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荆刺秦

长篇小说连载,战国末世演义,战国红楼梦。表现六国可歌可泣的反抗暴秦的史诗。
正文

燕荆刺秦007:狗屠

(2023-06-30 22:38:44) 下一个

两人起身,随后走了很长时间,边走边聊。走到大市集旁边的密林中,里面有林中小路,走了一阵,豁然开朗,发现一座大院落。

这是一座豪华馆舍,规模丝毫不亚于齐国的官方驿站。

高渐离熟客般的走进去,找管事的要了一间上房。

两人箕踞入座,这是非常熟的朋友才有的做法。

有店家伙计送上蜂蜜,自己兑水随意搅拌。

渐离知道荆轲肯定有很多疑问。

渐离道,你刚来,肯定不知道,待几天就知道了,这里面有个狗屠,神龙不见首尾,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底细,幸好他爱听我的说唱,我们成为朋友,这是他的馆舍。

荆轲道。他要多有钱啊。这样豪华馆舍?

渐离道,这样的馆舍他有多家呢,至于有多少钱财,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

荆轲,富可敌国吗?

渐离道,不是,说他不知道他自己的钱财,不是因为多,是因为他的钱财都在他朋友那,他当然不能去查朋友的账啊。

荆轲还在迷惑。

渐离道,我从头和你说吧。

燕下都有个小官吏,是市集中“屠狗”市的世家管理者,当时市场都有官方分门别类,指定区域,由官方管理,摆摊的需要交钱申请摊位。例如卖狗肉的。就叫“屠狗”市或“狗屠”市,卖活狗的。就叫“生狗”市,世家管理,就是这个职位可以继承。

管“狗屠”市的叫吴式,自从继承了父亲的差事,别人按惯例都叫他“狗屠”,平时乐善好施,交友广泛,救急救难,任何人只要说个认识某某,只要这个某某是“狗屠”认识的,都能在“狗屠”这借到钱,“狗屠”还有个本事,因为从小就混迹市场,特别会识人以及经商,通过几句话以及借钱要做什么,“狗屠”就马上能决定借给多少钱,有利可图的就多借,赚了算有我一股,赔了,拉倒。“狗屠”从来不催帐,任其烂掉,有些人借钱还不上,但这份感激一直存在心里,如果有人赚了,不还钱,或者少分红利,只要“狗屠”随便念叨一句,某某借给他钱,他赚了这么多,才还我这点本息,这话传出去,马上那些心怀感激的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就会主动去报恩,因此没人能在狗屠这耍奸使滑。

前文燕太子在燕下都说的话,郭开回的话,两边对这个市场都不收税,马上传到“狗屠”的耳里。因为“狗屠”不结交权贵,只交下层朋友,小书吏,狱卒,小保安,看门的,烧水的,驾车的,佣人,厨师,拉马桶的,裁缝,手艺人,铁匠等等,所以信息比官府邸报还快,有些大官办不了的事,他却能办成。

所以两边的话都传到狗屠耳里,狗屠就让其胞弟继承了他的官方市场职位“狗屠”。

而把这些年借贷赚的钱就开始投资这些燕下都外的各个小市集,清除杂草,填平土地,整修道路。修建一些小茅舍,将一些自发的小集市连成大片,然后建成大道,铺上石粒以及废弃的陶瓦碎片,挖了水井,建立了上瓦下砖的简朴的饭店,逆旅(客舍),仓库。

这样每天下午需要早早散集的,可以延长交易,不用再赶紧回到赵国,或者燕下都,可以就地好好休息,明天接着交易。

如此立即提升了市场的规模,质量,简单的城邑出现了,有燕国的商人,赵人,也跟风来投资,“狗屠”利用以往的威望,以及早发优势,引导他们,建立大家都要遵守的公约,你们投资,建设,都可以 。但有两点,第一不能收费,现在燕赵两国朝廷都不收,你要收,有可能危害这个大市场的存在,想赚钱,靠你投资的饭店,旅社。仓库,手工作坊,妓院赚钱。第二,可以建简单的矮墙,或者席子作的围墙,来划分市场交易的种类,但不能建高墙,否则怕赵国,或者燕国朝廷有猜忌,不遵守这两点,不能在这个市场投资。

