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黄循财

(2024-05-17 22:39:34) 下一个

黄循财 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缘政治浪潮

发布:2024年05月15日 17:02来源:环球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天将正式卸任。李显龙13日向总统尚达曼递交他和整个政府的辞呈,尚达曼接受了辞呈,辞呈将于15日正式生效。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继任总理,黄循财将率领新内阁在同一天宣誓就职。
 
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刊登对黄循财的采访称,亚洲仍是全球发展的重心,作为其中一员的新加坡可以服务广泛的亚洲地区。他同时强调,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缘政治浪潮”。

新加坡最新的民调显示,多数新加坡人对此次交接的消息持积极态度,有53%的受访者肯定黄循财的能力,许多受访者认为黄循财值得信赖、诚实和有领导才干。庄嘉颖说,53%的新加坡人肯定黄循财的能力,部分来自他领导抗击疫情期间的表现,同时也因为他在长期担任公务员和官员期间,执行能力不错,处理事情相当平稳。

“战略思想家,内向但平易近人”,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4日称,这是与黄循财共事的人对他的基本评价。曾与黄循财有过互动或在不同岗位上与其共事过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善于观察政策细节、但又有清晰大局观的领导人。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黄循财始终不变的是他的脚踏实地,以及他总是把公众放在自己之前。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4日称,黄循财被选为第四代领导人接替李显龙。不过,他起初并不是首选。2018年,李显龙原本选定时任财政部长王瑞杰为第四代领导团队之首,但后者在2021年请辞。报道称,新加坡领导人继承一直较顺利,继承人都经过多年的培养。这得益于该国良好的政治治理,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在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以及它在关键机构中的主导地位。

新加坡媒体称,李光耀首次担任总理时只有36岁,吴作栋是49岁,李显龙是52岁。与仅比李显龙小9岁的王瑞杰相比,1972年出生的黄循财年龄优势更明显,他接班后“执政跑道更长远”。

《日经亚洲评论》称,在前三任总理执政期间,新加坡通过吸引大量外国投资和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经济体之一。将自己融入多边贸易网络一直是这个城市国家的策略。黄循财预计将沿着前任确定的道路前进。然而,随着新加坡经济的成熟,它不能再指望继续过去那样的指数级增长,黄循财面临着更新新加坡模式的压力。

面临内外挑战

有分析认为,新加坡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民众的勤奋努力和良好的政府治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从李光耀开始到李显龙时代,新加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小国外交之路,即“大国平衡外交战略”。

《联合早报》14日称,黄循财日前接受本地媒体联合采访时坦言新加坡正面临重重内外挑战。对于复杂多变、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的外部环境,黄循财强调,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缘政治浪潮,须坚持以国家利益出发,维持一贯和有原则的处事方法。

黄循财6日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曾回应中美关系、新美防务合作、台海局势对新加坡的影响等问题。他表示,如果“小院高墙”围起来的院子越来越大,不仅会对新加坡造成伤害,也会伤害美国和全世界。黄循财特别强调,新加坡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这是一个长期立场……我们不允许自己被任何支持‘台独’的势力所利用。”

《南华早报》14日称,各国在中美之间游走变得越来越困难。报道引述密歇根大学新加坡籍荣休教授林愿清的话称,在新加坡对华政策方面,黄循财和李显龙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这些政策“关乎国家利益,而非个人偏好”。林愿清称,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和最大的服务出口市场。“任何对新加坡的生存和繁荣感兴趣的人都不能坚持或要求它牺牲其中一个。”报道还引述另一名专家的话称,黄循财应吸取李显龙任期内的经验教训,在处理与台湾(专题)有关的问题时要“特别谨慎”。报道称,“黄循财和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将继续推动大国间的平衡外交,这是自李光耀以来新加坡外交的基本原则”。

黄循财:人们更在乎我是否能交出漂亮成绩单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指出,新加坡目前高度发展,新加坡人赚取高薪的同时,成本不可能低,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和推高生产力。(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指出,新加坡目前高度发展,新加坡人赚取高薪的同时,成本不可能低,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和推高生产力。(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字体大小:

非名校出身或许能让更多人产生共鸣,但即将接过总理领导棒子的副总理黄循财认为,更关键的是他要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也是财政部长的黄循财日前接受英国经济专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专访时,访员问他非名校背景,是否让更多普通新加坡人感到亲切。

对此,毕业自海格男校(现为丹绒加东小学)、丹绒加东工艺中学(现为丹绒加东中学)和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黄循财轻描淡写。

 

“我的背景就是这样。如果这让新加坡人更能产生共鸣,那挺不错。但新加坡人是明智的选民,他们最终会要我对他们所关心的事务,交出好成绩。这可包括更好的生活,提高他们自己和他们孩子的生活水平。”

黄循财曾不只一次指出,参加大选时,他不会假设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会自动当选,也不会假设大选后他一定是下任总理。黄循财受访时强调,如果他和团队工作水平不尽人意,同时出现更优秀的另一个团队,他相信新加坡人会相应做出选择。

首名我国独立后出生总理

黄循财会是首名在新加坡独立后出生的总理,他说这让他和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怀抱促使新加坡取得成功的种种价值观和信念——唯才是用、对贪污零容忍、种族和谐、劳资政三方协作,且不断寻找共同点。

