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皆为天涯人。
正文

“爬藤”漫记

(2008-04-01 12:03:13) 下一个
“爬藤”漫记

学会“爬藤”一词,是在等待美国高校发榜的近两个月内。而女儿“爬藤”的过程,实际上早已完成,也就是说,我是在结果快要揭晓的时候,才开始了解“爬藤”的含义及所需要的一切。我没有象若干藤爸藤妈一样,从至少五年前就开始为女儿规划“爬藤”的步骤,精心设计每一个花样翻新、意义不同凡响的暑期活动,这是我的失职,并确实直接影响到今天的录取结果。好在她最希望就读的大学忽略了我的错误,给了她最想要的机会,算是“爬藤”成功,减轻了我的负疚自责。
 
在这里,我想把最近刚学会的一点常识和对藤校录取标准的揣测现卖出来,供那些如我一样迟悟的家长参考,也请那些对之早已了然于胸的藤爸藤妈们,在大笑之余,有所批评指正。 关于藤校,我就不多解释了,这点常识大家都有。这里有照抄的百科解释:藤校指“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的八所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这8所大学始终走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最前列,有着各自不同、鲜明的办学特点。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每年公布的排行榜中,8所常春藤盟校全部在前14名,前三名近些年一直是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它们是美国最顶尖、最难考入的大学,也是全世界接受捐款最多的学府,吸引了无数最优秀的学生与师资。
 
藤校之外,还有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斯坦福,也是TOP 10之内一等一的好学校。另外,一些著名的小型男女私校(如下面所谈到的威尔斯利与史密斯等),也是教学质量和声望均居一流的名校。一般来说,敢报上述学校的,基本上是各个高中的尖子生,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学术、社会成就写出来都很吓人,不是一般的牛。想想看,在报考前三甲名校的这些牛娃之中,每一百个人只能选取八个,被拒掉实在太正常了。

在等待发榜的日子里,我读到一些前一年被拒掉或被录取的学生家长所写的经验教训,真是看得心惊肉跳、心灰意冷:每个孩子都那么优秀杰出,看上去个个都比我女儿强,何况那些是美国孩子,我们是国际学生,国别录取比例本来就少得可怜,女儿简直没有赢的可能啊!现在回想起来,在她报考当初,我们确实是过于大意轻敌,又不知天高地厚了。实际上,女儿并未做好充分准备,也没有精心包装,就杀进了名校竞争的角斗场,两次光荣地成为那被拒掉的百分之九十二中的一员。当然,最后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排名第一,也是最难进的普林斯顿录取了她,算是“爬藤”大成;同属藤校的康奈尔亦录取了她,算是“爬藤”小成;作为小常青藤或小三杰之一的威尔斯利女校(希拉里、宋氏姐妹等的母校)、常青藤七姐妹之一的史密斯女校(南希、巴巴拉布什的母校)也都录取了她。

至于她被录取与被拒绝的原因,或者说,在衡量与比较这么多优秀学子时,美国名高校招生委员会的考虑是什么,我们找不到任何直接根据,只能参考其他家长的种种意见,做一些主观的揣测。

以我女儿的个案看,她的学业成绩与各方面素质条件如下:SAT1 总分2320分(其中数学、阅读满分,各为800分,作文未写完,语法有错题,为720分);SAT2 数理化三科全为满分800。AP(大学先修课程)课已考三门(全是满分五分),待考五门,全为理科较高学术难度的科目;她的钢琴已获专业演奏级文凭,参加过国际性比赛,拿过加拿大全国钢琴比赛第五名,美国州级、加国省级比赛第一名,地区、市级比赛若干次第一名,曾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公开演出;她有多门语言能力,按水平衡量,依次为英文、中文、俄文、法文、德文;她担任学校乐队钢琴伴奏、义务为社区演出多次;参加学校环保社团,是主要负责人,担任学生会委员;她还是社区老人院义工,每周两次四小时在老人院义务工作;她兼职英文及数学家教和钢琴收费伴奏,并有一暑期在著名跨国公司做实习生一个月。