当然这也是最符合这个大市集所有商人的利益,没人敢抗命不遵守。

荆轲在前235年到燕国,这个市场已经存在十多年了,已经建设的非常豪华,狗屠也是富甲一方,他的免税,不建高墙,但义务负责治安,打更,清扫卫生,在这里深受民众爱戴。本来他已经卸职狗屠管理的小官,应该不再叫狗屠,但因为他的名声,在这里成为“狗屠”专用,而且只能他一个人用了。

狗屠后来赚了大钱,在燕国各地,包括辽东,以及燕国的番国朝鲜,都建有旅社,这些一般人是缴费的,但只要你曾经被狗屠介绍过,这是我的朋友,你就可以随后任意吃住,也可以带朋友亲属来吃住,那个时代“礼”就是理,你要思忖,你和狗屠的交情或者你对狗屠的贡献,再或者说,你给狗屠带来的利益够几次你带朋友来免费吃住的,如果你去的少,就会传出你“仁义”的名声。如果你去多了,就会传出“财迷”的名声。这完全要你扪心自问。

如这个豪华馆舍,不仅是上瓦下砖,而且砖上都铺着厚厚木地板,高渐离曾经被狗屠招待过几次,也吩咐管事的高渐离可以任意带人住,因为狗屠非常喜欢听高渐离的击築说书,但这几年高渐离是第一次带荆轲来,不是因为高渐离觉得和狗屠交情够,至于贡献更没有,而是因为高渐离觉得荆轲够这个资格,荆轲比现在所有狗屠身边的人才加起来都要强多了。

高渐离说完这些又道,这些情况,因为我和狗屠交好,才说的,最妙的是外人只知道这是赵国富商投资的,狗屠只是小跑腿。

荆轲道,不错,很会隐藏,是高人,弟可以引荐拜访一下。

晚饭。两人在房间里接着喝酒聊天,高渐离督促荆轲接着讲。

荆轲道,那天我回到齐国稷下是下午,正在去乐正阳家的路上,就见了几个同门的小师弟,离开稷下快四年了,像我当时同门岁数相仿的都已经出师了。

在这里先说一下稷下,这是齐国官府修的,都是高门阔街,存在百多年了,里面学问能受到公认好的,齐国官府聘为上大夫,享受上大夫的俸禄,以及上大夫的宅邸等级,我老师乐正阳就是上大夫待遇,我十多岁的时候就在他那开始学习。

我家里父母,虽然识字也会算数,会记帐做簿册,但却不喜欢读书,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故事,有个大女孩子编织布编讲故事,有时都是她自己编的故事,小孩子边帮他干活,边听她讲故事,在围听的小孩子里回回都有我,而且我还要刨根问底。讲的不合理的我要指出来,大女孩子就要赶我走,不给我讲了,偶然的情况下卫国王族卫角发现了我,看见我这个天性,他就给我讲故事,说让我挑毛病,这样慢慢的给我启蒙。他比我大快20岁,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他的故事少了,下围棋也下不过我了,他就要我去稷下读书,家里人也不反对,经过卫角的介绍。到了乐正阳老师家里,那年才11岁,齐国我家族还有亲戚。经过盘谱,我家和乐正阳老师还是姻亲。

乐正阳老师的教学方法,他只教大徒弟,年龄小的,由大的师哥教,除非有最优秀的他就亲自教,他没有儿子,有五个女儿,开始跟着小师弟一起学,随着大年龄的徒弟出师,几个女儿就成了大徒弟,就由他们教小的。

和我定亲的乐正雨是二女儿,是几个女儿里面长的最漂亮的,我本来心里想着这次要和她解除婚约,就问乐正雨怎么样?但同门小师弟说,现在等你结婚的已经不是二女儿,而是四女儿,乐正雪。

