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西兰自驾 (2)

(2020-06-17 06:40:06) 下一个
 
 

这是几天后要去的地方

10月25日,循北去60多公里外的瓦纳卡。

我的日记上记录107公里,但是回来后谷歌了一下只有63公里,不知什么地方被克扣公粮了。

6号公路是皇后镇的主要干道。沿6号公路行驶,还是得经过箭镇。此时意识到昨天单独去箭镇浪费了半程。这也是功课没有做好的结果。

过箭镇后上皇冠路,续卡德罗纳路,直接进瓦纳卡。

 

皇冠路上停下来,这里的羊们似乎格外悠闲,头上的蓝天白云和地上的肥沃草地,让它们有一种安全感

瓦纳卡(Wanaka)最初引起我们的注意是那一株孤独的柳树,在瓦纳卡湖边,被拍过成千上万次,广为传播。

这次来新西兰,有一个小目标:看草帽云。只是运气不好,一直没看到。这个就勉为其难地算一个吧

克鲁萨河上。

这是新西兰第二长的河,也是南岛最长的河,凡338公里。源于南阿尔卑斯山脉的瓦纳卡湖,南循汇入太平洋。

时值正午,我们在瓦纳卡镇上吃了午饭,便去河边找活动。碰巧下午一点只有我们要下河,原来的8人船就给了我们三人。

一位新西兰小伙子驾着快艇载着我们三人在克卢萨河上时而高速飞驰(最高速80公里/小时,时而急速转圈,时而悄悄穿越低垂的树丛。记得整个行程一个多小时,没看到几艘船只。

“梢公”约30岁左右,不善言辞,操控却极是娴熟。十几分钟后,终于撬开了他的话匣子。据说,瓦纳卡气候宜人,尽管不如奥克兰的大都市气概,也没有皇后镇的户外活动天下第一之美誉,但是抬头便是白雪覆盖的青山,脚下是清彻无比的湖泊长河,白雪只是停留在山脊上,却从不下到地上,夏日的气息总是被不远处的雪线中和,因此来度假或搬迁于此的人们趋之若鹜。 由此,房价居高不下,令普通居民大为头疼。

他还提到近十几年来不少华人来此开店,买房,希望不要把房价抬到本地人无法承受的地步:你们中国人只要有非常小一部分来这里,我们就立刻被压垮了,中国人太有钱了。 我立即表示,我们是美国华人,比较穷,不会去抢他的房子的。说毕两人抚掌大笑。

小伙子租了一个二室一厅的公寓,每周五百多新币,他和未婚妻,已及未婚妻的一位美国朋友合租,日子还可以。那位美国朋友喜欢新西兰,以及瓦纳卡的美丽,希望打工卡早点批下来,可以去考教师资格证。

又说到大部分新西兰人比较知足,基本生活有保障,有无限制的户外活动可以参加,不介意住公寓,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一味追求华车豪宅,因为代表一个人的价值的是他的品味和对别人的价值。

出于职业本能,我自然地问起医疗系统。新西兰的医疗系统也分公私:所有人都有公费医疗,按收入多少交纳费用,很低收入的可以不交。也可以自己出钱买保险,享受私人诊所、医院的服务,可能质量更好一些。但是沒有人会因为看病而破产。

最后,由于社会安全保障,老来的退休金应该使人人满足基本需求,当然,酗酒的例外。

说完,小伙子怔怔地看着我们,说有时候羡慕你们这些能跨洋过海看不同世界的人。不过只羡慕而不妒忌。

一个多小时后,上岸,挥手道别,就像从来没有见过一样,我们就像刚才天上一片云彩,在他记忆中慢慢地飘走,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顺便说一句,尽管在新西兰不是常规,分手时我们还是给了他很好一笔小费。小伙子一怔,然后笑对我们道个谢,挥挥手,去接待下一批游客了

继续追求逐传说中的草帽云

春天在瓦纳卡并不是野外活动如登山的最好时机。当初做功课时锁定了三座山:最负盛名的罗伊峰( Roy Peak),在傍晚时分站在峰顶,放眼山川河流,有如腾云欲仙,却因为放羊季节而在10、11月封山,以免扰乱了羊们的清修。第二个选择是罗伯罗伊冰川(Rob Roy Glacier),但是却在7月22日封山,据说因为雨雪循环冲击导致多处塌方,因而封山。最后找到第三选择铁山 (Mountain Iron) . 那条山路长4.5公里,一如新西兰的大部分登山道,正在树丛中往上走,一扭头却见一湾清彻的湖水在远方脚下。如此走走看看,倒也不累。

