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从意识显现切换带来的吃惊感觉谈谈什么是怀念》

(2022-01-13 13:21:57) 下一个
请聆听朗读音频

当你从一种形式的意识体验中突然切换到另一种形式的意识体验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吃惊。比如说,当你在半醒半梦的时候突然地切换到醒来的时候,你感觉到了吃惊,好像这个“醒来”是突如其来的,好像“醒来后的逻辑”不是你希望到来的。在睡眠中或半醒半梦中,也许睡眠中体验梦逻辑,也许说不清有没有体验到内容,我们统称为睡眠或半醒半梦的微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你是不会希望切换出来的。但是,毫无准备地,突然意识从睡眠或梦中自发自动地切换到你现在认为是“醒来”的新的经验形式,这个切换总是非常吃惊的。我请你注意一下,当你在梦中,或无梦沉睡中,总是感觉很舒服的,就算说不清有没有梦都会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舒服感,意识并不希望切换出去,但切换总是会自发自动地到来,新的逻辑故事替代了刚才很习惯的旧的逻辑故事,请留意这个切换过程引起的吃惊感觉。
不必等到入睡到醒来才能体会到吃惊的感觉,每当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看着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恍惚间睡去了,然后是说不清的各种故事流过,10分钟后意识切换回来,你就会体验到吃惊到感觉,“怎么?刚才还在那个意识故事中,怎么会在沙发上坐着?“
为什么我要谈“吃惊”感觉呢?我要请你注意的是当你沉浸在某一种既定的经验显现效应中的时候,你是不会期待另一种形式的经验显现效应来取而代之。经验中的“主观”总是抓住既定的习惯的故事内容不放。为什么你会怕死?其实你并不真的害怕死亡,你并不真正知道什么是“死亡”,你害怕的是现在这个很习惯的经验显现逻辑流终止了。你害怕的是在这个已经习惯了的经验逻辑流中的“人我”终止了,你害怕属于这个“人我”的家庭,事业,社会,财富,地位,信仰,意义都通通随着经验显现效应的切换而找不到了。
就像昨晚你在梦中,已经习惯了梦中的那个经验逻辑流里面的“你”和“你的世界”一样,梦中的“你”也不希望属于那个梦“你”的一切随着梦经验的切换而找不到了。其实,能够显现出经验的同时超越经验内容的真正的自己是不害怕经验切换的,但经验显现中的角色却害怕他所习惯的一切归零。这就是为什么早上突然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吃惊。你会感觉到突然刚才还栩栩如生的梦中逻辑故事突然找不到了,不知道去哪里了,不但找不到了,而且真正体会到它根本没有发生。
为什么会吃惊呢?因为你永远是当下此刻,无论这个“当下此刻”是梦中的逻辑流还是白天的逻辑流,你只能体验当下此刻。突然这个当下此刻切换成另一种形式了,就会带来吃惊感。
这个吃惊感觉说明永远活在当下此刻的真正的自己丝毫不怀念其它形式的经验形式的。比如说吧,当你正在体验梦中的当下此刻的梦经验形式的时候,梦中的“你”是不知道还有“白天”世界的,也不知道还有一个称为“小李”的人要继续属于小李的白天生活的。对于在梦中的此刻的意识来说,根本没有梦外世界,因为对于当下此刻的意识来说,只有它自己,没有梦里梦外这回事,没有里外概念。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梦里的“你”是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证明他在梦内的,就像现在的“你”认为的白天经验里面的“你”也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证明“你”在梦中。甚至你都无法定义什么叫做“梦”。
