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精英败坏里如日中天三大女性彰显出中国女人更上层楼

(2023-12-07 14:54:35) 下一个

中国精英败坏里如日中天三大女性彰显出中国女人更上层楼

      2013年8月27日

何必

日前,知名财经人士叶檀在某地产年会上表示……(略。)

现如今,叶檀真是够红极一时的吧?

女公知不是?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老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刘浩锋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现如今,“公知”已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了吧?

“公知”者,公共知识分子是也。

而公共,一直就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非常耿耿于怀的一个字眼儿和概念。

当然喽,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中国几千年公共性的付之阙如。

中国人里所谓新左派的领军人物汪晖, 曾经专门就中国文化与公共性进行过条分缕析,结果让人笑掉大牙。

也正是这个汪晖,对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称谓感到莫名其妙。按照汪晖自己的话说,公共知识分子?难道知识分子还有私家的么?

汪晖如此问题,非常直截了当地体现出了中国所谓新左派的基本理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新左派对权力集中乃至专制(进而当然就是帝制喽)的颂扬,最近在胡鞍钢和王绍光的相关说辞里淋漓尽致并且让地球人瞠目结舌吧?要不然俺说,如果说现如今的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族群,而精英败坏则彰显出知识人(俺不认为中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因此用知识人取而代之)又让该群体成为最坏族群里堕落速度更快者,而新左派在其中则独占鳌头。

按照汪晖的意思,知识分子原本就应该是公共的,是属于皇帝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公共与非公共的区别,不存在什么私家知识分子。

对此,俺曾经拿汪晖的同事、新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在清华的崔之元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的的确确存在私家知识人,崔之元对黄奇帆以及后来的薄熙来的卖身投靠,太让人唏嘘不已咧。

中国人的新左派,是中国左派里的理论制高点,老左派和毛派在理论上,了无新意,只能跟着新左派屁颠屁颠,并且由于汪晖的抄袭剽窃事件等,让中国新老左派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也因此,中国左派拒绝承认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

于是乎,这就相当于将公共知识分子的阵地拱手让人。

对于中国臭不要脸的自由派民主派宪政派普世价值派来说,原本就是什么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里公共性的如日中天,并且在公共性上大做文章。左派对公共知识分子的不屑一顾,让当代右派可以趁虚而入。

随着南方周末评选年度公共知识分子,当代右派们也就开始垄断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价权。

从此以后,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也就泛滥成灾,无处不在。

而提及公知,俺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公鸡。

中国人嘛,无一例外悉数都是人渣儿,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

右派么,迅速让公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公知现如今越来越变成了骂人的污言秽语。

那么,在俺的中国人体系之中,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中国男人与女人的比较。俺的结论是,中国女人比男人更坏。

于是乎,在精英败坏之中,寻找最坏的女性,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勾当咧。

既然公知是公鸡,那么女公知当然不能够说是母鸡,只能说是母公鸡喽。

中国知识人里女性的大嘴,当然是现如今依然热闹非凡的喽。

按理说,中国新左派最坏,那么新左派里的女性应该当仁不让吧?

但是,既然新左派崇尚权力,因此大男子主义也就自不待言。新左派虽然是一个松松垮垮表面上无法自成体系的货色,但是在其成员之中,却很少有女性的身影。崔之元发邮件总是发送给英国的林春,这是林子力的千金,并且早年间曾经因为与李银河合作的那篇大名鼎鼎的文字而家喻户晓。但是后来林春就没有什么显山露水。至于说熊刚(黎阳)的胞妹熊蕾,也无法看成是新左派成员。

最坏的群体里竟然没有女性,耐人寻味不?

并且,林春、李银河等等都是昨日黄花,现如今没有那么活蹦乱跳了。因此,不符合俺的吹毛求疵眼光。

于是乎,递次进入俺视野的,就只剩下当代右派里的女人咧。

迄今为止,俺终于凑够了三大公知女性大嘴咧。首先就是叶檀,其次是何清涟,最后是刘瑜。

这仨,共同的特征是什么?被看成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满腹经纶,无所不谈,红极一时,家喻户晓,被称作“才女”,老公更像是左拉《陪衬人》里的跳梁小丑……

这仨主儿里,按照辈分和年龄来说,何清涟是最大的,并且也出名最早。

何清涟一本《现代化陷阱》曾经痴迷了多少初出茅庐未谙世事的中国小公鸡小母鸡们啊,那时候,何清涟脍炙人口,口耳相传。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何清涟的走红就不像后来者,但是在知识人圈子里,还是大名鼎鼎,同样因为没有互联网,就更加戴上了神秘的光环,供人顶礼膜拜。