 

上山后,俯瞰瓦纳卡

登顶后站在最高处,面对瓦纳卡湖,拥抱清纯的自然

傍晚,去瓦纳卡湖看那株被游人们拍摄了几百万次的“那棵树”。湖边有两个子男孩在浅水滩中骑着自行车欢快地玩耍。

决出胜负后回程。

此时让我想起,当我在他们的年龄时玩的是什么?肯定不是骑自行车,那时候哪来的钱去买自行车!那时应该在捉蟋蟀滚铁圈吧

再往前走,近处有一对貌似日本人的年轻人在拍婚纱照

这就是瓦纳卡的那株网红树,被无数手机和相机摄入。有一个人比我们早一些时候到,把三角架搁在碎石滩上,问准备等多久,答大约再过2小时,当被乌云笼罩的天际出现一缕微弱的代表夕阳余晖的红色时,便是他从英国飞了N个小时,在此地等候了N个小时的辉煌时段,也许只有几分钟吧。

我们实在沒有这样的造诣,投入和兴趣。

选了自认为合适的角度和距离拍了十几张,以慰我心:“哈,俺也看过了“那棵树”!

换一个角度,看到两只颇为肥硕的鸭子从树旁潇洒地游过。鸭们也许看着人类举着这么多手机和相机拍个不停,很是不解:看那些严肃的面孔,不就一株破树嘛!

是晚,住到距瓦纳卡40公里以北的哈威亚湖(Lake Hawea) 畔的民宿. 房子颇为老旧,网络信号也不好。挑中它的唯一原因是,它座落在湖畔的高地,开门后,一片山峰与湖水融为一体。网上看的是深秋时分的照片,那一大片金黄色的树叶被湛蓝的湖水衬得让人陶醉。即便现在是春天,天黑之前,以及旭日方起时,人站在高高的湖岸上,吸入清甜的毫无污染的空气,亦足以使人欣慰,舒心

10月26号。今天继续往北走。目的地是西部的约瑟夫.法朗兹大冰川,和较小的福克斯冰川。直线距离是168公里,可是由于公路蜿蜒沿山傍水而筑,实际车程为290公里。

一路春日和熙,6号公路一如即往地美丽。右侧群山叠翠, 左边碧水似镜。

因为是自驾,无须如跟团一样统一在某个景点同时上下,更兼在左侧行车,可以时不时地下车观赏。

 

这是哈斯特附近,在瓦纳卡和约瑟夫法朗兹中间。它本身也是非常漂亮的一处小镇

到约瑟夫.佛朗兹,原打算坐直升机去冰川漫步。这是去那里的必要功课。可人算不如天算,未到目的地前已是细雨淅沥。几个大的旅游团已经取消了飞行项目,登记后让下午三点左右来试试运气。

去民宿前先徒步去冰川下走走。

把车停在冰川公园的停车场后往山里走去,经过一个巨大的谷底,铺满了河床一样的碎石。不难看出多少百千年前这里曾经有过湍湍流水,如今却像是火星上的苍凉之地。

 

据说几十年前人们可以一直走到冰川面前,可如今只能走到离冰川1.7公里处,因为气温变暖,冰川退缩,而山脊不变。

这是距离冰川的最近处。多想穿上冰爪鞋在那里行走!可是因为天气不配合最终没能成行。给出的解释是:冰川上气候变化极大,搞不好上得去下不来,

次日去福克斯冰川,由于天气原因,不果。

无奈,只能在当地闲逛

启程前几个月订了的民宿,座落在一块与世隔绝的角落,大白天的,只有一条中年狗儿在小路上漫步,对我们几个外地人投来不信任的眼神

这是我们三人租住的小木屋,座落在树林和草地间。

窗框做成画框形状,从楼上往窗外看直似油画一幅

又见孤独的木桥,延至微波不起的湖水。傍晚时分,独立桥头,令人混然忘却人间的纷争?

第一次看到给家畜披上被子的小农庄

门前,满眼尽是绿色,如此的安逸!

