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中学(1)- 交通篇

(2007-08-09 13:39:00) 下一个

小学毕业顺利地考进了省重点中学。这是文革后第一次重点中学考试招生,就给我赶上了。

学校离家挺远的,但当时学校住宿条件不好,只有家在更远的学生才可以住校。我们这不近不远的,只好每天和上班的叔叔阿姨们挤公交。当然,也有开后门儿就住了校的。我还是选择了每天跑。一来我父母不会开后门,二来我也舍不得离开家。

 和大人们一起挤公交不是件容易的事。去学校的那条公交线,正好是去城郊几个大工厂的,每天上班时人特别多,车子也特别挤。有一次我和我们班里的一个女孩被挤在车上人群里,到了车站,怎么都挤不出来,差点就下不来车。幸亏一个警察阿姨帮忙奋力将我们从人群里拽了出来。下了车,还得走上十多分钟的路才能赶到学校。深秋的一天早上,大雾弥漫,我那时眼睛近视但平时还不戴眼镜,下了车往学校走的时候,只觉得周围一片模糊,真有点跌跌撞撞地摸到学校的感觉。 那时候车票是5分钱。我们一般每天带一毛钱,早上下午各用5分。我还有个塑料钱包,里面放了不少旧车票。有一次回家路上,居然给偷了,不过小偷只偷得一个空钱包。一般来说,下午放学的车比较空。有时候大通道的车上只有几个人。有一次车上有人打架了,从车前面一路打到后面,很是吓人。

如此,学会骑车就成了我中学第一个寒假的头等任务。那时候一般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我家里也只有一辆爸爸一直用的“永久”28男车。那时候骑在车上脚还离地一大截呢。在摔了若干次,差点撞了一个老太太,撞上足球门弃车逃命之后,一个月里,13岁的我学会了骑车。

过了寒假我就骑车上学了。车程大约半小时。路上要经过一个闹市区,有个大转盘,分散着各个方向来的汽车。开始,我路过这里时,只敢下车推着走。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突然觉得可以骑过去了。双手紧紧握着车把,刚到中央地带,不知道哪个方向的一辆自行车就直撞上来。我一只脚垫地,车却横在路上,夹在后座书包夹的饭盒也摔了。

 就像人说,不呛水就学不会游泳,不摔跤就学不会骑车。很快我的车技大长。到我出国前,十几年车骑下来,我早已成了车油子。

骑车上学,最苦的莫过于下雨天。披着雨披到学校,两条裤腿早已湿到膝盖,又没有的换,这样一直要捂一天。早上去的时候下雨穿着大雨鞋,下午却艳阳高照也只能捂着。 感谢南京的梧桐树,我们骑车上学倒没有受到太多夏天烈日的烘烤。现在这些树也都快没有了吧,真是悲哀。

 也有的时候天气不好,我们也会坐公交,那么迟到有时也是难免的。最晚的一次,第一节课都开始了我们才到。老师知道我们上学路上的不易,从来没有为这些事说过我们,这也是我的母校风气开放自由的一个表现。记得上高中时,有一个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恰好赶上大雪,早上地上的雪已经到快到膝盖了,天上还在下。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了,我和大院里同校的几个女孩就这么艰难地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学校。到了那里,脸上早已是汗水雪水鼻涕糊了一脸了。还好没有迟到。但我班上一个家很远的同学,考试迟到了1个小时,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就让他参加考试了。

还有一次,学校前门的路上出了车祸。据说一个骑车人被卡车压死了。我的邻居同学居然被吓得好一阵不敢骑车上学。

另外一次,在学校后门的小路上,我握着车把的左手和迎面来的骑车人的右手撞上,我手上被擦掉很大一块皮,留下的疤痕到二十多年后还隐约可见。

哦,骑车上学,最不爽的是在路上遇到中年妈妈级的老师。小孩子几年下来车技娴熟,车速飞快。如果遇上了车骑得恍恍惚惚的老师,就如同现在开车跟在警察车后面,不敢超过去,怕老师觉得没有礼貌。不想跟在后面,实在没有耐心。不过多半还是要鼓足勇气赶上老师,搭几句话,老师一般来说也会通情达理地说,你骑得快,先走吧。

只可惜,当年练的一身好车技,到美国来后,基本荒废了。现在我回国,哪里还有本事骑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