罪被神弃绝。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筐子”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的用法。

σπυρ?ς作为名词,就是篮子,一般是用苇条编制而成,用来盛食物之用。这个字在福音书中出现在以下经文中:马太福音15:37;马可福音8: 8;马可福音8:20。这大约是“五饼二鱼”的故事,耶稣用筐子里有限的饼和鱼喂饱了数千人。在旧约中,筐的用法也类似(参考创世记40:16)。耶稣自己是天上降下了的粮,祂的门徒也作了世人的“食物”(我是指被人践踏、逼迫和“吃掉”)。神的仆人只是按时给世人分粮的人。σπυρ?ς作为动词写作σπε?ρω,基本含义就是撒种,如马太福音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13:1-30那个著名的撒种的比喻,用的也是这个动词。这是很戏剧性的一幕,这大城拒绝了“这筐食物”,他将被送到别的地方。而食物是要被消费掉的。这让我们想起耶稣的话来:“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

2、再度逃亡(29-30)

29 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30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

第一、信仰自由

天下罪人一般黑,耶路撒冷里的犹太人对扫罗及其传道有着同样的反应。19a节告诉我们这场冲突的本质,就是扫罗“奉主的名,放胆传道”。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比大马士革的犹太人更有理由暴跳如雷。一方面,这是首善之区,扫罗竟敢在天子脚下冒天下之大不违。另一方面,扫罗完全无视在大马士革的“教训”,这是对公会权威的公然挑战。不过我们的看法和犹太人不同,我们在扫罗的坚持上看见了“基督徒的自由”。大马士革的杀机根本没有吓退扫罗,相反,他继续传道。根据大马士革的经验,扫罗当然知道他继续传道意味着什么。但主的仆人没有别的选择。κα? πα??ησιαζ?μενος ?ν τ? ?ν?ματ? το? κυρ?ου ?ησο?,And he spake boldly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首先,扫罗放胆传道。可想而知,传道一词?λ?λε用的当然是imperfect。这个动作是公开宣讲。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政治逼迫,扫罗没有话语转向拳头。肤浅之徒一定从大马士革遭遇中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之谈:枪杆子里面如何。自以为不肤浅的肤浅之徒则从中看见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扫罗对这两套都毫无兴趣。他不是害怕,而是更加“放胆”。παρρησι?ζομαι本意就是“言论自由”。这里涉及顺服掌权者那个老生常谈,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讨论过了(使徒行传 5:29 ;罗马书13:1)。其次,这一切是奉耶稣的名,并归回耶稣。我们已经说过,耶稣这个名字在耶路撒冷是“第一敏感词”。

第二、希利尼人

扫罗在耶路撒冷的遭遇,有一点和大马士革的遭遇不同。这里他主要的论敌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这些人有可能是扫罗以前的同志,甚至是共同逼迫司提反的人(使徒行传6:9)。现在扫罗是沿着司提反的足迹继续前进。有几个问题需要强调。首先,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与法利赛人并驾齐驱。这些人有着希腊罗马的背景,因此在知识人自视甚高。在这方面,西塞罗和奥古斯丁都是对的,荷马代表了希腊人灵性的瞎眼:“哪一个道貌岸然的夫子肯认真地听受一个和他们出于同一泥沼的人的呼喊?”(《忏悔录》p.19)他们又由于“流落番邦“多年,血统上的自卑让他们更加极端,更以捍卫正统自居。το?ς  ?λληνιστ?ς ο?,这个句子也可以直接翻成“这些希腊人”。面对希腊人就是面对“他们整个人类”,面对西方文明的母亲。其次、这场争论是旷日持久的。动词“讲论辩驳” συζητ?ω用的也是imperfect。若认识希腊人的雄辩症,才能理解这些人有多狂妄自以为是而纠缠不休。诡辩学派始于希腊,不是没有原因的。再次,千万不要以为希腊文明有多文明,说不过就要害人,在这种普世价值方面,希腊人和犹太人都是一样的德行。δ? ?πεχε?ρουν α?τ?ν ?νελε?ν,but they went about to slay him。和大马士革的犹太人一样,耶路撒冷的希腊犹太人也要借助于“聚会商议”来杀害扫罗。?πιχειρ?ω的基本含义是“着手进行”,是imperfect,这是一个长期密谋的过程。在LXX中,以斯帖记9:24-25使用过这个字。历史惊人的相似。而且我们看见一种特别邪恶的习惯:一边和你“友好辩论”,一边盘算和商议怎样弄死你。最后,这一切的发生仍然有神的美意——神借着这些希腊人在训练扫罗,为以后他向希腊-罗马世界进军做好准备。这是非常必要的功课,如同摩西在旷野里的“实习”。这也提醒我们,包括扫罗在内,你的使命不是一开始就清晰的,神会借助于环境,一步一步带领你。而你此时此刻所经历的挑战、磨难甚至失败,会成为以后战争的祝福和能力。

