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听的歌和从伦敦回来

(2008-04-28 12:35:09) 下一个

在上海读高中时,很酷,除了外文歌,中文歌基本不听的。听得最多的是英文的然后是日文的接下来是法语的。读大学的时候,听日语歌达到高潮了。到处买磁带还有贯通日语看日剧。我以前的MD是最好的证据。可是现在我人在国外,天天听得是中文歌。周杰伦的。在网上把他所有的歌通通下到我的itouch里面,天天晃在路上,嘴里哼着"ayou ayou, 哼哼哈哈, 好好读书,好好读舒,大家唱得都是我斜的格。。。。人啊,真不知道会咋变啊。以前就对中文歌没啥兴趣。

从伦敦回来了,一个结论,西方要想办法和中国大城市接轨。当然了,它的国际化是不用说的。不过我也不稀罕, 多是印巴,东欧和非洲人。看了个V&AChina Design Now展览,当我看到城市展部分的时候,我都那那个啥,泪眼婆娑了。还有火炬。那历经艰辛的火炬,我悄悄对它说,小云啊,你要坚持啊。怎么我们中国人做啥都能做得那么好啊, 行行出状元啊。那几个建筑设计得真不是盖的。我倒不是说北京的那个大裤衩(这个名字起得也太形象啦),我是说我们中国人规划设计的。看得他们直说,very impressive. 倒不是因为我是从中国来的。

酒店很Design,很贵,可是我不欣赏不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真是前景无限好啊。很值。搞得小安也糊涂了,去之前他对我说,这个酒店很好的,很有品位的,风景好,啥都不用带,牙刷牙膏啥都有。我进去瞄了一眼就知道not my type. 也没牙刷牙膏,后来小安说,感情我搞错了,风景好又有牙膏牙刷的是上海希尔顿。哼哼哈哈。。。

去吃晚饭,小安妹妹找的在Charlott街的。也没什么,就是马路上听了很多派头很大的车。去吃吧,每人点了他们农场自己养的牛肉一片,这个账单上来我瞄了一眼,五百多镑。这点银子,我可以在上海静安老宅店吃上多少顿大菜。所谓的欧洲大餐,典型好看吃不饱, 称的。她妹妹和这里的伦敦建筑学院搞交换,我们去看了一个她们的展览,还真不错,Bedford Square. 进去他们学校的展览室。内有二人窃窃私语,10秒钟后我发现,他们说的是上海话,世界真小啊,到处都是同胞啊。

回家最舒服。明天欧冠第二场,巴萨曼联,巴萨踢得好那是不用说,可是他们不训练射门,所以我看很危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