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去西来雨江南】

(2007-06-10 10:00:35) 下一个


【东去西来雨江南】

- 瞎侃几句吴冠中的一组风景小品(胡言乱语篇2)



吴冠中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大概也是能真正称得上是大师巴的现代中国画家中有数的几个。小时候我还喜欢过常书鸿,但只是因为无意中在一本旧【人民文学】杂志中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对那个画家的曲折经历着了迷,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崇拜他作为一个画家的节气,真正的画没见过几张。但是,现在吴老先生的画的images在internet上到处都是,想来对喜欢中国现代美术的人来说,吴老的画应该不是陌生的。我读大学那时,虽然有那个爱好,但没有条件与时间已经很少涂鸦了,但不时爱去看下画展还是有的,偶尔见过一些吴老的原作。也跑到吴老教书的那个学院找朋友吹牛聊天过。但是真正注意与喜欢上吴老的画,主要还是因为在学校的讲座上听过一次画家关于他自己美术观的演讲,那时他的名气远没有今天这么大,但是作为中,老一辈中少有的几个留学过那时的艺术之都巴黎,受过后印象派大师熏陶,追随过所谓现代美术潮流并因之受累一直没受重视的中国画家,来讲座当代美术与新中国美术史反思,对年轻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其实也就是门派之争,解放后回国的他一直给那时鼓吹现实主义及艺术必须为政治服务的几个当头或是有影响力的画家压着摁住不能自由伸展,直到开放后才有了出头之日。)印象中吴老师整一个倔老头,穿件有点退色的淡黄色中山装,中等个子,高颧骨,有着瘦瘦的,轮廓分明的脸,口才不是太好。但是,是个不管权威教条有什么说什么大炮筒子,十几分钟听下来就知道这一定是个千山万水我独行的,同时也是个很孤高,很叛逆的人。然而,对学生们不知天高地厚的问题,总是鼓励有加的,没 有什么“权威”的架子。。。这样的演讲者特别对年轻人口味,虽然过去了这么些年,我对当时听他演讲的爆满,问题的五花八门还是很有印象。 特别是对中国那几个大画霸的不屑,及对俄国“巡回画派”及苏联学院派“灰调子”的批判,“什么,列宾,苏里科夫?我没听说过”。这样的话,对我们这样的“叶公好龙”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当头棒喝,提壶灌顶。。。演讲结束后,许多人余兴未尽,又将画家围在台上问了好一会问题。我也凑热闹挤进去问了个刚才问答时间中递条子没给抽上的问题:

“据说艺术家都认为‘战争与爱情是艺术创作的两大源泉’。你也是这么看的吗?”

(一听就是毛头小伙子的问题,呵呵。) 画家先瞪了俺一下,然后一板一眼慢慢地答道“小伙子,和平与爱情是艺术创作的两大动力。” 我当时听到,真个儿给愣了一下。吴老师的幽默刚才演讲时还真没听出来。可能有画家深藏若虚地风趣机敏,但是,更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吴老师的艺术观价值观。。。呵呵,还是不要扯得太远,先就画论画瞎说几 句,这几张大概都是画家当年随手画的写生或是写意小品,不是大师的代表作。所以随便说说大概也不会怎样。网上胡言乱语,想到什么说什么,不全都是好话,想来大师也看不到见不着,也不会再意的啦。。。



在这组吴老的风景画中,我最喜欢这一张油画。估计是吴老先生在七十年代早中期画的。那时是文革中后期,环境宽松了点,他自己说过那时没正式给学生上什么课,但是到过江南与桂林一带采风,画了很多山水风景写生。那时老吴基本上还是画油画为主,所以俺猜这张就是他那时的作品。。。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 他就开始慢慢转型,“忽悠” (是这么说吗? :- ) )“笔墨等于零”的新国画了。。。

要说这幅画在油画表现手法与技法上有什么新意的话,那就是很有点中国画浓墨淡彩的味道。油画色大概稀释过,画得很薄,很流畅,没有一般油画那种油腻的感 觉。吴冠中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他能在西画与国画之间自如的转换而不拘泥于某类画种的技法的条条框框,这大概与他从小受训练时中西兼学,及他在归国二 十多年的际遇经历而不自觉养成地叛逆性格有关吧?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幅油画小品,观众可能不觉得有太多的新奇,但是在那个只画工农兵人物的年代,没 有什么政治题材的油画山水风景基本上是不被禁的话也是不鼓励地。作画地目的,大概也就是收集素材与自娱吧?也可能作者给这画起有名字,但是,大概当时绝不 会想到有发表它的那天。画中雨后初晴的江南民居(也可能是漓江边上的山村的一角,但我看不太象,画桂林一定要有碧水孤峰,不然那叫什么?),大约下午三四点 吧,淡淡的阳光将雨滴洗净的白墙倒影在小池塘上,天上还没有炊烟,背景庭院深深,前面一池春水,春芽挂在树梢上,画面清新流畅,干干净净。 这就是吴冠中早期风景画中常出现的“春雨江南”意境。作者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么一幅小画中体现出来了。离乡多年的画家,当两鬓斑白的时候,又有机会回到了生之养 之的地方。踱步村前屋后的小道上,找了块干地坐下,从背上放下画箱支起画架,用两手的姆指与食指做了个长方型的取景框迷起眼睛比划一下,然后在画板上挤上油画色,简单地混合调了下色,再用调色油稀释了下,然后拿起油画笔的尾巴那么一下,慢慢地迷上眼睛看下,再拿笔又那么一下。。。不就是象在写一首浅吟低唱,赞美故乡的 散文诗麽?

