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聊"三八"

(2020-03-06 10:38:35) 下一个

转眼婦女節到了,由於疫情严重,今年女士们只能窩在家里过节了。在家里做做饭,管管孩子,打扫打扫卫生,体验一下母性天生的伟大。真是"伟大不伟大,請往屋子看,男的玩手机,女的在做饭"。三八婦女節的來由,不必多說了,百度上一查就知道了。反正这是個洋节,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己经传到中国。旧中国妇女的命运悲惨,可以用几句話概括她们的生存状态 : 自小缠过脚,当过童养媳,挨过男人打,受过婆婆气。林語堂说中国有三個文化糟粕,抽大烟,缠小脚,纳妾。这三样差不多都跟妇女有关。中國婦女曾经是受压迫最深的人類,除了普通中國人所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外,她们还受夫权、族权和神权的壓迫,魯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被这三权害死的 。 中國婦女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婦女,她們在極端贫窮和困苦環境中,養育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她們是大地的母親,是中華民族的根,但千百年來中国一直是个夫权社会,至今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严重。去年春節,有個城市姑娘隨丈夫回農村婆婆家過年,沒想到吃年夜飯時不讓她上桌子,全家女眷另開一桌和男人分開吃,女孩子一氣之下把飯桌掀了 。女人不上桌的旧習俗,在北方農村很普便,有官方報導說北方大約有九千万农村婦女不能和男人同桌吃飯。那篇文章發表在網上,有几位女士紛紛跟帖,有的说这桌子掀的好,有的说自己也曾“米兔”过(大約是me too的意思)。
三八婦女節一九二四年傳到中國,至今已有85年的歷史,新中國誕生至今也有7O年,為什麼至今還有這種怪事发生?為什麼女人不坐在旁邊,男人的飯会吃的更香?一張飯桌告訴我們男女真正平等還有一段路要走。“男尊女卑” 不是主流意識,但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仍然存在。比如一些媒體在報導中愛在頭銜前冠以性別。男性作罷,決不提某某是"男“人大代表,若是女性,一定要加上“女“字,女人大代表 ,女市長,女檢查官,女法官,女廠長等等。對类似的称謂我們都習以為常了。如果想一想,它的潛台詞是什麼?無非是說,這女的夠厲害,混的和男人一樣了。更令人不解的是,遇到壞事也加個“女”字,什麼女毒犯、女诈骗犯,女流氓,它的潛台词又是什麼?也許是提醒一下,她们是女的,要罪加一等。新中国前三十年提倡男女平等,但平等又忽視了差别。大街上我们見过妇女蹬着三轮東收废品,和男人一样拉船当纤夫,爬高压線网带电作业, 近年來又出現了女飞行员 、女宙航员。本來一些不适合妇女生理条件的工作,非要她们来完成,可見男女平等被某些人曲解到何种程度。
節曰來臨,祝读到此文的女同胞,女校友节日快乐!记得有一位老同学曾向我炫耀她过三八妇女节时的快乐。那天,吃饭有人端,吃完飯 嘴儿一抹,把碗留給“他”涮,然後邀几个大紅大綠的老姐妹跳廣場舞,然后逛商場,自己挑几件喜歡的衣服,叫“他” 跟在後面刷刷刷。这样的妇女节过得令男士们又羡慕又害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