第三、神的干预

同样,神没有任凭希腊人夺去扫罗的性命。神怎样在大马士革行动,也怎样在耶路撒冷行动,神不偏待人。“30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弟兄们知道了”,神有办法通知教会,起来帮助扫罗。值得强调的是,扫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点正如列王记下6:16所记:“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不仅如此,此时此刻,扫罗和耶路撒冷的门徒的关系渐入佳境。“门徒”在这里赫然被弟兄(ο? ?δελφο?)取代了,亚拿尼亚怎样在大马士革接纳扫罗,耶路撒冷的教会就怎样在这里接纳扫罗。扫罗和教会的关系越发亲如一家,这一点是仇敌不能夺去的。弟兄们首先把扫罗送到凯撒利亚。动词“送”是κατ?γω常用来指将船从深处出泊到岸边(路加福音5:11)。扫罗下到凯撒利亚是要从那里的港口登船。我们对凯撒利亚这座城市已经有所认识(使徒行传8:40),因此不复赘言。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神在那里借着腓利已经有了预备,所以扫罗很容易在其中安身和中转。扫罗这次“流放”的目的地是大数,因为他在叙利亚已经无处安身。?ξαποστ?λλω,送离。很有可能,犹太人尾追到凯撒利亚,因此扫罗不得不离开叙利亚进入及基利家境内。世界可以嘲笑说,扫罗被赶回老家了,在“故乡的云”中,归来确实空空的行囊。但神有更好的预备。扫罗要在大数安静6-7年,静静等候更伟大的使命。

应用:胜过世界

扫罗刚刚归主初度传道四处逃窜的场面,让我们彻底告别了成功神学。在世界的意义上,我们看见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失败。这一方面让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这世界就是敌基督的世界;另一方面,则让我更深刻地认识神的智慧和大爱,并靠着主胜过这世界。

1、面对魔鬼:胜过试探

圣灵使用扫罗给我们树立了胜过世界、特别是因信胜过世界的榜样。如果扫罗没有信心,残酷的逼迫和流亡会不断将他变成政治基督徒。苦难会夺去假信徒的“信仰”。大马士革的逼迫、耶路撒冷的冷遇,会堂的杀害,教会的拒绝,生活的流亡,都会让人失去信心,并使人沦为政治基督徒。人间有一个词叫血战到底,实际上是用血气群殴到底。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面对人的逼迫,如果基督和教会以牙还牙,结果将如何?一方面,基督教将变成一场政治运动;另一方面,魔鬼一定得胜。扫罗逃亡不仅仅是逃离了属世的仇敌,犹太人和掌权者,更是逃避了属灵的敌人,空中掌权者。请回到十字架下面主耶稣的教导。马太福音26:51-54,“51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52 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53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一方面,耶稣胜过了死亡,因此,死亡在基督徒身上不再有权柄,这让我们根本不用怕死。另一方面,让上帝最后审判,避免以上帝的名义报复仇敌而得罪上帝,结果为义争战反成了为鬼驱驰。因为我们不过是罪人,罪人与罪人肉搏一定在罪中有份。靠着圣经,我们实在应该认识自己:“在你眼中还有什么人比我更恶劣呢?”(奥古斯丁)约翰福音18:33-37,“33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34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35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36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7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这个世界里的成败荣辱对基督徒来说毫无意义,因为这世界的王在我们里面也当一无所有。

2、面对罪人:恒久忍耐

扫罗穿越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扫罗从叙利亚到基利家,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世界。一方面,永远不要忘记这世界永远是钉死基督的世界;另一方面,永远不要忘记,这世人是耶稣爱的世人。耶稣没有报复残害祂的人,基督徒必须效法基督:忍耐人的逼迫,在逃亡中继续传道。我们一定要知道,正如耶稣是可以不死的,扫罗是可以不逃的。正因为一个有能力用世界的方法胜过世界的基督和教会,却落荒而逃,让人得胜,我们才知道何为神的爱。爱让神和祂的教会被迫流亡。神没有轻而易举地剪除他们的生命,而是在忍耐中让他们还有机会听到福音,看到见证,或者也能悔改。这是伟大的逃亡,不仅是逃避魔鬼,更是给罪人悔改的时间。这不是消极的逃跑,而是在逃亡中继续向罪人传道。这一点正如彼得后书 3:9所说的,“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这两座城市本来都是可以消灭的,但神继续忍耐他们,借着教会继续向他们呼告。这份爱神曾经启示给了约拿,那时候的城市叫尼尼微。约拿书4:5-11,“5 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6 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7 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8 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9 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10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11 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福音经文所印证的,这就是神的爱(路加福音9:51-56)。人的“伟大”充分表现在人对人总是进攻进攻进攻;而神的伟大在神的软弱,在退让退让退让。“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哥林多前书1:25)。