现在是早上10点,你会怀念醒来之前的那个梦“你”和梦生活和梦世界吗?你肯定不会,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梦中的一切虽然在体验的时候是栩栩如生的,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毫无踪迹,等于没有发生。这就是空性!对于早上10点的“你”,昨晚梦中的那个“你”早就不知踪影了,你丝毫对那个“你”没有怀念,但你对现在这个“你”很关心,你觉得现在“你这个人”已经年过半百,身体的毛病开始出来的,原来能干的事情开始干不了了,你听到有位朋友身体看似好好的,前段时间突然生癌没几个月就走了,你开始感叹人生的无常,你开始害怕自己的身体也早晚会不行的。你想起了年轻时候的那么多梦想都没有实现,已经年过半百了,一下子悲哀涌上心来。你很怀念年轻时的生活,和父母在一起的往事……
怀念发生在哪里?怀念只能发生在这段经验显现逻辑流里面。你怀念在这段经验显现逻辑流里面的“过去”的你,你害怕现在这个逻辑流里面的“你”哪天就找不到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你害怕这早已习惯的经验故事突然被切换掉了,这就是“怕死”的根本原因。
但你不会怀念昨晚梦中的“你”的一生,就像梦中的“你”不会怀念白天经验中的“你的一生”一样。每当经验显现形式突然从一种习惯的逻辑流中切换成另一个形式,吃惊感会升起。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个体“你”会死亡,没有属于个体“你”的死亡,无论是昨晚经验中的“你”还是现在白天经验中的“你”都不会体验到死亡。当某段经验显现中的身体生病了,在身体的生理死亡发生之前那个属于“你”的故事逻辑流已经被切换掉了,所以你永远不会真正体验到身体的生理或物理死亡。
换句话说,意识在生理或物理“死亡”发生之前就切换内容了,所以,你永远不可能证明有所谓的“死亡”这回事。
你声称看到了某位亲戚的死亡了,你告诉我说你陪伴了这位亲戚到最后一刻,你看到了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但我要提醒你了,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只在当下此刻这个经验显现逻辑流里面,并非在“你亲戚”的意识之中,所以,你看到的一切只说明了你自己的经验显现效应,你无法证明别人的经验体验效应。你甚至根本无法证明有独立于你自己的经验显现效应之外的“亲戚”或“别人”存在。它们其实都是你自己的经验显现效应而已。是你自己的经验显现效应中出现了“思想理智”(MIND)这个效应解释出“亲戚”或“别人”这些故事来,其实,除了你自己外无其他。
请注意观察这种心理上对未来的“害怕”和对过去的“怀念”,你注意到这些害怕和怀念完全不超越现在这个习惯的经验故事逻辑流,它们就是这个经验故事逻辑流本身。当你入睡了之后,另类经验故事逻辑流会出现,那里面也有另一个“你”的角色看似在过另类的“生活”。你可以微妙地观察到那个另类的“你”丝毫不留恋入睡之前的“你”,梦中的“你”丝毫不知道还有入睡之前的“你”,就像你现在丝毫不会留恋昨晚梦中的“你”一样。
其实,我在用实际的例子指向空性的魔术。
真正的自己不在任何经验故事逻辑流里面,却时刻看似地在体验某一种形式的经验故事逻辑流。无限的THAT总是以某些经验形式显现出来娱乐它自己,却从来不真的是任何经验显现形式中的某个“角色”。
品味经验流不单单是纠结在于该不该放下这个经验逻辑流里面的故事内容,而是发现这个经验逻辑流里面的故事完全都是空性的,切换掉之后是没有“人”怀念的。同时,你品味到一切属于“你”这个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恐惧也是完全空性的,这些怀念和恐惧不超越这个经验逻辑流,经验显现内容切换掉之后,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就是《无结晶》。
真正的自己不属于任何经验故事流,虽然真正的自己可以自由地显现出无限多样的经验故事逻辑流,却不被约束在其中。一切当下看似多么的重要的经验故事内容,亿万年的历史,丰功伟绩,看似多么伟大的意义,其实通通是像看戏一样的是完全空性的。通过这些品味,你会深刻地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但你不可能跟别人分享的。所谓的“别人”还是你自己的经验逻辑故事流里面的一个形式而已,谁和谁分享呢?就算你跟经验中的“别人”分享,人家也不会明白你在说什么的,人家不把你当成精神病已经很客气的了。这就是虚云老和尚说的“冷暖自知”的含义了,这个“冷暖自知“不是无奈的感叹,就是这样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你自己。生命的秘密只有你自己可以发现。
