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建设部除了杀人越货之外啥也干不了

(2023-01-12 02:00:56) 下一个

建设部除了杀人越货之外啥也干不了

                         2007年1月11日

何必

建设部称征求意见稿不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文件要求,24小时内就被废止,被网友指称朝令夕改……(略。)

上午打开电脑,又一次看不到首经给我发来的节目文稿,这种事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节目扩版后的理顺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没辙,还是上网找点子什么玩意儿来吧。

节目,各个网站都把这则报道放在了显要位置,足以看到该消息的重要性。

该报道介绍,在《关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建设部要求小户型面积以90平方米为基数,乘以16个修正系数。系数中除夏热冬冷地区6层以下住宅系数为1,夏热冬暖地区6层以下为0.99外,余者均大于1。以此推算,大部分地区小户型面积标准有所放宽,最高可到约107平方米。……建设部还表示,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中关于“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

而1月10日的首经节目当中,有一个段落是当天北京城市管理广播例行的一把手与市民对话里北京市建委主任发布政策的内容,其中谈到,根据建设部这个函的原则精神,北京市将小户型面积标准确定为106平方米。

怎么样?建设部这个征求意见函刚刚出现,各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不及待地推出自身的标准,一时间,群魔乱舞乌烟瘴气。

对于北京市建委的表态该如何做评论?其实媒体很是为难。建委那是什么部门?得罪不起的。现在,官官相护,而作为中国最大也是最为黑暗的领域,房地产里有聚集和沉淀下来多少官商勾结狼狈为奸的恶果和惨剧?我就亲眼见到过,媒体因为惹着了北京市建委,闹得媒体内部鸡犬不宁人人自危,成天到晚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可以设想的是,衙门各口都与建委过往甚密,其中被击中的贪官污吏那还少得了?别的不说,去年北京市副市长、我那个光荣的大学校友刘志华,任上就是主管建委、并因为城市土地纠纷没搞定遭到暗算而且将材料直接送达中纪委才翻身落马的。北京市房地产领域平均每天产生一个亿万富翁,这是什么领域?闹着玩儿的?吃醋的?

去年12月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7年社会发展蓝皮书里,贫富关系紧张已经让位于官民关系,或者说,社会上的情绪已经从仇富转化为仇官,官商勾结也早就转变作官就是商,官就是富,权力与资本的交易已经从不同主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变成了通常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左右手之间的挪移,官商一身、权力资本一身的状况,凸显出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

其实,建设部在助推房地产价格疯涨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早就被社会尽人皆知。说房价不高的是建设部,说房地产价格是在真实的有效需求下的市场结果因而不应该进行行政干预的是建设部,说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只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危害的是建设部,说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房价而只不过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是建设部……当然了,这建设部也取消了被其称之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福利供暖,并声称公共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都要上涨,只不过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形成了对国民忍耐底线的一次次惨不忍睹的挑战和冲击。面对如此衙门,人们猜想,这建设部已经成为合法地进行杀人越货的重灾区。

媒体早就注意到,最高委府此轮针对房地产市场所作的宏观调控当中,除了增加交易环节的税负被指摘为加大交易成本在结果上助推房价之外,唯一的刚性指标就是这个9070(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0%以上)。而此时,作为各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地方委府就针对如此规定采取了处心积虑的寻找对策的举动,比如在整个区域而不是单个项目进行比例调节,(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可以不按此办理,而年度总建筑达到此要求即可,于是,在城市黄金地带依然全部建造大户型和超大户型的住宅,如果在荒芜地带建设一大堆茅草房滥竽充数,也照样可以达到9070的要求。)等等。

同时,各式各样的质疑最高委府宏观调控中一刀切做法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强调本地的特殊性,要求突破9070的限制,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而建设部出台《关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则是明火执仗与最高委府叫板,成为地方委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内线、马前卒和利益代言人。实际上,如果丧失了9070这个底线,宏观调控将不复存在,底线将彻底被击穿,整个宏观调控也就彻底失守。

可建设部还是不遗余力地弄出了些个系数,将9070形同虚设化。

很有趣的是,那个函公示不到24小时,建设部有急急忙忙发出了针对此函的废止通知。当天我看到这个通知,赶紧通知制片人调整节目口径。其实,如此手忙脚乱的当然会是太多的地方。

作为国务院的职能部门,建设部如此朝令夕改,也暴露出现如今,北京的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局办是怎么执政为民、是怎么树立和维护公信力、是怎么建造和谐社会、是怎么贯彻八荣八耻仨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冠冕堂皇动人口号的。

由此,实在不能不佩服类似建设部之类的衙门中我们的父母官们一个个都是些个什么乌合之众的烂货。

温铁军给我发来对此很形象的描述。

局长给秘书留言,字字精辟!(经典腐败)

(何必注,略。)

信不信,建设部里那帮子贪官污吏们比这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面对建设部如此恬不知耻的混帐举动,至少我本人实在无法看好中国社会的前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