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看看新的中国企业纪录的真实货色

(2023-01-09 00:34:50) 下一个

看看新的中国企业纪录的真实货色

                          2006年11月27日

何必

第十一批中国企业新纪录名单出炉……(略。)

这是该节目中那个著名的【资讯速览】板块中的一则短讯。我早就介绍过,这个板块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有偿新闻地带,专门留出来为里里外外的关系户打点情谊疏通管道,凸显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

其实,当天的节目中,即使是那些主体内容,也充斥着大量的此类货色。“助力创业项目  大品牌也来加盟”报道的是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新推出的一批创业项目,这类所谓的创业项目已经多次推出,似乎要为解决就业做贡献,但那些破烂玩意儿不过是贪官污吏们逢场作戏的路数,而社保局和该中心彼此叫劲,都想在电视节目中多露脸,拉关系自然就少不了;“白领减压新方式  CS真人游戏崭露头角”成了对该实战模拟游戏的宣传;“世界创意之都落户北京”从标题上就可以判断出其主旨;“竞争升级  京城4S店比拼服务”无非也是对某个4S店的奢侈铺张不遗余力的赞颂。当天节目共有7条主体报道,其中竟然有4条是这类货色,节目日益遭到冷落的结局也就是可想而知的。

而【资讯速览】中,除了那条之外,其他的标题分别为“2007年新邮预定开始办理”、“时装嫁接传统文化元素”、“百余名农民工讨回十万欠薪”,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说的是些什么话。

以这条资讯来说,实在也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这个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是个什么东西是众所周知的,想当年,这两个会到处拉赞助搞评比,曾经成为全国性的公害,为所有企业避犹不及,媒体对其行径大加抨击,但人家死皮赖脸连招数都不带改的,岿然不动屹立在巧立名目巧取豪夺的风口浪尖上,继续着市场经济中惟利是图的勾当。

现在,人家那个中国企业新纪录已然弄出第十一批,与最高委府有关不准搞类似评比的禁令对着干,谁能拿它们怎么着?

懒得具体搜索这批所谓新记录中的二十项都是什么高位运行的家什,只是凭借这个资讯里的内容看,就很是无聊。

海信嘛,周厚健时代中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招致了运行战线的扩张,跑马占地的经营理念成就了北京人很恶俗但却挺贴切的狗揽八泡屎泡泡舔不净的局面,从家电到个人电脑再到手机,其企业走势与中国大势不谋而合,说不说也就那么回事了。

而这青藏铁路工程能够在企业新纪录中赫然上榜,倒是非常奇怪。

青藏铁路工程是企业行为?说出大天去也不会有人相信。这个动员了太多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工程,建设主体是铁道部,怎么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企业行为?这条在国际上由于中国和印度领土纠纷而充满争议的铁路工程,实际上是中国加强对于争议地区控制的一个步骤,因此而具有了国家战略的意味,怎么就被这些个什么联合会和协会弄上了啥子企业新纪录?是非要说目前中国的各地委府本质上就是企业?虽然委府的属性的确如此,可如此点名道姓开诚布公,还是挺让人难堪的嘛。

而且,这青藏铁路工程到底是什么状况?

青藏铁路工程,被各方热炒为什么创造了世界奇迹、建造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道线路、打破了多项世界记录等等,一派歌舞升平寡廉鲜耻的德行,连个毛泽东矛盾论告诉我们的任何事务都会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这样起码的常识都不顾,也完全失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沦为报喜不报忧的欺世盗名行列中可怜的一分子。

其实,本老潘成长经历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在青海的大通县度过的。对于青藏地区,我怀有着别样的感情,不仅对该地区的事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还有很多从小在一起的朋友介绍当地的变迁和日新月异。同时,青藏铁路工程如此举世瞩目,社会上也会有着太多的信息。

青藏铁路建设中,所有的通信和信号都是由美国著名的通用公司(GE)承担的,而通用主要集中在这些系统的集成方面。可是,既然青藏铁路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建设项目,通用在此也是狗屁不通,毫无经验教训可言,虽然通用的名声如雷贯耳,但它充其量也就是在平常领域里通用,而真是到了青藏高原,就根本不通用了。

这种不通用的结果是什么?是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极为不稳定,经常会出现各种系统麻烦。

更可恶的是,通用方面主掌着如此庞大的系统建设,对于这么个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工程,美国方面以知识产权为名,对很多关键技术保密。

想想看吧,青藏高原上建设的铁路,关键技术由米国人把握,并且借着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对青藏高原的主人保密,这很与国际接轨吧?

