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来看看五四运动

(2007-05-03 07:45:29) 下一个
RETHINK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that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 as well as its modernist discourses.  It marked a nation-wide introsp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spired by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Europe but motivated directly by the search for solutions to national crises vis-à-vis foreign imperialist aggressions, the movement reflected great tens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Chinese society and ambivalent attitude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ward the nation's prospects in the changing world.  Although it soon gave way to the political struggle for state building, the movement shed great light on how China should modernize. 

May Fourth intellectuals' commitment to their historical mission to modernize the country, their radical approaches to social change, and the problematics of their modernist discourses, all had helped to form a neo-tradition of modernization--radicalism, which influenced China's intellectual as well as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oward modernity for many decades afterward and still influences the current modernist discourses in the country.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various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factions have adopted modernity as a dominant thematic even 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its problematics. 

The current Chinese modernist discourses, though not repeating those of the May Fourth, still share the same problematics of modernization left behind by May Fourth intellectuals. 

In the past decades, literary, historical, and pictograph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d been done enormously, along with the offic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y Fourth for propaganda purpose. 

Now the May Fourth still stands as one of focusing points among scholars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ut also because of an undiminished tension between history and myth hanging over it.  Since China once again undertook reform in the late 1970s,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deconstructing the myth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favor of their modernist discourses. 

Most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elites who claim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have envisioned modernization as a desirable form of social change and related their political and social behavior to modernity.  But why have they claimed to embrace modernity, and how have they understood it?  What commitments attracted them to modernity?  To what extent tradition influenced Chinese modernization?  All these questions have been driven scholars in China and abroad to continuous studie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how it has been retrospectively reconstructed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current modernist discourses, we need to examine it in a perspectiv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movement. 

 五四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四运动狭义指1919年5月4日發生於中国北京的以青年學生为主和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起因為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國在山東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問題

广义: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運動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鉅。在台灣教科書中,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多併為一談,一般民眾亦皆稱兩者合為「五四運動」,可視為廣義的五四運動定義。

[编辑] 背景

《每周评论》关于山东问题
《每周评论》关于山东问题

[编辑] 新思想的傳播與白話文邉?/span>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戰爭之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在年輕一輩中產生影響,而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展以及白話文邉?/a>的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北京大學為首的高等教育發展

中國的教育制度在清末的新政中即學習西方及日本學制而改革,但到了民初,高等教育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尤其在北京為首的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的領導下,引進了開放的學風,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同时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這種思想和精神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動力。

[编辑] 民初以來的反日以及國恥情緒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的政府強烈的不滿,被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邉又羞M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
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来北京学生痛殴。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编辑] 一次大戰期間工商階層的發展

清末以來,中國的工商業雖有所發展,但在西方產品的輸入情形下,中國本土工商業的發展仍然有限,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使歐洲各國產業無力東顧,中國的工商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參與工商業的人口持續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階層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也更形重要,在五四邉又校?麄兂蔀槁曉異蹏鴮W生的主要力量。

[编辑] 近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說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合法条件。但结果,、法、日、等国不顾中国呼声,在4月30日终于签订《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人的不满。

天津学生支援北京
天津学生支援北京

[编辑] 过程

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并且要求懲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發“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

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戒备森严。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


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陈独秀高一涵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扬州群众火烧日货支援学生
扬州群众火烧日货支援学生


[编辑] 大事记

  • 4月29-30日,巴黎和会代表参加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第156、157、158条】,德国在山东权益让与日本。
  •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陸徵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总统府智囊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签约。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 5月3日,北京各界紧急磋商对策。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 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队伍向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 5月9日,蔡元培出走。上海各学校全部罢课。
  • 5月13日,北京各大专校长递交辞呈。
  • 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组织"护鲁义勇队"。
  • 6月1日,政府查禁联合会。
  • 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章、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 6月4日,北京学生出动比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
  •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 6月6-8日,罢工规模扩大。
  • 6月9日,南京路工人示威。
  •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
  • 6月11日,总统提出辞职。
  • 6月12日,商人开市。
  • 6月17日,北京政府致电专使在和约上签字。
  • 6月23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陸徵祥从缓签字。
  • 6月27日,京津学生,留日留美学生请愿。
  • 6月28日,北京商学界代表再次请愿,中国全权代表陸徵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编辑] 后期

1921年招開華盛頓會議期間。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還在華盛頓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條約規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附約中規定了對日本人和外國僑民的許多特殊權利,但是中國通過該條約收回了山東半島主權和膠濟鐵路權益。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签字是五四运动的一次胜利。随着学生游行结束,五四运动逐渐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活动。

参见五四运动大事记

[编辑] 学生代表

  • 罗家伦(1896-1969),《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五四游行总指挥。浙江绍兴人,字志希。倡导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前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首任校长。逝世于台北
  •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研究历史语言。逝世于台北。
  • 段锡鹏(1897-1948),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江西永新人,字书贻。逝世于上海。
  • 许德珩(1890-1990),江西省九江市人。创立九三学社,任主席。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病逝于北京。
  • 于方舟 (1900-1928),于方舟,原名兰渚,又名芳洲,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宁河县)。五四运动天津领导者之一,1928年去世。
  • 郑振铎
  • 闻一多
  • 陈潭秋
  • 马骏
  • 张国焘(1897-1979),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