基本上,她的学术成绩比较突出,尤其是理科课程,特别是数学与物理;钢琴特长与语言能力比较醒目,但社会实践不多,领导能力与经历不足,课外科技动手能力缺乏。这与她长期偏学音乐,参加大小比赛,在十一年级之前未重视课内课外学习有关。她是从十一年级开始,才从音乐转向学术,转迷数理,也才知道SAT与AP考试的。从她准备考试到全部考完的半年时间看,她的所有考试均是一次即考高分、满分通过,而且主要是自学,包括大学先修课程与几门外语,说明她的学术智力与自学能力是比较杰出的。我想,这是重学术的普林斯顿录取她的根本原因。而她的弱项,虽说有时间因素(比如从十一年级开始,才由音乐比赛转为正常学业与社会活动),但肯定是主观努力不够,我们也未重视培养。一些优秀学生,往往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到名大学或研究所上学做研究,或从事多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积累了较好的素材,也锻炼了相应的能力。

至于申请材料的准备。我们没有请有经验的升学专家指导,也没有想过精心包装。基本上是女儿本色自述,她的论文及回答各项问题,也全都出自她的想法和文笔。没有夸大其词,甚至没有把一些才能和成就写上去,比如,她的中英双译能力,她在介绍暑期实习时,只讲了参加的两次大型活动,而没有写她为活动撰写、翻译大量文稿的事实;她没有写为我所在的报社翻译新闻稿件的往事,她也没有写用中国古文格式翻译莎士比亚剧作,令曾经译过多部外国名著的中国翻译专家称赞的故事。总之,她的论文与全部申请材料是简单的、朴素的,不象很多优秀学生在论文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才华横溢的感觉。

总之,她原本的弱项加上申请材料的平实,相信是那些比较看重社会活动与领袖才能的名校拒掉她的原因。而她的强项,使她获得了看重这方面的其他多所大学的肯定与录取。如果我们早有“爬藤”的计划,从初中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培养上述课外能力的话,她的申请材料可能会丰厚得多。所以,有志让子女“爬藤”的家长,提前多做准备,肯定是有必要的。

关于学费支付问题,中国国内学生往往把财政资助Financial aid 与奖学金Scholarship 混为一谈,统称为奖学金,所以动辄有一年拿三四万“奖学金”或一共拿了十九万“奖学金”之类的报道。实际上,财政资助完全根据家庭收入,如果家庭收入不足,只要录取了,就肯定可以获取不同金额的资助,收入越低,获取资助越多。而奖学金则是根据学习成绩,在录取学生中择优奖给,不同名目的“scholar" 项目都会奖给一笔钱,只是数额不多。我们家收入过了财政资助的最高限,完全拿不到一分钱的补助,但不少大学都给了女儿数目不等的奖学金,以奖励她这个Outstanding 的好学生。其中,史密斯给得最多,每年五千之外,另有两千二的研究助手工资(每周工作七小时,担任教授的助手),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也给了她五千的奖学金。事实上,她因成绩不错,高中时期已获省教育厅及中学给的不少奖学金。这些与家庭收入无关,完全凭学习成绩所得。

女儿把普林斯顿视为首选并非出于排名的考虑,而是受了爱因斯坦及美丽心灵的影响。一直觉得自己的古典气质与学术追求与该校学风十分吻合。此外,该校的本科生教育远胜哈佛,资金及名师投入较多,学生在学术理论方面的训练十分扎实。女儿从小长大,我们一直尊重她的选择与爱好。学钢琴是她主动要学的,学到十一年级突然转向数理,我们也没有干涉,报考美国各校,是她的主意,学校与专业选择也是她的决定。尽管如此,看到她被哈佛、耶鲁拒掉,我们还是很难过的,觉得作为父母,在培养她全面发展方面,有失职责。

现在女儿如愿以偿,进了她的首选,但我们还是提醒她,要注意在大学期间补足自己的弱项,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否则,在未来职场的竞争中,仍有可能失去很多的选择与机会。进大学只是人生的重要一步,但能否实现她的梦想,仍有很多未知因素。在此,祝女儿一路走好!

(最后补充一个情况:女儿的中小学不是名校,是普通公立学校,很普通,在全省公立学校排名中,可能居第六七十名以外吧。但这个中学,除了我女儿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一些优秀学生,最近相继被加拿大的名高校录取。她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都非常棒,水平与修养都是值得佩服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小脚板 回复 悄悄话 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你女儿在中国学过中文吗?那俄语和德语是自学吗?
追月逐日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居士。我是一直认为私校即使有优势,也是主要看个人的。或者说,私校虽好,但好得还不够。
龙坡居士 回复 悄悄话 祝贺!祝贺!
你女儿和我儿子一样,都是在普通公立学校读的中学。我周围近年来上前十名大学大学的孩子中,只有一名是私立学校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