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压榨停车收费人员血汗

(2022-12-17 23:55:34) 下一个

压榨停车收费人员血汗

                                     2005年5月11日

何必

公联顺达……停车位也没有增加,可公司分配停车票的任务量却逐年见长……(略。)

看了这个电视新闻,让人想到的是什么?我靠!感情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停车收费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有着如此的黑幕!颇有豁然明朗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一直被各界指责诟病的停车混乱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容易被揭穿的猫腻!

这公联顺达公司是个什么货色呢?今年3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介绍,该公司是北京市唯一有资格经营马路停车位的停车管理公司,控制着90%以上的路边停车资源。

“北京市唯一有资格”,这是个多么令人艳羡得垂涎欲滴的位置?有什么单位能够取得1500万人口、享受着全国供养的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首都的唯一资格?获取这种资格要具备什么样的人脉、采用什么样的高端手段、动用什么样的社会资源,才能捞取独占鳌头一览众山小、令竞争者溃败得连尾气都闻不到的优势啊。

随着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不断的增加,机动车问题逐渐成为北京城市管理的痼疾,变作贴在北京脸上一个令人作呕的烂膏药。其中,停车乱收费已经赫然荣登诸多交通问题非常惹眼的位置。以目前近250万机动车保有量争夺不足60万个停车位的状况,映衬着社会主义祖国首都的城市管理理性与能力水平。

于是,停车乱收费现象随处可见,孳生蔓延着数不胜数的不按规定收费、收费不给票、停车管理员附带兜售黄色光盘、非法停车位及其相应的管理人员屡禁不止的奇怪现象,媒体对此大加口诛笔伐,但却又无能为力。《首都经济报道》曾经连篇累牍地揭示着望京地区黑停车场画地为牢随便什么人穿上制服就收停车费的事,但却毫无改观:你报你的,我收我的,让节目组好生郁闷,充分体会了媒体功用的残破与疲软。

当然,这还是拦不住新闻媒体接连不断追踪,于是,有观众反映,节目光说停车乱收费,为什么不挖这种乱收费背后的原因。于是,才有了开篇那些让人目瞪口呆内容的展现。

公联顺达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它每设置一个车位,都要经市交通委备案审批,并须向市政管委交纳“占道费”,平均3.6元/车位/天。据估计该公司在北京市的停车位数量有2万个,平均一个车位一年要交纳占道费近1300元,一年共要交纳2600万元,是最大的“成本”;除此之外,公司还必须支付停车管理员平均700元工资,以20个车位一个管理员计,近千人的年工资开销为1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利润其实是很薄的,在收到的停车费中,有50%要交给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剩下的部分60%作为人员工资,11%交给地税部门,0.5%作为管理费交给上级部门,公检法和政府部门的车往往不交停车费,也拿他们没办法。停车管理公司能够养家糊口就已满足了。停车位70%归物业公司管,30%承包给他们这些停车管理公司做。如果有利润可赚,物业一般不会把停车经营承包给他们。

听听,多么振振有辞,多么委曲求全。节目开篇节目播出后,公联顺达公司气势汹汹打电话到节目组兴师问罪,并要节目对其进行正面采访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否则就要直接到电视台来,不知道有何贵干,真是吓坏了笔者这等怯懦娇嫩胆小如鼠之辈了。

如今,随便哪个社会主体,依然有着那推卸责任的把戏。公联顺达把自己说成是可怜兮兮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普度众生大慈大悲的救世主了。可怎么算,这公司还是没那么寒蝉。

万方西单9个车位每个班次任务要4800元,每个月就是9600元,合计到每个车位每天就是36元的收费任务(这在目前规定下如何完成当然是问题),这是其上缴“占道费”的10倍,而所有这些,都是以管理员预先购买停车票的方式完成的,或者说无论阴晴圆缺风吹雨打,公司都是稳赚不赔的,一切一切的经营风险都转嫁给了停车管理员。不管是给这些管理员收入是六百(管理员介绍)还是七百(公司宣称),收入水平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可即使这点子就业收入机会,也是要以自己掏腰包购买停车票作为基础,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需要烂在自己手里,公司不允许退票,还需要定期且越来越频繁地增加任务额度。除非管理元能够把这些停车票倒卖给非法停车场变现,只能是废纸一堆。

这样一来,停车管理公司比起出租汽车公司还要为非作歹。后者好歹还有个政府机构控制司机份钱上限,而这停车收费任务就像猴皮筋那样可以任意张弛无限长短,把管理员的收入压缩到赔本也不赚吆喝的程度,透露着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劳动者血汗玩命欺诈获取最大化剩余价值的璀璨现实。

我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