《明白》是无法分享的,因为没有“别人”可以分享,因为一切都是自己。
【总结】:
1)如果说有体验这回事,体验永远是当下此刻的。没有体验之外的存在。“存在”和“不存在”这对概念是无意义的,因为除了经验体验,无法说有任何“存在”可言。既然“存在,不存在”这对概念无意义,那么“之内”和“之外”概念也无意义。
2) 当下此刻的体验就是你自己的全部,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体验。如果当下此刻在梦中,这就是你的全部。并不存在入睡前和醒来后。但思想理智会把当下此刻的经验解释成入睡前,梦中,醒来,三个不同的状态,这仅仅是思想理智把同一个当下此刻定义成三种不同形式,俗称“经验的切换”。但这样的思想解释仅仅对思想解释本身看似有意义,其实并没有这三种不同状态,只有同一个当下此刻,即THAT。
3)思想理智把意识显现的变化解释成为“经验内容的切换”,也就是说思想理智觉得有三个状态,醒来,睡着,做梦。注意,现实无法确定为这三个状态,这仅仅是思想解释出来的故事情节,并非现实真的有这回事。我常常方便地说“经验质地的切换”,这种说法是方便的说法,为了表达的方便,并非真的确定了有什么东西可以切换。THAT对于思想理智来说看似是无限多样的东西,但THAT不是东西,因此“切换“或“变化“概念也并无真正的意义,换句话说这些概念也不真成立。
4)思想理智会问问题:“这到底是什么?”,答案却无法通过思想理智来回答。答案只有一句超越思想理智可以理解的话:这就是这!英文:THIS IS THIS!或者说:自己。英文:I AM。
5)当下此刻就是THAT的代名词,意思是一样的。当下此刻不会有“时间“概念,当下此刻没有时间概念。但思想理智会想象出“时间流逝“的概念。思想理智幻觉出在某个时间段之后会切换出当下此刻的样子,进入另类的当下此刻。所谓的“梦中“之后会迎来“醒来“,这些都是思想理智把无法定义的当下此刻定义为一个逻辑合理的故事流幻觉。
6)真的有“思想理智(MIND)”这个独立的东西吗?没有!这还是THAT显现出来的经验效应,不真的有这东西。但是,对于思想理智这个效应来说,就觉得思想理智在工作,这就是幻觉的自我内循环的极其的迷惑性。THAT并非思想理智,但THAT总是会觉得自己就是思想理智。这就是终极智能的自我迷惑性。
6)思想理智最害怕的就是它的消亡,思想理智本能地要幸存下去。这就是怕死的真正动机。THAT没有出生和死亡概念,但思想理智幻觉出现之后就产生了出生和死亡概念了,思想理智非常害怕死亡,害怕的要命。看看昨晚梦中的思想理智吧,它害怕梦中的“我“死亡了,我在品味中曾经观察到梦中的“我“对死亡的恐惧,我也在白天经验中观察到现在这个“我“对死亡的恐惧。这就是极佳的品味机会,你在见证了幻觉是如何迷惑它自己的。如果你可以敏感到思想理智的害怕,你就开始和思想理智分开了,这就是“离幻“了。
7)思想理智的本能就是幸存,保持现状,永远维持下去。思想理智总是围绕着个体“人我”的,如果你对“人我”不当真了,思想理智也就是没有意义了,对你失去控制了。
8)随着品味的延续,你会觉得越来越不在乎思想理智希望的“幸存下去“。你不会自杀,因为自杀的欲望恰恰就是思想理智忍受不了它解释出来的困境,思想理智上产生的”自杀“欲望恰恰就是为了幸存下去,可以逃脱现状去美好的未来继续下去。但现在的你已经明白了,没有任何个体需要幸存,也没有任何个体产生出来了。“个体”是幻觉。对于无生无灭的永恒的自己来说,“幸存”这个概念太搞笑了。
9)你看到了思想理智上时刻产生的“怀念过去”的情绪,但和这个情绪保持距离了。你明白这是幻觉逻辑在运作。
当下此刻就是当下此刻,它就是自己,虽然在感觉上有变化,但当下此刻没有真正的变化。
虽然在感觉上三个状态(入睡,做梦,醒来)的经验切换,但当下此刻并不真的有这些状态变化。
虽然在感觉上有过去和未来,但当下此刻并不真的有过去和未来。
虽然在感觉上有出生和死亡,但当下此刻并不真的有出生和死亡。
虽然在感觉上有“我”和“世界,有”空间“和“距离”的感觉,但当下此刻并不真的有“我”和“世界”,也不真的有“空间,距离”。
虽然在看电视的时候,你昏昏然地进入了白日梦,其实当下此刻没有变化,这些“看电视,浑然不知地进入白日梦”都是思想理智解释出来的逻辑故事,当下此刻不是这回事。
当下此刻是咋回事?太无限了,无法言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