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环境全球倒数14

(2022-12-16 04:29:52) 下一个

中国环境全球倒数14

                                      2005年1月28日

何必

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略。)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概念,这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的战略,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的危害已经扩大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3,500多条主要河流和几乎所有的湖泊受到污染面积达82%以上,全国城市居民呼吸着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比国际标准高出10倍以上的污浊空气;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下游一年中有200天可以被改称为“母亲沙滩”。根据一项对80年代中期情况的调查表明,我国因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82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00亿元,合计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5.64%,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为3%~5%。长城从丹东虎山到嘉峪关全长7000多公里,多数地段都已贝流沙埋于底下,有1/3残破不全,还有1/3早就不复存在。号称千岛之省的湖北,目前只剩下83个湖泊,江汉平原湿地面积减少75%,蓄洪能力降低80%,天然渔业资源超过50%,捕捞量仅为60年代的1/3,大型经济鱼类几乎绝迹。而整个长江中下游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多达1000多个。

去年世界环境日的6月5日,中央电视台播报,渤海面临着渔民无鱼可捕的局面。如果现在的情况不予治理,10年后渤海将会变为“死海”。同一天的《南方日报》报道,围海造田、无序采沙、人工排污、人工养殖,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正在破坏珠江口环境,以至于珠江口海域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严重污染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阶段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滨海环境问题不容乐观。按照目前珠江口海水淤积的程度,有专家预测,照此下去60年后珠江河道将无法通航,如不及早治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另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前一段时间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新华社记者对淮河流域污染状况和防治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淮河污染严重反弹,淮河流域一亿七千万人口,守着一条淮河却没有水吃。淮河治理十年了,而且投入的资金几百个亿,没有见什么成效。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1999年,我国近海累计发现赤潮200余起,平均每年20起。2000年发现赤潮29起,2001年77次,2002年79次,2003年119次。据2003年《中国近海海域环境质量公报》,营口、盘锦、上海、嘉兴等近海海域污染较重,全部为劣四类水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水质较差,均为劣四类水质。

刚刚进入2005年,全国就有超过20个省市区拉闸限电。这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瓶颈、越来越紧迫、现实和严峻。资源、能源、环境方面的限制全面迫近。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原油消费水平1吨,日本人均2吨,美国人均4吨,即使按照人均1吨计算,2015年中国人口达到14亿时,年原油消费量是14亿吨,而届时国内原油生产量为2亿吨,全球可贸易原油量为16亿吨,让全世界将3/4原油给中国是不可能的。

按照2002年统计,中国1万美元GDP能耗为11.8吨标煤,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30%的煤炭,取得了全球4%的GDP。新中国50多年来,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万元GDP增长需要5万元的投资。

能耗三大领域里,工业方面,钢铁上欧洲吨钢能耗750公斤标煤,中国多出147公斤,建材、有色金属、电力、石化、合成氨等都是耗能大户;交通方面,中国汽车技术整体落后发达国家10到20年,油耗高20%以上;建筑方面,中国当前房屋建筑规模世界第一,截止2002年,节能建筑面积2.3亿平方米,在每年20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平米是节能建筑,只占3%左右,其他97%属于高耗能建筑,与同纬度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冬天更寒冷,夏天气候湿热,而房屋保温隔热性能却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传热量高出2-5倍,采暖能耗高出3倍。总体上,中国每吨能源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28.6%,日本的10.3%。

而中国也是高排放地区。现在二氧化碳排放位于世界第二而且越来越快;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

现如今,环境被当作全球性公共产品,而国内却还是认为这是国家内部事务,以内政为名逍遥法外。

也难怪,韩国等为那个排名抗议之际,没见中国有什么动静。

于此,不奢望人口大国的中国又来个世界第一,别老是倒数14行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