原来在我离开临淄去楚国的二年后,二女儿乐正雨拿着我留下的卫王宝剑,找到老爹要解除婚约,这也正常,那时过年乐正雨就20了,她不能在等了,乐正阳以前总是劝她等,这次劝不住了,当时齐国还有一个风俗,有些齐地把大女儿一直留在家中,一辈子不嫁人,以此照顾父母养老。但这也算个陋俗,临淄稷下,没有几家实行的。乐正阳还想保持和荆轲家的婚约,心想就干脆留在家里等一辈子也行。但现在乐正雨坚持要解除婚约,赶紧在安排亲家嫁人,不然等到20岁就不好嫁人了。

乐正阳说解除婚约是失信于人,乐正雨说是荆轲一去不回头,是荆轲先失信的,

老学究说荆轲是为了仁义,天下苍生,讲了荆轲的誓言,老学究以为能感动女儿,没想到女儿更炸了,父女开始争吵,母亲在旁也劝不住。

这时候大女儿,三女儿已经嫁人了,家里还有四女儿,五女儿,老五还小没有及笄,听见吵架就跑到外面去了。

听见吵架,到屋里来劝的只有四女儿乐正雪,听了半天了。以前为这事就听他们吵过。

这时乐正雪走到乐正阳的几案上,拿起乐正雨丢弃在那把卫王宝剑,说,我来等荆轲,这也不算失信毁约。

乐正阳半天没反应过来。

二女儿乐正雨嘲笑道,你别起哄啊,这是要等一辈子“望门寡”啊。

乐正雪平静的说,我等。

乐正雪比乐正雨小三岁,虽然长的不如乐正雨,但学问比乐正雨强多了,小师弟们都说乐正雪的解释比师傅乐正阳都清楚明了。现在乐正雨开始动气了,认为乐正雪又在与自己争风头,乐正雨就说,你别空口无凭啊。

乐正雪就拔出卫王宝剑的锋刃道,我这一辈子非荆轲不嫁,有违此誓,上天让我死于乱刃之下。

随后剑锋回鞘,朝父亲点下头,就拿着剑走了。

荆轲师弟讲完这些,又说到,师哥有福了,女大十八变小师妹现在长的比乐正雨还漂亮呢。

荆轲边和这几个师弟往回走,心里想,这还能去解除婚约吗?如此乐正雪的誓言怎么办?

找个机会说道,想起我还有件事办,你们先回去,我去办事,

说完就上马,飞奔而去,师弟在后面喊,师哥去哪?

荆轲道,我去赵国。

飞奔到临淄城外,找到从小经常骑马练剑的所在,在树下小溪旁,荆轲不禁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

很早,乐正阳就订下了荆轲和乐正雨的婚约。本来和一个家庭兄弟姐妹一样,都是胸无芥蒂,现在有了这层关系,乐正雨有什么事找荆轲,都让乐正雪跑腿,反而荆轲和乐正雪接触频繁。

荆轲大乐正雨两岁,乐正雨大乐正雪三岁。

荆轲回想起来,当时荆轲在这击剑,洗马,很多次都是乐正雪跟他一起过来玩的,每次回去,都是乐正雪骑在马后,搂在他的腰。

有次乐正雪非要坐在前面,说这样好看风景,荆轲拗不过她。就让她坐在前面,荆轲一手拦着缰绳,一手搂着她。

回来的路上就有很多人笑,还有人比脸上羞羞的手势,当时荆轲满不在乎,回想起来那时荆轲也就18岁,乐正雪13岁,荆轲想,看你拗。被人嘲笑了吧。

结果第二天,他们又要回去的时候,荆轲想,这回你就坐后面了吧。结果乐正雪依旧要在前面,荆轲道,昨天那些人做什么?你没有看见。

乐正雪道,他们做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荆轲还是拗不过他,还是让她坐在前面,当然快到家门的时候,荆轲就下马。如来时一样,牵着马。

如此坚持,直到乐正雪坐在马前被荆轲抱着没人笑话为止。

想起这事,突然荆轲又想起一事,也在这里,

一天不知说起来什么了,荆轲和乐正雪比赛跑。乐正雪拔腿先跑,荆轲后面追,那时是个夏天,为了跑的快,乐正雪就撩起外裙和内裙,盘到腰上,在前面跑,那个时代,除了男子有个犊鼻裈(类似日本兜裆布),女子是没有内裤的,如此情景。荆轲还怎么追了。不禁停下脚步,心中笑道,傻丫头,这么疯,马上都要及笄了。

事后,荆轲笑问乐正雪,四丫头,干嘛这么拼。至于光屁股跑吗?