这样的小村池塘,在两千多年的今天,在祖国的江南大概也不多见了吧? 


这张油画么(也可能是水粉画,image太小看不出来),画的应该是毛毛雨中的早春江南山村,灰蒙蒙的天,开着粉白色杏花的树,村前的土路上走着赶集回家或者闲聊的妇女,玩耍的小孩,淡淡的雨雾与袅袅炊烟笼罩白墙黑瓦的农舍,一幅中国式的罗曼蒂克的园田风光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什么看上去都是灰色,中性的,走的是“中庸之道”,呵呵, 是张很明显带上中国风味的油画。。。此画构图上主要是中景中的小山庄及远景雨雾中欲隐还现的青山峦,没有近景及很明确的主题,透视上有点象传统的中国画(散点透视),象有一张灰色的半透明的帘子挂在我们面前,也有点像是雨天中从行走火车中透过玻璃窗看窗外的风景一样的感觉,每一幅都是那么一两秒的时间,看过就忘,没有明确的焦点。也没有强烈地明暗及鲜丽地色彩对比。很平常的景色,太普通了,但是哪天回想起来,作为总体印象,还是蛮有味道地,就是么,江南一带的山庄,特别是接近浙江一带,不就是这个样子么?


这张水墨画我认为是吴大师的败笔。看上去象是一条因山洪暴发而湍急地小河,将沿河而建的小镇一分为二,这种从上到下,从天到地的中分,本来就是违反构图的基本原理的,再加上两岸那些看似随意用大排笔刷出,但很可能是有意强调的大黑屋顶,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任何的平衡与美感。。。大师不会是暂时短路了吧?呵呵,也许他试探着强调的就这么个违反常规的不稳定性与不安全感,要的是粗犷与随意的感觉。但是,如果这是他的出发点,那么,那些大红大绿的点点妆饰又作何而解呢?江南才人,笔下多是幽美有余而强悍不足,多小桥流水的园田风光而少大漠孤烟直的洒脱豪气,这点吴老也未能脱俗,也基本上是大家一至公认地。放着驾轻就熟的大路不走,一定要另辟蹊径,那就会出现有时走得通,有时走不通的情景状况,呵呵。。。

总之,余个人认为,这是幅不成功的探索。


这张小桥流水,河上人家的江南水镇画的是周庄是无疑的了,而吴老不是总声称东方的威尼斯周庄是他先发现地吗?这幅国画小品很好的体现了吴大师独创的,中国画“笔墨等于零” –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於零。”的观点,你可以看到吴氏在画中没有用任何中国画专统的运笔技法,什么“中锋、侧锋、藏锋 、顺锋。。。”统统没有,甚么“皴法“,“泼墨”统统不用。在无所顾忌、无所拘束的心态下点扫湖笔,你看那青石小路,小河堤上那些砖石,及勾勒房屋轮廓的墨线,一笔一划孤立地看过去都好像是没受过国画训练,斜拿毛笔的学童苯手笨脚的涂鸦,但是整幅画看起来大效果却如此地合谐优美!这大概是他一生的争议中最大的,最受人非议的一个观点与实践。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与他到了耄耋老年还来了中国画界始料不及的这么一手及后续的“风筝不断线”有很大关系的。。。

(网上边写边贴边修改写成第一稿贴出后,有朋友指出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天上两飞鸟,也可能是双飞燕。从构图上来说作用给呆板的天空带来生气。另外,据传双飞燕是吴老爱用的trade mark 之一。。。)

最后,关于这画还想说一点,就是留有“白”。 这在吴画中是很少见的。画得满,不留白,没有传统国画那种“想象空间”是由西画改国画的人的“通病”,其实也是这些人的“风格”。吴老从小中西兼学,但在美术观型成的年轻时代,他正在花都跟老毕的徒弟学画人体,所以骨子里还是个西画家。因此,不管老吴半个世纪后如何以新派中国画出了大名,你拿他的那些国画作品来一看就知道,这本来就是个画油画的人嘛!每一点,边边角角都画得满满的。。。

。。。

纵观大师这组早春江南风景小品,油画中自然流畅着中国民俗画的水墨,而画满边角的国画竟然“笔墨等于零”,是不是就应该叫东去西来雨江南呢?

。。。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据说是吕思清拉的,当年的神童现在都三十出头了,时光如梭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