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卫与歌利亚(三)

(2018-01-22 15:05:19) 下一个
大卫与歌利亚(三)
价值观的微调 - 到傻逼多的地方去

这一段不是书中的内容。

李笑来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说,人生的成败归根结底,最底层的根源就是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人去做不同的事情。而做同一件事,不同价值观的人采取的方法又不同。价值观错了,方法论就错了,会导致巨大的后果,但可悲的是,做错了自己却还不知道。所以最后就是,在极其极其细节,甚至极其极其初级的事情上,大多数人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注定败局了。

李笑来有一个朋友,从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回国后,没有像其他海归一样去大公司,大机构,而是跑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投资公司任职。为什么?因为那里傻逼多呀!很多人是看谁牛就跟着谁干,恨不得把人家的本事都学会,然后再超过他。那是不对的,混不出头的。正确的做法是,哪里傻逼多才应该去哪里干。去红杉,IDG这些大公司, 那里都是美国名校的海归,什么时候能出头呀?到这家小公司后,因为那里都是傻逼,他立刻成了大牛。他是这家公司的第一个海归,他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全公司开会研究,因为太高端了,看不懂。几年后,他的同学们还是在大公司苦熬,这哥们已经管理30亿美金了。

所以,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改变,甚至是微调,就能给人生带来巨大的收益。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年轻人现在面临这样的选择:去哪上大学,去名校还是去普通院校?又或者毕业了,去哪里工作,国际知名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去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现在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应该是普通院校,小公司,和小县城呢?因为卡罗琳上了常春藤名校,但失败了呀。而李笑来的朋友放弃了进大公司的机会,去了小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他们的选择中学到一点东西呢?

好像也不是那么简单。

这一段扯远了,和这本书里的内容有点不相关。我们继续看书。


哈特维克学院和哈佛大学

在美国,理工科的专业笼统的分为四大类:Science(科研),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简称STEM。据统计,在美国有一半读 STEM 专业的大学生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或第二年转专业,或退学,尽管社会上恰恰最需要STEM 专业的毕业生。那些转专业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相对比较容易毕业的艺术类专业,但职场上对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却很有限,也就意味着很难找到工作。

什么样的学生会放弃 STEM 专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看一个统计数字。下面的数字来自于纽约州哈特维克学院——一个位于纽约上州很普通的小学校。我们把
哈特维克学院所有攻读 STEM 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按照他们入学考试的SAT数学成绩从最高到最低排序,然后按人数平均分成上,中,下三组。下面是这三组的平均成绩:

STEM专业 ----------上 ----- 中 ----- 下
数学成绩 ---------- 569 --- 472 --- 407

SAT是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分三部分,数学是其中一部分,满分是800分。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
哈特维克学院 STEM 专业的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成绩差距还是很大的。

现在来看一下最后拿到专业学位的总人数中,三组学生各占的百分比:


STEM学位 ---------- 上 ----- 中 ----- 下
百分比 ------------- 55.0 --- 27.1 --- 17.8

可以看出,SAT数学成绩最好的一组学生最后拿到学位的人数,占取得学位总人数的一半还多。而数学成绩差的那一组,占的比例很小,也就意味着,这一组中,很多学生转了其它专业,或者放弃了大学学习。这个结果应该不是很意外,因为一个理工科专业读下来,需要很强的数理化基础,和大量非常专业的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足够聪明才能做到。

好,现在我们看一下哈佛大学 STEM 专业的统计数字。

STEM专业 ---------- 上 ----- 中 ----- 下
数学成绩 ----------- 753 --- 674 --- 581

哈佛大学在全世界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学,这里的学生都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顶尖的学生,成绩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看到,哈佛大学最差一组的数学成绩都比哈特维克学院最好的一组要高。这样说来,如果只要足够聪明就能拿到STEM学位,那哈佛大学里学 STEM 专业的学生,应该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拿到学位,对吗?

我们来看一下哈佛的第二项统计数字。

STEM学位 --------- 上 ----- 中 ----- 下
百分比 ------------ 53.4 --- 31.2 --- 15.4

是不是很奇怪?哈佛大学的学生放弃 STEM 专业的比例分布和
哈特维克学院几乎一样。

现在我们来想一下,在哈特维克学院有一组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称之为哈特维克学院的优等生。另一边,我们在哈佛大学有一组数学成绩相对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哈佛大学的差等生。这两组学生都在学习 STEM 的专业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等等。而根据入学的SAT数学成绩来判断,这两组学生的能力和聪明程度应该是差不多的,哈佛的学生甚至还要高一点。但是,哈特维克学院的优等生最终取得了理工科的学位,从而走上了工程师,或者科研的道路。而哈佛大学的差等生们,尽管一开始成功进入了全世界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却最终放弃了工程师的道路,转向了其它非理工专业。

真是一声叹息呀!这些学
生们就是哈佛这个辽阔,而且恐怖的大池塘里的小鱼。而对那些哈特维克学院的优等生而言,哈特维克却是一个虽然名气不大,但对他们充满善意,和欢迎气氛的小池塘。最终真正决定你是否能完成STEM学业并成功拿到学位的,不是你的智商的绝对值有多高,或你多么聪明,而是你对自己的感觉,和同一个教室里的其他同学相比你认为自己有多优秀。这种感觉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现在再回到卡罗琳萨克斯的例子上去。高中毕业时,卡罗琳面临两个选择:布朗大学和马里兰州立大学。去布朗大学,她会收获到一个顶尖大学带来的优势: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同学能形成将来的人脉资源,布朗大学这个标签将来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传统的大池塘能带来的优势,布朗大学就是1860年巴黎的沙龙。

但同时也有风险,因为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不得不放弃,而去学习其他专业的风险。这个风险有多大呢?根据加州大学的 Michell Chang 的研究结果,一个大学的所有学生的入学 SAT 平均成绩每低10分,她的STEM 专业学生的成功率就提高2个百分点。你周围的人越聪明,你就越觉得自己傻。你越觉得自己傻,就越容易放弃。布朗大学和马里兰州立大学的SAT平均成绩有150分的差距,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卡罗琳上的是马里兰,她就会比布朗多出来
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继续完成她的专业。

多出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

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毕业后几乎都找不到合适工作,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几乎一定有合适的工作在等着他/她,而且这些工作的起点,待遇都相当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说,放弃这百分之三十而去读常春藤大学是非常冒险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