乐正雪一本正经道,你哪只眼看见了?有什么凭证吗?有记号吗?

荆轲不禁一怔,当时震惊下,只看见一团白,哪敢细看,赶紧停步转头,看见旁边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同龄路人也是目惊口呆,随后一脸羡慕的看着自己,当时自己特骄傲。

想到这事,又想起一事,甚至有些恍惚,怀疑这事发生的的真实性。

也是夏天,酷热,那天下午乐正雪就和男子一样,打着赤膊,在荆轲屋里转了一圈,把荆轲看的目瞪口呆,乐正雪看了几眼荆轲,就没事式的在门口穿好小裙子,转走了,那年荆轲16岁,还是15岁。乐正雪也就10.11岁吧。

当时荆轲以为她梦游呢,现在回想起来,乐正雪是故意的,她绝不会那样打扮再去别的师兄屋转的,因为荆轲初来乐正阳家里是11.12岁,那时乐正雪七岁,她小时候都没有发生过打赤膊这事,怎么大点却发生了呢?可是当时就暗生情愫了吗?可是怎么从来不说,那时好像还没有和乐正雨订婚呢?订婚应该是乐正雨及笄后的一年,老四没胆说却敢那样装扮?还纯就是热呢?荆轲实在搞不懂。

浮想联翩后,荆轲就想眼前问题,怎么办?暗中找人通知乐正雪,在这相见,让她不要守誓约了?或者把她直接带走,不结婚了,一起去赵国,也不算违背了誓约,但带个女人去赵国,还抗秦吗?

想了半天,荆轲终于想出了自以为是的好计,上午翻墙潜入乐正阳家里的内宅,那个环境他太熟悉了,然后偷出卫王剑,没有了无意中留下的这个婚约凭证,乐正雪还守什么呢?而且也必知道自己的心意了,快刀斩乱麻,晚痛不如早痛,早痛早疗伤。

那个时间,应该是乐正阳和乐正雪在教学生们功课的时间,仆人在厨房忙的做饭的做饭,烧水烧水的,忙这忙那的,应该是人最少的时间,如果撞见乐正雪,那就带她去赵国,一切看天意吧。

荆轲在城外盘桓了几天,之后在一天,也没有蒙面,一切如计划想的,依靠院墙边内外的大树,翻进内院,院内静悄悄的,只有蝉声响个不停。到了乐正雪所在的小院,进屋看见卫王剑就被乐正雪挂在墙上,拿走剑,任何人都没有遇到,并没有见到乐正雪,荆轲想这也是天意吧。

荆轲还在稷下盘桓了多日,隐藏了面目,想远处看师傅乐正阳和乐正雪一次,这时乐正雨已经嫁人,不在稷下了。终于有一日,看见乐正阳和乐正雪一起出门。

荆轲深情凝视乐正雪后,了了心愿,随后,拿布包好剑背上,荆轲来到了赵国。

这样荆轲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这时就已经用了“荆轲了”这个假名,虚拟一个齐国出身,当年在楚国时依旧用的真名,当时年轻,思虑不周,后来感觉与秦国为敌,而齐国一直和秦国友好,因此还是用假名,对齐国亲戚,卫国家族更安全些。这样把他和楚国经历,齐国出身彻底截断,重新开始。荆轲在邯郸遍访贤士豪杰德高望重之人,其中互相看对了眼的,就是鲁勾践,他是现在赵王迁的哥哥赵嘉的家老。基本和家宰一个等级的。