3、面对基督:爱情故事

刚刚归主,流亡是扫罗的蜜月旅行。基督和教会的爱情,是一切爱情的本体。一切爱情在世间都是悲剧,唯有基督的爱情从世界里的悲剧抵达天上的喜剧。爱情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悲剧性的经历。在这有盼望的悲剧中,我们经历这样的事实:耶稣爱我,我爱耶稣,无论患难,无论贫富,无论生死。不仅如此,爱情是一种证明,关于忠贞不渝的证明,借着苦难的证明。借着扫罗在流亡中的坚持,神要基督徒为教会和基督的爱情作见证。“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诗篇19:5)。苦难并快乐着,这构成伟大爱情两个必要的成本或价值。爱情就是排除万难,争取更大的困难。没有苦难的试炼,爱情是虚假的;而没有苦难中的喜乐平安,爱情就不是爱情,只是交易。基督跟我们所要的爱情是什么呢?哥林多前书13:4-8a应该就是一种答案:“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 爱是永不止息。” 我们甚至能看见扫罗在路上那种美好的心境,因为他正在经历信心基础上的伟大的爱情,这是一场幸福的战争。

逃亡中的扫罗正在度蜜月。从此他已经将身体献上,成为活祭;一个满腹委屈忍受人生的傻瓜,变成了痛并快乐着的圣徒。他不再把灵魂寄顿在呻吟、痛哭和葬花的行为艺术中,而是一劳永逸地存放天上。遍地流亡,也无处存放。苦难就是基督徒的蜜月;流亡就是传道人的旅行结婚。扫罗的结婚证书是由三类证婚人联合签发的。第一是众人的议论;第二是教会的不信;第三是犹太人的谋杀。这是扫罗婚礼中的三盏必须的明灯,神要使用这些人的意思来照耀着他灿烂的前程,显出神在基督里莫大的恩典和上好的福分,是任何人类和流氓都 不能夺去的。这是伟大的爱情故事:“6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7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雅歌 8:6-7)。我相信每一位真正基督徒都会经历类似的蜜月,类似流亡中的蜜月。我的蜜月或受洗那些日子里,在国内被“软禁”,在国外被“追杀”。政治流氓、网络流氓和教会流氓,三家逐鹿,这是法老的联军,将红海分波和大数翻墙连成一片。感谢主,我(被主)胜过了。感谢主,当我看透红尘中的爱情之后,经历了并正在经历宇宙中唯一值得经历的爱情: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4、面对苦难:唯有信心

扫罗只有靠着信心,才能胜过魔鬼、世界、才能在苦难中爱主爱人。我们的信心不是凭空的,有神的话语和应许为根基,有圣灵的感动和带领。主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由于有了神确切的应许,我们反而会在流亡和苦难中喜乐平安又充满了盼望。路德在《基督的自由》中这样说到信心的力量:“许多人以为基督徒的信是容易之事,且有不少的人以信只是诸德之一。他们所以如是,是因他们没有信的经验,也从来没有尝试过信有何等的大能,因为人若不在某时候,在试炼的压迫之下,尝试过信所给与人的勇气,他就无法将信写出来,也无法领会凡论信所写正确的话。但是凡少许尝试过信的滋味之人,他就写之不尽,说之不尽,揣摩不尽,听闻不尽。因为信是一道活水泉源,奔流直到永生,正如基督在约翰四章十四节所说”。约翰一书5:4-5特别谈到得胜的信心,并让我们知道,基督徒是这世界唯一的胜利者:“4 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5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我们相信,神定意让我们在苦难中坚持信心,在信心中得救。罗马书10:9,“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书10:4,“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相信祂的都得着义”;罗马书1:17,“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保罗又说:信是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以弗所书6:16)。完全并只有靠着信心,扫罗才能从大马士革逃亡耶路撒冷,从耶路撒冷逃亡凯撒利亚,从凯撒利亚逃亡大数,又从大数出来,进入小亚细亚和欧洲。在这个世界里,支撑、点燃并拯救我们生命的,只能是神所赐予的信心。“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路加福音17:5),阿门。

任不寐,2014年6月22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