六四,何清涟去了美国。

一个独立而真知灼见的民间女性经济学家不在中国咧。这也是六四后中国知识界迅速被釜底抽薪的一个浪花。

何清涟到了美国,还是笔耕不辍,并且很具有湖南人那种心直口快敢作敢当的品性。

何清涟的海外华人之中,还是风姿绰约,才华横溢。

只不过,有一次,人们在介绍何清涟的老公时,煞有介事地说,那是个同样对经济学有着非常深厚造诣的经济学家,并且是中国的太子党,是陈伯达的公子,叫陈晓农。(如此文字和介绍,被转发得昏天黑地,在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结果呢?驴唇不对马嘴。何清涟的老公叫程晓农,在普林斯顿学的经济学。

由此可见,海外华人在对何清涟及其家人的信息掌握方面,是何等的人渣儿化。

何清涟到现在,真是勤奋得一塌糊涂,著作颇丰,让人目不暇接。

只不过,何清涟的著述,全部具有着中国胡星斗、周孝正等大嘴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无所不能,不管懂还是不懂,就敢红口白牙地招呼。

看看何清涟的说辞吧,无所不包,琳琅满目。

并且,与俺大相径庭的是,俺曾经是个媒体人,以传播信息为己任,而并非评头论足说三道四。

而何清涟(当然也有后来的叶檀和刘瑜、以及现如今中国人里的大嘴们)则是以真知灼见为牛哄哄的。

当然喽,既然口无遮拦,那么漏洞百出也就在所难免。其中的自相矛盾,越来越比比皆是,何清涟作为一个符号,也就日益惨不忍睹。

到现在,俺对何清涟的文字,已经连一目十行的兴趣都没有啦。

比如,常艳衣俊卿事件,何清涟说这摧毁了中南海的理论自信,这话本身就够让人心惊肉跳的吧?中南海的理论自信是那么容易摧毁的么?如果真是那样,恐怕早就不会有中南海咧;接下来,何清涟就把矛头对准了常艳衣俊卿所在的编译局,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口诛笔伐。结果呢?破绽百出,贻笑大方,被方方面面的人士指出,何清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连个咿呀学语的水平都不具备,但还是胆大包天,什么都敢说。

何清涟当然对此不理不睬。既然无耻,也就对什么都不在话下咧。何清涟涉及到的领域,简直天涯海角,郭德纲相声讲话,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让人云里雾里找不着北。比如,对薄熙来案,何清涟就有着“薄熙来翻供的底气何在”的说辞,俺看了如此标题,就以为,何清涟真是过了更年期的老女人啦,婆婆妈妈得像赵本山小品里说的那样能够把人逼疯。

何清涟在美国,但全部精力都放在中国,目不转睛,披星戴月。这可以看出来,海外华人如果不拿中国说事儿,活得是何等闲极无聊。

相形之下,叶檀则是得意洋洋的吧。

叶檀到现在红了多少年了?也快十年了吧?

张宏良在文字里,对叶檀总是还有些怜香惜玉的情怀,不像骂其他当代右派那样心狠手辣。

叶檀是个上海人。像俺这等先入为主的王八蛋,上海人原本就是俺很反感和讨厌的群体。因此,对叶檀也就有着格外的提防。

而上海是个盛产娘娘腔的地界儿。如果说中国人女性化的话,那么上海则首当其冲。

也因此,叶檀能够在男人的世界里脱颖而出,也就顺理成章。

所谓的女强人嘛,只要稍微具有一星半点儿的男性荷尔蒙,就会让中国男人相形见绌无地自容。

叶檀号称是上海第一支笔,这是叶檀的幸运,还是上海乃至中国的悲哀?

叶檀嘛,太着急忙慌地为自己的基本立场找婆家咧,忙不迭地为自己的人肉包子店铺挂上了幌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俺的智商恐怕不到50,实在理解不了,如此俩有着巨大乃至不共戴天的货色如何能够克服紧张而同床共枕鸡兔同笼。

结果嘛,叶檀越来越热闹非凡,以至于最终去了中南海,给那里的大佬们讲授现如今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

光宗耀祖不?身价倍增不?