赵嘉本来是太子,后来赵悼襄王改立其弟弟赵迁为太子,赵迁母亲是歌伎出身,歌伎是卖艺不卖身,就是现在的艺术工作者,因此秦国的间谍就造谣,非议赵悼襄王和赵迁,说赵王无耻好色,废长立幼,废除出身好的,立歌伎的儿子等等,这种说法史记有记载。

其实赵国人反应都觉得应该如此,因为赵嘉无论从性情和长相,都有些懦弱,而赵迁一表人才,无论性格和长相都很刚毅,赵悼襄王认为赵国处于乱世,需要接任者是个刚毅果敢的人,而且赵嘉也认为应该弟弟继承王位,心甘情愿的让出太子,所以赵迁和赵嘉关系一直很好,后来赵悼襄王去世后,赵迁继位,和哥哥赵嘉关系依旧良好,而且还很倚重,所以作为赵嘉的重要部下,鲁勾践是经常陪着赵嘉,参与赵王,郭开的重要会议的。

鲁勾践非常器重荆轲,宝马、名剑、美女、重金无数,荆轲都婉拒了,荆轲说第一有誓言,荆轲这个誓言不隐瞒,也是让大家监督的意思。第二要有自由之身。怕和历史上的聂政一样,身不由己。鲁勾践因此也不勉强。

注:聂政(?—公元前397年),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刺杀侠累于阶上,后剖腹自杀。

荆轲只是好吃,好住,好穿来着不拒,毕竟要交朋友同席吃饭饮酒,这三样是不能拒绝的。其余一切拒绝。

但荆轲也找机会报答了一下鲁勾践,当时赵悼襄王,相国郭开,太子迁,世子嘉等重臣商议,赵王怀念赵国以前的老家山西晋阳等地。想去派人看看这些现在被秦国占领的地方民心,对赵国的感情,以及有没有反正的机会,找多人去打探。世子嘉和鲁勾践他们这一头也不想缺席。鲁勾践和荆轲商量。找谁去,荆轲主动请缨,我去。我经常四处游历,应该没有问题。

鲁勾践有些意外,这种侦查小兵的差事,荆轲去有点不符合他的身份和待遇。

荆轲又道,我正愿意游历各处,这次顺便办了这差事。

鲁勾践看荆轲坚决,就依从了荆轲道,上卿走那条路?

当时有三条路,一条去齐国,然后绕道黄河南岸,沿着秦国的疆界,从河南再去山西,这是远路。一条是去赵国代地,就是山西大同,包头,承德那块,翻越太行山的鸿上关去代地,由代地再去晋阳。也是远路,山路还崎岖,所以秦国在攻下晋阳,长治,榆次那块,没有往北攻击,而是转回井陉一线,因为只要打过了井陉就是华北的一马平原,而北上关口重重,去代地更艰险,第三条就是直接翻越太行山。其中井陉口李牧正在把守和秦军对峙。这里走不通。

荆轲道,都不走,我不走大路,我走近路翻越太行山,反正山也不高。

鲁勾践问,需要带什么?需要几个随从?

荆轲道,就我一人,带上弓箭,砍柴刀,宝剑,黄金,简单食粮,水就行。

荆轲就这样出发了。几个月后,荆轲完成任务返回,去了晋阳(太原)榆次,长冶等地圆满返回,回来的一行还有几个太行山里的原住民,原来蔓延千里,横卧几百里的太行山,群山山脉中的山谷里面有很多小平地,每个小平地,就是一个小村落,生活着土人,也是有千年传承了,在那耕种纺织。如同世外隐居,荆轲真心结交了一些土人,所以来回都有他们带路。虽然也发现了几条新土路,但很崎岖,还是不适于大军通行。

只是荆轲的祖传宝剑卫王剑给丢了。

原来在游历到榆次的时候,那里有个击剑大家,荆轲想去拜访一下。

公元前247年,秦国派大将蒙骜夺取了赵国的榆次,这时榆次归到秦国也就十几年的时间。还是延续吕不韦政策时期。吕不韦自从当上秦国相国,大的国策不能改,小的方面就做了不少微调,吕不韦把秦国新占领的六国土地和原来的秦国固土关中蜀地分开管理,对这些六国新占领土地在赋税徭役连坐高压控制等方面都实行了仁政,因此荆轲来到的时候,榆次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只是这种好日子马上要被赵政取消了。