然而,年轻人的志向已经跟以前不同了。2022年6月展开的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让黄循财认识到年轻人希望新加坡对成功设下更广泛的定义、尊重每一份工作、为每份工作提供更公平的薪资,也为个人提供更多保障,让他们不至于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他和第四代领导团队(4G)正把这些志向汇集到“新加坡携手前进路线图”,并且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至于他的领导风格,黄循财说:“我就是我,我仔细聆听每个人的意见。开会时,我不会一开始就假设我已经知道所有答案。我要知道其他人的见解、其他人的观点,最终考虑怎样的决定和后果对新加坡来说是最好的。”

黄循财以冠病疫情期间不得不按照情势调整政策措施,以及调高消费税等,说明他做出的决定,会符合新加坡与新加坡人的利益。与此同时,他也会向新加坡人解释为何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黄循财很清楚政治景观不同于过往,大多数选民今天虽然还希望行动党组成政府,但同时希望国会有更多反对党的声音。

“我最终作为总理,带领政党参选时,我们必须竭尽所能把触角伸向每个新加坡人,我们也会竭力让他们参与所关心事务的决策规程,让他们共同形塑我们的未来。”

李显龙总理下星期三(5月15日)交棒后,仍会留在内阁扮演国务资政的角色。黄循财说,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国家虽不普遍,却是新加坡长久以来的珍贵传统。

他相信不论是建国总理李光耀、第二任总理吴作栋或马上要卸任的李总理,都不会阻止新任总理为领导方式定调,或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我国,总理向来也是执政党的秘书长,黄循财相信这个传统也会延续,假以时日会由他担任行动党的秘书长。

黄循财认为,李总理国际上的人脉非常宝贵,他会善加应用。这是因为,身为领导人他必须想方设法汲取团队乃至每名新加坡人的集体力量,好让新加坡这个小红点在暗沉和纷扰的世界里发出更大光芒。

黄循财:“小院高墙”院子不断变大将伤及世界

字体大小: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警告,在美国对中国采取“小院高墙”的出口限制下,院子若不断变大而导致技术分岔,将给世界带来伤害,因此将经济工具用于实现地缘政治目的时,须慎重。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制裁和出口限制,引发全球科技体系一分为二的担忧。黄循财星期一(5月6日)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专访,被问到新加坡如何应对时说:“我们希望出口限制的出台会得到谨慎权衡,因为如果存在国家安全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同时指出,如果“小院高墙”围起来的院子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许多经济领域的技术分岔(bifurcation),不仅会对新加坡造成伤害,也会伤害美国和全世界。

 

黄循财因此呼吁,要顾及经济工具如何被用于实现地缘政治目的。他以军事领域为例说,安全人员会审慎评估投掷炸弹带来的附带损害,会为担忧报复、事态升级以及各种后果而深思熟虑。

他说:“当你开始考虑用经济和金融手段来实现地缘政治目的,评估附带损害就不那么直接,我们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经验;如果不小心,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更糟糕的是影响全球稳定。”

黄循财在专访中也回应中美关系、新美防务合作、台海和中东局势对新加坡的影响等问题。

俄乌战争后,我国对俄罗斯采取制裁,在回应记者提问若台海爆发冲突,新加坡是否会制裁中国时,黄循财形容这是个假设性问题,新加坡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

他解释我国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说,新加坡明确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侵犯了他国领土主权和完整。

“如果这样的入侵能用‘历史错误和疯狂的决定’来合理化,世界会变得更不安全,我们会非常脆弱。”

至于台湾,黄循财强调,它的情况与乌克兰不一样;人们试图将两者相提并论,但它们在本质上相当不同。“因为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就台湾而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黄循财说,新加坡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甚至在新加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前就是如此。

他说:“这是一个长期立场,我们在处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时非常谨慎,要符合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我们不允许自己被任何支持台独的事业所利用。”

被问到如何评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黄循财说,中国经济正经历重大结构性调整,不能再继续依赖廉价劳动力来取得增长,而是需要依靠创新和生产力;中国也在设法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转而投资先进制造业。

黄循财:中国正在努力追求更加平衡增长模式

另一个结构性转变与如何分享增长的果实有关。黄循财说,中国正在努力追求另一种更加平衡的增长模式,即“共同富裕”。

他认为,中国的基本方向是把更多的增长成果分配给劳动者,而不是资本方,但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如果做得过头,势必挫伤民营企业家的‘动物精神’,这会让迈向下一个增长阶段变得更困难。”

在政治上,华盛顿政圈形容中国日益极权、专注于安全、同美国对抗,甚至是争夺霸权。被问到是否认同这样的描述,黄循财说,中国从领导层到许多官员都认为美国在遏制、围堵和打压中国,剥夺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因此也会设法摆脱这样的遏制,确保在科技上自力更生。

他也指出,中国经历了他们称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认为中国已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属于中国的时代已经到来,他们要更强势地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在海外的国家利益。

黄循财说:“但在这方面,中国也必须像所有大国那样,认识到如果做得太过分,用蛮力推进、胁迫、挤压或施压其他国家,就会引起反弹,包括在本区域……他们需要学习所有大国都得经历的这一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