于是乎,中南海之旅,让叶檀一下子就超凡脱俗,别是什么正常人,简直就不是人啦,乃是个神仙。

可是,叶檀像何清涟一样,越来越口无遮拦,胡说八道。

现如今,叶檀的出场费节节攀升,已经达到了每一次15万的谱儿。

母公鸡……

但是,俺对叶檀,越来越忍无可忍。

现如今,甭说看其文字,闻其评论,只要看到是其为作者的标题,就令人作呕。

这当然不是什么心理学上所谓的刻板偏见,或者说没有缘由地讨厌。

叶檀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为官方溜须拍马的货色了吧?

开篇,叶檀说,房地产是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怎么样?寡廉鲜耻得是不是可以?

对房地产,对城镇化,俺分别专题传播并且唧唧歪歪过太多了吧?房地产和城镇化,无一例外,都是中南海杀人越货的提款机绞肉机不是?

可叶檀还是红口白牙,其为中南海歌功颂德鸣锣开道,一目了然不?

并且,从理论上说,房地产成为城镇化的引擎,这本身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的吧?

但叶檀还是如此大放厥词。

类似的情形,数不胜数。

比如,在房地产领域,叶檀主张开征房产税,并且口口声声,房产税将有助于遏制房价的一飞冲天。

叶檀显然是没有看过李炜光,并且对财政一无所知。

土地财政之下,房产税如何能够遏制房价上涨,如果完成中南海信誓旦旦的房地产宏调任务目标,其中不管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的路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吧?

而叶檀对此是什么样的立场呢?是不是赞成房产税,简直就成为是不是赞成宏调乃至让利于民的试金石以及分水岭,凡是反对房产税的,都居心叵测……

叶檀如此路数,是不是太具有文革风范了?上纲上线,党同伐异。

结果呢?房产税试点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房价却节节攀升。最终,购房者的住房梦渐行渐远,而财政收入却包赚不赔。

再比如,叶檀曾经为计划生育政策击节叫好,并且坚定不移地力挺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结果呢?招致了美国威斯康辛的易富贤、北京的姚中秋以及太多业内人士众口一词的口诛笔伐。

叶檀与何清涟一样,狗揽八泡屎,嘴大吃八方,无所不能,结果不可避免漏洞百出,在房产税、尤其是计划生育话题上摔得鼻青脸肿。现如今分工如此精致,叶檀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所有领域里都成为翘楚,那么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别那么胡言乱语的。

但是,叶檀当然也是肉烂嘴不烂,在周围人有目共睹的一败涂地并且输得非常低劣而丑陋之中,还强词夺理,最终,没有什么人再愿意搭理咧。如此争论,告一段落。

要知道,易富贤、姚中秋等等,也都是当代右派,是自由化民主化的鼓吹者,而对叶檀一边倒的批判,让叶檀自身的立场昭然若揭——哪儿是什么自由主义啊,分明就是个为中南海摇旗呐喊的走狗。

至于说刘瑜嘛,俺会专题介绍和讨论。针对最近埃及局势,刘瑜的洋鬼子中文媒体刊发文字,当然还是主题先行政治正确地为民主鸣锣开道喽。对埃及民主,全世界众说纷纭,而刘瑜的结论是什么?那些因为埃及乱象而否定民主者,具有“选择性失明”。

这个帽子不小吧?

其实,刘瑜的帽子工厂,大干快上。在其于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的自序之中,就把关注中国人国民性问题者,夯不啷全部戴上了“种族主义”的帽子,并且指责国民性论者偷懒,借着国民性而回避民主化。

什么选择性失明啦,什么种族主义啦,什么偷懒啦,自相矛盾,甚至贼喊捉贼吧?

民主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看到这点却被冠以选择性失明;MIT黄亚生曾经对制度决定论悲观失望,发出此后要关注中国人的人性,而不是制度;可是,黄亚生最终还是回到了“如何把西方民主带到中国”的老生常谈上来,为什么?中国人的人性,那是轻而易举可以触碰的么?国民性必须进行演绎,与普世价值的归纳南辕北辙。就此而言,到底是普世价值偷懒,还是国民性在偷懒?

刘瑜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可是,与其前辈的何清涟和叶檀一样,具有中国女人的轻而易举下结论,并且以偏概全,无所不能(如果刘瑜对国民性已经有过深入的了解,得出那些个结论,还可以凑合看不是?)无所不谈,结果不可避免,也就与前二者一道,共同构成了到现在俺认为的中国人里精英败坏之中母公鸡里的三大嘴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