那个榆次击剑大家,叫盖聂,荆轲去他的武馆,他不在,别人说,因为新来的秦国郡守很欣赏信任他,每天就让他去殿前值班,就是公堂上立在郡守身后站岗。

盖聂不在。荆轲就坐等,顺便和盖聂的徒弟们聊天。自然的荆轲就和盖聂的徒弟聊到剑术,果然是剑术大家的徒弟,大家一说就上道了。

正在荆轲和徒弟们讨论的不亦乐乎,连说带比划的时候,大剑士盖聂前呼后拥的回来了。可能看荆轲说的他徒弟们有点心驰神往的,盖聂有点不高兴。

荆轲道,他来我就迎上去,报上姓名,说想探讨一下剑道,那个时候我在赵国有点小名气。他让随行他的徒弟传话,剑是打的,不是用嘴说的。

荆轲道,好吧,那就比吧。

话音才落就被盖聂周围的人,一哄而上的涌上比武场,这个时候看的人很多,有他的徒弟,还有外人。盖聂在六国都很有名,所以当地听说的来看比武的人很多。

上了比武场。他徒弟又传他话说,要比就比真剑,拿个木剑,那些胆量啊。杀气啊,是比不出来的。

荆轲这下傻了。

盖聂就站在荆轲对面,一手按着剑柄,一手按着剑鞘,两眼牛光闪闪的瞪着,等着荆轲拔剑。

荆轲道,我一直在想我拔不拔剑呢?

这时他旁边的徒弟喊,如果不敢拔剑,那就弃械投降,照规矩把配剑留下。

看我还是没有拔剑,周围人都起哄,嘲笑。

后来,荆轲就把卫王剑放在地下,施了一个礼,就退出人群走了。

高渐离道,你没有亮剑就认输了?

荆轲道,你看我长的像武夫,莽夫,屠夫吗?

高渐离道,这在燕国会让你抬不起头来。

荆轲道,这在赵国也一样,只是这把剑我是准备亮给秦王的,他盖聂没资格,差远了。

再往后,有人问盖聂,怎么荆轲没有亮剑就跑了呢,盖聂说,被我眼里的杀气给吓跑了。

说到这,荆轲哈哈大笑了。道,好大的杀气,要不他能站在秦小吏的后面,长官要他助威呢?

接着荆轲道:好像,他们现在把我的那把卫王宝剑加上一个布条,写上荆轲两字,放在盖聂战绩陈列室了。

高渐离道,我现在要去能看见吗。

荆轲道,应该能吧。

荆轲,最后我回到邯郸,也把这事说给鲁勾践了 ,鲁勾践说派人或抢或偷或买或要,总之给我拿回来,我都拒绝了。我说等我破秦后,和他比剑在拿回来,

最荆轲道,鲁勾践后来给我找了一把好剑,但还是比不上我那把卫王宝剑,它的历史可以上朔到越王勾践那个时候。

渐离道,那怎么没有见你跨剑?

荆轲道,来的时候,放在鲁勾践府了。

渐离问,鲁勾践和越王勾践有什么关系吗?

荆轲道,没有,纯是他仰慕越王勾践。就像我仰慕孟轲一样。

渐离道,后来呢,那荆卿怎么到了燕国?

荆轲道,前几天,我和鲁勾践下围棋,因为一个棋子产生了争执(那个时候,围棋的规则本来就不完善)后来他发怒了。斥责我说,你祖上宝剑(对他,荆轲隐瞒了卫国)都能丢弃,还不能丢弃一个棋子吗?

一听这话,我就扔下了那个棋子,向他施了礼,就直接去马厩牵了我的马,那可是我从楚国带回来的哦,随后从大门走了,就一直这样到燕国了。

高渐离道,那现在你的马呢?

荆轲道,中间路上盘缠不够了,就临时质押出去,要不,你帮我赎回来?

