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口头文学的传承

(2023-12-06 14:45:22) 下一个

          口头文学的传承

 

 

小时候,除了书籍以外,还经常能听到父亲给我们兄弟姐妹讲一些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至今仍能记起一、二

下面这两个小故事虽然是我八、九时候听的因为觉得很幽默诙谐、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故事1

 

一对屎壳郎夫妇推着一个粪蛋回家,突然公屎壳郎感觉渴了,便对母屎壳郎说:

“你在这儿看着宝贝,我去江边喝点水就回来。”

随即公屎壳郎走了,留下母屎壳郎。这时候远处飞扬起了一片尘土直奔自己而来,母屎壳郎随口吟道:

      

                      丈夫江边去饮水, 

                      留下奴家守香桂, 

                      远处来了一匹马, 

                      马踏如 

 

谁知来的是一只癞蛤蟆,癞蛤蟆一看是个母屎壳郎,还故作大家闺秀吟诗作赋,不禁哈哈大笑,随即也吟诗一首:

       

                      身穿盔甲黑似炭, 

                      整天整日推屎蛋, 

                      自觉你是英英女, 

                      倒叫我小生不稀罕! 

 

说罢,昂起头对母屎壳郎嗤之以鼻。

 

母屎壳郎觉得受了侮辱,大哭了起来,恰巧这时公屎壳郎回来,听了母屎壳郎的哭诉之后大怒,对着癞蛤蟆开口就骂道:

       

                      眼似铜铃身似瓮, 

                      整日水边蹭, 

                      长了一身疙瘩皮, 

                      还跑到我妻面前装小生,滚! 

 

癞蛤蟆顿时觉得无地自容,赶紧跑了。屎壳郎夫妇高高兴兴推着屎蛋回家了。

 

 

       

 

         故事2

 

从前有一个秀才特别爱作瘸腿诗,经常借此显示自己的才能。

    一天,他看见一个女子从远处走来,此女的双脚比较大,秀才顿时诗兴大发,随即说道: 

 

           远看一女娘,

           金莲三寸长,

           走近一细看,

           横量!

 

此女十分生气,拉着他要打官司。

 

在去衙门的路上,碰上一男一女吵架,秀才不问三七二十一,便上前劝解,他说:

                      大哥与大嫂, 

                      二人莫争吵, 

                      久旱遇甘露, 

                      正好! 

 

谁知这二人并不是夫妻,而是邻居,听了他的话格外生气,也要拉他打官司,于是,大家一起去衙门。

 

到了大堂,县官问:“什么事情打官司啊?”

那三人一致说秀才作诗骂人,侵犯人权,县官一听很好奇,遂对秀才说:“本官名叫西坡,你能我的名字作首诗吗?

秀才张口就说:

          

                      古代有东坡, 

                      现在有西坡, 

                      西坡比东坡, 

                      差多! 

 

县官气坏了,大笔一挥,把秀才判了个充军洛阳,先押到大牢。

 

秀才有个舅舅,听此消息后特地赶到大牢来看他,伤心地流下眼泪。秀才舅舅只有一只睛,是个独眼龙。

秀才看着、看着,突然不哭了,他作起诗来:

          

                     充军到洛阳, 

                     见舅如见娘, 

                     二人同流泪, 

                     三行! 

 

秀才舅舅听罢,气的挥袖而去,留下秀才独自在大牢里怅然自失。

 

 

 

 

 

 

 

                                                              2023/12  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