记得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总说:远望绿色不容易得近视眼。奶奶更会说:戴了眼镜以后,长大不容易讨到老婆,那时候虽不知道讨老婆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总觉得那一定是很要紧的。所以一有机会就拼命地盯着绿色看,曾经有过把家里的一篮子青菜哼吱哼吱拖到天井尽头放着,然后坐在小櫈上眼珠定着看绿绿的菜叶子的行为?。

后来长大学医了,知道往远处看绿色护眼的重点是看远处,而不是什么绿色。当然,后来不光眼镜戴上了,老婆也讨上了,这是后话。

10月28日,带着不能飞上冰川的遗憾,継续向北。

 

这是“九英里海滩”,是为西海岸冲浪的好去处

千层石山岩海滩,西海岸不该略去的一站。

在6号公路上,离法朗兹约瑟夫冰川约140英里。

大量的石灰岩礁石在千百年的潮涨潮落时,被海水分分秒秒地侵蚀,逐渐形成独特的千层饼样结构。

 

当远处的海浪聚集了万钧之力往海岸线扑来时,礁岩?立不动,白色的浪花激射至天边,在灼眼的太阳光下形成彩虹片片

当时曾想过:在这峰尖上造一个小木屋,晚上独居其中,静听潮起潮落,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离开千层岩,往东北疾驰而去。

这次功课没有做到家,否则应该在此停留一晚,捕捉月光潮鸣

傍晚时分,到达奈尔逊 (Nelson)。该民宿的房东30多年前从美国奥勒冈州波特兰市移民到新西兰。据说他和妻子当年来新西兰自驾长游,到了此地为美景所留,索性置办房产,久居此地了。

参次相邻的五栋独立屋,建在山坡上,站在窗前和阳台上,太平洋的落日余晖让人难以忘怀

近黄昏,从客厅的长窗往西望去,

10月29日,出海去追踪鲸鱼。离岸不远处,忽见这块仿佛被倚天之剑一劈为二的巨石。

徐徐绕石几圈,船长兼导游对关于此石中裂的来由说了好几个传闻和推测。众人唯唯,在我听来却似乎没有任何物理学的道理。也罢,存在即是真理

11月29日,去亚伯塔斯曼国际公园 (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以欧洲探险家冠名。这是新西兰最小的国家公园,内有野外跋涉、野营、划船、森林漫步等活动。新西兰是一个崇尚户外活动的国家,健壮且精神的背包客随处可见。

进入公园只能从水上入口,大部分游客在一个叫马拉豪的小村上小艇,按照半天,一天直到四天行程把人载到跋涉起点处。

我们从Anchorage 下船,简单地吃了带着的午饭便开始行程。这一趟全程约15公里。

 

在山路上走着,东张西望地,倒也不觉得累,概因视觉刺激源源不断。如果在操场上走二、三十里路大概会乏味无比,生不如死了

往北走的右下是山脊,左下是沙滩

这次同路的有一对英国老人,男86,女80,女儿移居新西兰,老人来看外孙儿女,一行7人,且行且止。休息时聊了一会儿,得知那位老媪至今仍在滑雪。

相比国人,年至80,多已一片老迈之态,鲜有跨洋越海,登山滑雪者。除了先天条件外,心态应该也有一些区别。

一半路程过后,突然想起该同那对英国老人合一个影,可以时常看到提醒自己: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将来老迈与否,只存乎于心。等了一会儿没见着,怕是远远在后面了吧

将近15公里的山路,忽急忽徐,几小时后下至海滩,双腿感觉稍紧,想到若要在86岁的时候也像那位老爷子一样走十几公里山路,必得如今少睡几天懒觉,多做一些户外运动才行。

10月30日,离开奈尔逊,沿着海岸线往东南方向到南岛的观鲸胜地凯库拉(Kaikoura)。

沿途的右侧乏善可陈,左侧则常常出现美丽的海岸线,迤逦蜿蜒,较之美国西海岸的一号公路不遑多让。

常常在景致不错的地方停车,????足,凝望

在郊外租一个民宿,位于山顶,女房东是澳大利亚人,悉心打理30亩山地,圈养了不少羊、牛、鸡,甚至2只孔雀。可惜,住了2天这两只孔雀一直不愿开屏,一天上午有一只孔雀正堪堪开屏,见到了我立马收屏就走,顿然使我虽不致于苦闷到怀疑人生,却也不由对自己大失信心。