这种状况的后果是什么呢?系统极为不稳定,中国的铁路部门想介入参与帮助进行故障分析,但却被那个该死的知识产权名义下的技术封锁拒之门外,致使中国人连门都进不了,更不用说能够插手其中了。

还有呢。通用方面造成了如此局面,却以此为讨价还价的新砝码,借着系统的麻烦,大发灾难财。一方面,通用方面非常了解中国人好大喜功的国情、以及报喜不报忧的公共舆论环境,反正系统紊乱的状况不会过于招致中国社会的反感,晃晃悠悠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处理,借此增加对中方实力对比;另一方面,则要求中方追加费用,成就了自己制造麻烦却要求对方掏腰包这种地地道道的强盗态势。而中美双方就此展开的磨蹭,形成了青藏铁路到现在一直存在的拉锯格局。

其结果是什么?由于通信设备故障几乎无时不刻地存在,列车经常是在根本没有通信保障的状况里运行,或者叫做黑车运行,就是说,列车调度员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根本看不到列车的具体位置,屏幕上只是白花花的雪花一片。

调度员怎么办?没辙,只能依靠最原始的通信方式来维持列车运行,那就是用电话与列车保持联系,确定列车的具体方位,并依据如此信息来进行调度。

这很让我们瞠目结舌吧?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总是喋喋不休,跟着米国人鹦鹉学舌(对此我也早就质疑过),现在,米国人让咱们领略到了知识产权足以让中国人回到刀耕火种时代的现实危险性了吧。

青藏铁路工程的问题还不止如此。

说通信系统紊乱全然是通用造成的,似乎也不公平。实际上,众所周知的是,在目前的中国,有工程就有腐败,有工程就会出现豆腐渣。整个青藏线上,很多车站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刚刚投入使用就出现漏雨透风现象。这种状况不仅使工作人员的操作环境恶化起来,更是经常导致通信和信号设备由于雨水的不请自来而发生短路故障。这么说,通用方面要求追加费用,也就部分地顺理成章:既然施工上存在如此不可饶恕的致命缺陷,那么为此付出也就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外合谋出来的强取豪夺。

由于该地段气候变化情况复杂,温度差异非常大,导致勘测和推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铁路线路发生沉降,不少地段发生显著下沉,有的地方甚至发生塌陷,导致列车运行障碍,这也算是我们喜不自胜地吹嘘的世界记录当中的组成部分,但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闭塞屏蔽。而这样的地面沉降甚至坍塌,是无法通过拆掉重建的方式来抹煞功绩,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在原有路基的外沿继续扩大,增加路基的宽度,来加重路基自身的分量,试图减少降塌的机率。而如此,就涉及到了大量的土方作业,可想而知的是又会有新的投入,又会先富起来一帮子人,又会产生新的世界纪录。

如此状况下,青藏铁路还必须死要面子,必须保持正常运行。于是,这可害了平时里霸气十足的铁老大,让铁道部不得不为了擦这个没完没了的屁股而兴师动众。铁道部里所有业务部门都在为这条该死的青藏线而马不停蹄地奔向青藏高原。为了试图能够相对全面地了解情况,并力争及时处理此起彼伏且无时不刻出现故障,铁道部各个分口部门无一例外,都被强制性派出人员,轮流在整条青藏线上蹲守,力图避免更大的麻烦和笑话的问世。在青藏地区的铁路沿线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来自北京的铁道部官员,一个个牢骚满腹叫苦不迭,但却无可奈何怨天尤人,一去就是十天半拉月的苦行僧生活,让这帮子平日里利用春运或者火车票里强制保险等骑在国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家伙们领略了“那仿佛不曾改变的庄严”的青藏高原的洌洌雄风,回溯老潘年少时的高原反应和天高地阔的情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