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考生的悲哀〕梁实秋/Bobo

(2022-03-26 08:59:44) 下一个



《考生的悲哀》 文:梁实秋  诵:Bobo

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简称曰考生。

常言道,生,老,病,死,乃人生四件大事。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四件大事之外,考大学也是一个很大的关键。

中学一毕业,我就觉得飘飘然,不知那里是我的归宿。“上智与下愚不移”。我并不是谦逊,我非上智,考大学简直没有把握,但我也并不是狂傲,我亦非下愚,总不能不去投考。我惴惴然,在所能投考的地方全去报名了。

有人想安慰我:“你没有问题,准是一榜及第!”我只好说:“多谢吉言。”我心里说:“你先别将我!捧得高,摔得重。万一我一败涂地,可怎么办?”

有人想恫吓我:“听说今年考生特别多,一百个里也取不了一个。可真要早些打主意。”我有什么主意可打呢?

有人说风凉话:“考学校的事可真没有准,全凭运气。”这倒是正道着了我的心情。我正是要碰碰运气。也许有人相信,考场的事与父母的德行祖上的阴功坟地的风水都很有关系,我却不愿因为自己考学校而连累父母祖坟,所以说我是很单纯的碰碰运气,试试我的流年。

话虽如此,我心里的忐忑不安是与日俱增的。临阵磨枪,没有用,不磨,更要糟心。我看见所有的人的眼睛都在用奇异的目光盯着我,似乎都觉得我是一条大毛虫,不知是要变蝴蝶,还是要变灰蛾。我也不知道我要变成一样什么东西。我心里悬想:如果考取,是不是可以扬眉吐气,是不是有许多人要给我几张笑脸看?如果失败,是不是须要在地板上找个缝儿钻进去?常听长一辈的人说,不能念书就只好去做学徒,学徒是要给掌柜的捧夜壶起。因此,我一连多少天,净做梦,一梦就是夜壶。

我把铅笔修得溜尖,锥子似的。墨盒里加足了墨汁。自来水笔灌足了墨水,外加墨水一瓶。三角板,毛笔,橡皮……一应俱全。

一清早我到了考场,已经满坑满谷的都是我的难友,一个个的都是神头鬼脸,龇牙咧嘴的。

听人说过,从前科举场中,有人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我想到这里,就毛骨悚然。考场虽然是很爽朗,似也不免有些阴森之气。万一有个鬼魂和我过不去呢?

题目试卷都发下来了。我一目十行,先把题目大略的扫看一遍。还好,听说从前有学校考国文只有一道作文题目,全体缴了白卷,因为题目没人懂,题目好像是“卞壶不苟时好论”,典出《晋书》。我这一回总算没有遇见“卞壶”,虽然“井儿”“明儿”也难倒了我。有好几门功课,题目真多,好像是在作常识试验。试场里只听得沙沙的响,像是蚕吃桑叶。我手眼并用,笔不停挥。

“拍”一声。旁边一位朋友的墨水壶摔了,溅了我一裤子蓝墨水。这一点也不稀奇,有必然性。考生没有不洒墨水的。有人的自来水笔干了,这也是必然的。有人站起来大声问,“抄题不抄题?”这也是必然的。

考场大致是肃静的。监考的先生们不知是怎样选的,都是目光炯炯,东一位,西一位,好多道目光在试场上扫来扫去,有的立在台上高瞻远瞩,有的坐在空位子上作埋伏,有的巡回检阅,真是如临大敌。最有趣的是查对照片,一位先生给一个考生相面一次,有时候还需要仔细端详,验明正身而后已。

为什么要考这样多功课,我不懂。至少两天,至多三天,我一共考四个学校,前前后后一个整月耗在考试中间,考得我不死也得脱层皮。

但是我安然考完了,一不曾犯规,二不曾晕厥。现就等着发榜。

我沉住了气,我准备了最恶劣局势的来临。万一名落孙山,我不寻短见,明年再见。可是我也准备好,万一榜上有名,切不可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喜欢得痰迷心窍,挨屠户一记耳光才醒得过来。

榜?不是榜!那是犯人的判决书。

榜上如果没有我的名字,我从此在人面前要矮下半尺多。我在街上只能擦着边行走。我在家里只能低声下气的说话。我吃的饭只能从脊梁骨下去。不敢想。如果榜上有名,则除了怕嘴乐得闭不上之外当无其他危险。明天发榜,我这一夜没好睡,直做梦,净梦见范进。

天亮,报童在街上喊:“买报瞧!买报瞧!”我连爬带滚的起来,买了一张报,打开一看,蚂蚁似的一片人名,我闭紧了嘴,怕心脏从口里跳出来,找来找去,找到了,我的名字赫然在焉!只听得,噗通一声,心像石头一般落了地。我和范进不一样,我没发疯,我也不觉得乐,我只觉得麻木空虚,我不由自主的从眼里迸出了两行热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51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看来已经找到答案了,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有时遇到,就七点八点的,有时可以,有时不行,没个准头。我有好多事都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得混且混。手机,都是用其基本功能,我这种人,回到国内是没法出门的,看那些国内旅游的短视频,绿码,出行码,安全码,健康码,一键通,各省还不一样,光是想想,头都大。也亏得乔布斯搞出了“智能”的手机,否则,这码那码的,怎么弄?~)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知道了,我得把屏幕缩小,让它误以为我还在看,不能滑走。哈哈。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是指手机。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博主,问您个技术问题:为什么打开您的音频听的时候,并不耽误看其他网页。但是YouTube就不行。比如王芊桦这首“那些花儿”能在您这里loop,YouTube就必须要求专一。
51t 回复 悄悄话 小学,中学,大学……多少次的考试了?谁还能记得?作过弊吗?看这话问的,不多余嘛,没有作过弊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没有帮学生作过弊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

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升学考……除了高考,实在太过严肃,监考人有鹰一般的眼睛,豹子一般的步伐,猴子一般的灵巧,狗一般的敏嗅,要想作弊实在是太难,其他的,你能保证没有湿过鞋?

旧时科考,防范得再怎么严厉,也还是有挺而走险的,有考生冒险作弊的,有考官贪贿泄题的,抓住了都是死罪。那时的京试其实也简单,不考数理化,不考英语,只做一篇“策论”。啥是策论呢?帮皇帝忽悠天下百姓的本事。皇上日理万机,夜理百妃,身心俱疲,需要网罗几个心腹帮他忽悠,所以每年最后一关的“殿试”,皇上要亲自阅卷,以保证忽悠之能力以及浩荡皇恩。若是单身,配以公主,招为驸马,以皇家铁链锁之。若是已有妻室,则于颐和园中观戏秦香莲,故意把包公涂的满脸乌黑,恐怖分子,把秦香莲画得面黄肌瘦,蠢笨无识,把公主扮得人面桃花,貂蝉无双。戏毕,即有公公递上已画押的离婚签名件,嘱其速去民政局办理离婚,以尽快入赘紫宫,早沐圣恩。

现如今哪,这考试的风气都变了,不过若是村里有学子高中了全国高考状元,还是会在村口立一牌楼,以彰显本地人杰地灵。其实呢,其目的在于招徕各地无脑游客,千里来沾喜气,为村里的GDP来供添银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