男房东则在外打理牧场,并去另一个几十公里外的牧场打理、伺奉年衰的老父。

一个17岁的儿子已经长得将近2米,力大无穷,却是十分腼腆,干活倒是帮衬父亲的一把好手

女房东是一个艺术家,把整个一栋独立客房楼上楼下布置得像画廊。

坐在阳台上眺望远方,见一片绿色延至太平洋岸

第二天清晨在二楼的阳台上,喝一杯苦而香的咖啡;绿草依旧,露滴如泣,昨晚隐隐的海涛却早已随着夜色褪去,无处觅其踪

下山,农场上一片寂寥,几头牛儿懒散地走在它们的食物上

不远处,白雪坠在山脊上,反衬出草地的绿色更加清新自然。

没有汽车的尾气,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一刻不停的短信和微信提示声。

这里只有慢慢摇动的镜头,和馨香湿润的空气

这是半月湾,在凯库拉附近,记得是在行车之际抓拍的

凯库拉有两个看点:鲸鱼和海豹。

海豹们或成群,或独处,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里,它们似乎没有天敌

舒适慵懒,偶尔睁开一双失神的眼睛,看一下周围,又沉沉睡去。

傍晚时分,海豹们纷纷入水不见了。

太平洋的海水开始躁动不安。

春日的阵阵晚风催动着暗潮涌动。

 

10月31日,出海追踪太平洋的鲸鱼。

几小时下来,换了几个海域,连鲸鱼的鱼鳞都始终未见着一片(当然,鲸鱼没有鱼鳞)。

好在有湛蓝的海水和阵阵春风, 倒也不觉得怎么失望

就在将要放弃希望时,看到了一条巨大的鲸魚。

据船长讲,这是一条成年抹香鲸,约长18米,重60吨。说实话,打破我的笨脑袋也想不出来他们是怎么知道这条鲸鱼的身长体重的,总不成真地去量了称了吧。

回程。

天际巨大的云层将阳光折射到微波荡漾的大海上,时而泛起清亮的水花,时而幻成灰暗的惆怅

站在船尾,卷走的是浪花,留下的是遐思

回到住处,出生才一周的小羊好奇地看着我们几个人,仿佛在考证这几个亚洲面孔居住在此的缘由

山下,房主的牧场上,牛们或立或卧,毫无忧虑,仿佛世上诸事都与绿草相关,但凡脚下牧草不尽,便是天堂般的美好生活。

在一片宁静中,苍茫的暮色降临,倦鸟归林,又是一个恬静的春之夜

11月1日,挥挥手告别了好客的房主,沿着海岸线驱车回基督城。

9 年前的一个中午,一场6.3级的大地震在平静的基督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185条生命瞬间消失,几千人受伤。

一路上,几年前大地震的破坏力随处可见,时时提醒着人们:大自然可以温柔似水,也可以狂暴如雷

当年在一片废墟中,人们仓促间在震中附近用硬纸板建起了一座教堂,供流离失所者暂时棲身以避风雨,让信徒们有一块净土祈祷。这座世界上唯一的“纸板大教堂”由著名的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

灾后,市民们要求留下这座教堂以誌灾难中人们的互助精神。

它一直?立在市中心,成为到基督城的游客的必去之处。

 

 

此次新西兰之行,完成了一年半走完7大洲的宿愿。

从冰雪奇缘的南极洲,草原逐鹿的非洲,奔放无羁的南美洲,风景如画的北欧,婉约如丝的故乡亚洲,以及生活了三十几年的北美洲,如今,在大洋洲结束了匆匆的环球之旅。

 

若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哪里,尽可以挑选南极的超萌企鹅,北极的奇异冰川,卡萨布兰卡小街的忧伤,乞里马札罗山的无言,尼罗河上的神秘,富士山偶露的俏脸,慕尼黑啤酒节大杯喝酒后在德国无限速公路上开车180公里/小时的血脉贲张,还有,故乡杭州的缠绵。这中间哪一处最为使人难以忘怀?我想,最难忘的莫过于,西湖边上,杨公堤的垂柳在仲秋傍晚的微风中摇曳,那是一种永恒的美?

 

如今,百年未遇的病疫席卷了全球,“旅游”两字被尘封起来。每天穿梭在家里和医院之间,日子乏善可陈。犹如笼中之鸟,无比想念行走在山水之间的日子。

 

路悠悠,水漫漫,何日再能驭长风,走天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