渐离道,可以,我也没钱,但可以找人帮你赎回来,你是分文没拿就离开了邯郸?

荆轲道,也不算了,我当时驰骋在去齐国的官道。后来见了齐国的商队,就找他们借了些钱,用朋友名借,再报齐国的朋友做担保,让他们去齐国讨。其实这样的目的,主要是让鲁勾践以为我回到了齐国,

渐离道,来这儿这么费钱吗?

荆轲道,借了钱,我就下了官道,走上小道,小道旷野路狭。草木遮盖住了道路。寸步都是烂泥,只能赤脚,频频看不见前面的道路。若无向导带路。是一步不可走的,因为要转向,吃住可以找赵人借宿免费。向导是不能免费的。这样一路换着雇向导到了燕国易水。

渐离道,为什么不走官道

荆轲道,我怕鲁勾践寻我,即使到了燕国,我也要隐姓埋名藏一些时间,我怕鲁勾践怪罪我。

渐离道,他那样不堪吗?

荆轲道,不至于,但小心没有大错。

几年后,渐离在燕下都真见到了鲁勾践,说起这事。

鲁勾践道,没想到荆轲气性这么大,当时是派人追了,甚至追到给他借钱的齐国商人那里,还替他还了钱。没找到他。就算了。从没想去燕国找他,更没想要治罪什么什么的。甚至到了黄金辩论,知道他大出风头,还在一直鼓吹燕赵联合,深感欣慰,但那时也没想派人去找他。

渐离心想。他们的交情也就那样,荆轲有点看重了。当然这是后话。

这就是史籍记载的有关荆轲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荆轲被盖聂杀气吓跑了,一个是荆轲和鲁勾践下棋争子,被鲁勾践斥责跑了。

转天狗屠来了,高渐离去见他,大力推荐荆轲。

狗屠说,我是不结交权贵的,你说的荆轲,我看只是在权贵身边打转,在我们这里待不住的。

渐离道,百闻不如一见,信我就见他一面,然后你在说这些。

随后下午有个饭局,有狗屠各个方面的朋友,荆轲,渐离也都参加了。

十余人范局中,狗屠也和荆轲说了两句,然后再无交流。

荆轲一看狗屠这个态度,也就知道了,告辞狗屠和渐离。在燕下都找了一个驯马,跑马,调理马的工作。那时的豪贵,家里都有好战马,这是有别于拉车的战马,需要每天跑一定合理的里程,越跑越有劲,里程也越远,不然就废了。荆轲多年漂泊,常年长在马上,是个识马,养马,驯马的高手。

有些豪贵当家的,看荆轲会周语,又认字,有意交谈,有意延揽成为门客,家臣,荆轲总是装傻充愣,因此只是成为一个驯马师,手艺人工作者。

荆轲,高渐离是一直保持密切关系的。两人经常相聚饮酒聊天。

当然这事,神通广大的狗屠肯定会知道。几个月后,就找到渐离,再请荆轲,这次是几人小范围的喝酒谈天

狗屠带着自己身边的亲信,郭正铜,本家吴保族,其中吴保族是练家子,在燕下都也是赫赫有名,在酒酣中,和荆轲拿木剑,在客厅中比划了几下,很快被荆轲击倒。

随后狗屠有意延揽,要荆轲辞了驯马师的工作,到他这里找个差事,荆轲拒绝了。

狗屠道,你不是怪罪我前些天对你冷淡吧?

荆轲正色道,不是。我在赵国那两年也是一直做客人,绝不干具体工作,拿具体报酬。

狗屠道,这是为什么?

荆轲道,就为了来去方便。

狗屠道,你也做我的客卿,也来去方便,没有具体差事,没有具体报酬。

荆轲笑道,你有客卿吗?

狗屠一呆道,没有。

荆轲笑道,那我不能让你破这个例,养客卿,清客是权贵之家的事。

狗屠笑道,我不比权贵之家钱少,势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个权贵之家,甚至王宫都要有看门的,打更的,买菜的,做饭的,织布的,倒马桶的,我的势力都在这上面,办事不比他们差。难道你就不能做个先例?

