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车

男,读高中赶上文化大革命,回乡劳动荣获雅号"老农",当耕读教师挣"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着再读研究生学习经济;参加工作紧密结合本专业,改行不离基础研究财政;退休之后犹自奋蹄,激励后辈努力新征程。
正文

红色日记 建桥工地 12.9-13

(2023-10-31 11:52:37) 下一个

十二月十日

下午放学后和两位老师一起到离学校不远的建桥工地看了看,只见大车、小车、汽车一辆接着一辆,河里的大槽船排满工地附近的河面,建桥用的石子、沙土堆成了山;而大部分的人力都集中在打桥墩基础的工地上。高高的钻机下,几个人正围着钻机上下奔忙;打好孔的地方,灌浆机开始灌浆;装运搅拌好的水泥的小车、运沙土的小车穿梭般来往。路边还摆着捆扎好的十几米长的钢筋柱架;远处还有不知是什么机器,周围还有人在干活。看到这宏伟壮观的劳动场面,不禁从心底里佩服工人阶级的伟大创造力,真是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回来时又看到城墙上一排排整齐的工棚,一行许多人背着背包走进其中一间;可能是工地上又来了新的队伍。工棚上写着醒目的“抓大事、促大干、带大变,争取‘七一’把礼献”的大标语,现在还是口号;在这些人面前,看来是能够变成现实的。

晚上去某某那儿,见一个乡里来的知识青年,是到县里来开农业技术交流会的。他念叨起他们那儿九个知识青年办农场的事,他说,他们九个在石家庄一个农场的旧址上决心自己办一个农场,利用大队拨给的二百多亩地,开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公社党委、当地贫下中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已经种了六、七十亩小麦,养了几头猪,正积极开展冬季积肥运动,为夺取明年小麦丰收做准备。他们以后还要搞科学实验,养鱼、种树,为祖国作出贡献。听他念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赞扬的新生事物;但要有一条正确的路线,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要有贫下中农的支持,要有自力更生、出大力、流大汗的决心;不然的话,是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

听了他的念叨,很受鼓舞。人家都在轰轰烈烈地准备搞一番事业;自己一天到晚庸庸碌碌,不知干的是什么,看书也看不下去,看书没瘾头,工作没劲头,连玩都没兴趣,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