荆轲笑道,不敢,绝不敢做先例。

狗屠道,既然如此,喝酒吃饭总可以吧?这是没有人情债的,你随时可以把嘴一抹,拍屁股走人。

荆轲道,还是有债的,找机会总要回请的。

狗屠道,我吃你个驯马师的回请, 不让人笑我吗?

荆轲道,吃你一顿酒席,还你一个山中亲手采摘的特产小枣,这也是还清,只要尽心就行。

随后这些天,上午荆轲驯马结束,中午经常被狗屠宴请。一喝就到深夜。(当时都是米酒)

一天高渐离对荆轲道,狗屠要我做客卿的,我估计是为了邀请你的,我是垫背的。荆轲就要渐离转告狗屠。下次不要再带旁人,三人一起吃顿饭。

酒席中,荆轲道,我20岁时,发誓“不破暴秦,誓不为人” 因此我是不能做你客卿的,一旦燕国太子从秦国回来,我是要见太子的,或者太子再不回来,我还要去楚国,哪怕再回赵国,总要找机会抗秦的,不能总待着这浪费时间。

狗屠道,为什么非要等太子?

荆轲道,太子被扣在秦国,燕国绝不敢援赵抗秦的。

狗屠道,那你做我客卿,太子,回来或者不回来,你也可以随时可以走啊。

荆轲松口道,那也要过个一年半载,我在赵国是不辞而别的。不能马上抛头露面。

荆轲说了和鲁勾践争棋的事,当然也说了祖传宝剑被盖聂拿走的事。

狗屠道,你这功夫不错啊,为什么不敢和盖聂比?

荆轲道,那天如果你哪位老兄,也要和我比真剑,我也要认输的,第一,我不想杀人,第二,我也不想被杀,我的目标是秦王,而不是别人。

随后荆轲说,鲁勾践这人有些小气,估计他要找我些天,如果被他发现我在燕国做客卿,总不会有好事,做客卿,总要各处露面的。做个驯马师,是没人看见的。

狗屠道,好,我们只管喝酒,一年后,你做我客卿。

荆轲道,到时看吧,我可不能保证。

当然渐离回头让狗屠派人去赵国,赎回了荆轲的楚马。

随后三人总是相聚,慢慢成为好友,狗屠也发现了高渐离除了击築演唱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而荆轲也发现了狗屠所具有的自己不具备的优良品质。

狗屠不仅善于经商,还特别关心时事,这也是经商赚钱的办法,狗屠还特别喜欢思考,喜欢和有见识的在一起,正因为狗屠的有求知欲,还不自私,以及自己独特的睿智行事方法,所以荆轲也喜欢他,三人中,狗屠是大哥,狗屠年级也最大,年36岁。个子最小(1.6米)。荆轲27岁,个子最高(其实也就1.72米),高渐离24岁。个子在中间(1.66米)。他们开始以兄弟相称。

高渐离的特点是职业特点,活跃气氛,和自己不喜欢人的也能聊一通宵,荆轲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遇到对脾气的也很健谈,而狗屠大多数是个认真倾听者。

而且狗屠身边聚集的办事的人都是精明,而且品德也不错的人,一次荆轲对狗屠说,吴保族不错,对我真心拥戴,比剑败了也没有丝毫怨言嫉妒。毕竟我是马夫,他是职业剑客。

狗屠道,我看人一贯很准的,不然怎么敢放钱使贷。

荆轲还曾说,狗屠你很奇怪,放着美妻娇妾不理。(狗屠有几个妻妾),天天赶场和男人混?

如果说狗屠有缺点。就是不能自己一人待着,总要找人混在一起,但他真心不喜欢在女人堆里。而喜欢和男人在一起。

狗屠道,你也不正常。渐离是下海寻仙禁女色,你呢?

荆轲道,我真心喜欢在女人群里混,不喜欢在男人堆里待,但是没办法,无钱无势啊。

狗屠,渐离以为荆轲说的是笑话,没想到事后发现是真心流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