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乔1981

愿借此平台与朋友们分享健康,营养,环境卫生和医疗知识。我所代表的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欢迎各位指教。
正文

电影《鬼子来了》观后

(2014-12-31 21:11:34) 下一个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顺便就看了一下。姜文过去在《红高粱》里的出色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但他后来和李保田主演的《有话好好说》让我伤了胃口,从此不看他的戏。他们两个在片里“飙演技”,做作得要死,也把人看得累死。看过 《鬼子来了》后,又唤起我对姜文的好印象。在今天仇日情绪高涨的中国,这部戏就显得特别的有意思。《鬼子来了》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也就是中国人“想做 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电影里河北挂甲台村的村民们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过着平静的生活,全然不觉得已经做了亡国奴。村民们和日本兵们和谐相处,俨然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样子。好像是游击队样的神秘人物把装着日军士兵花屋小三郎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放在马大三家里,吩咐马妥为看管,说明将在几天后的大年三十来取人。有点小狡猾的马大三却想把这个责任分摊到其他村民,恐吓说如果有任何差池,全村人都会被杀。村民们夙夜不眠地看守两人,然而神秘人物却音信全无。花屋小三郎和董汉臣想尽各种招数发出求救信号,皆被村民化解。一晃半年过去了,村民们好吃好喝地喂养着日本兵和汉奸翻译,时时处于恐怖之中。他们担心事情暴露,于是议定将这两个人活埋了。但村民们虽然口头一致同意这个决定,却互相推诿,不愿承担这执行的任务。最后以抓阄来决定执行任务的两个人选。马大三不幸拈中了两个阄成为行刑人。但是马大三不忍下手,而他的相好,寡妇鱼儿正好有身孕,深怕这样做不吉利,会怀“鬼胎”。马大三悄悄将 花屋小三郎和董汉臣藏在长城断壁之间的山洞里。后来花屋小三郎和董汉臣还活着的消息被村民们知道了,他们都不答应,但他们既不敢把花屋等放了,也不敢动手杀人。于是村民们以一袋豆子的代价礼请前清刽子手,斩过满清慈禧太后的九大臣的一刀刘来结果花屋性命。一刀刘虽然故弄玄虚地吹嘘自己的能耐了得,但也不敢真杀了日本兵。他假装失手,未能成功,并委推这是天意。村民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把花屋和董汉臣送到了日军宪兵队驻地,以换取粮食。日军宪兵军官酒塚豬吉率整个宪兵队去挂甲台村送粮食,并和村民们联欢。村民们都沉浸在一种和谐,共荣的气氛中。乡绅五舅姥爷兴高采烈地唱起大鼓,歌颂日军的英明。一向很傲慢的八婶子也情难自禁地献唱了一段评剧《马寡妇开店》。村民们此刻觉得和日本兵就是一家人一样了。一个村民还拍着日本军官酒塚豬吉的肩膀和他套近乎。但酒塚豬吉酒到酣时杀机毕露,将全村连大人带小孩杀了个一干二净,还放火烧了粮食和村庄。马大三因为外出接他的相好鱼儿,两人幸免于难。


此时日军已经宣布投降,日军官兵包括酒塚豬吉等均被被关押。 这时马大三假扮香烟小贩冲入日俘营用斧子砍杀。在国军捉捕马之后,高少校宣布为了维护法纪,决定处死马大三,并要日军用日本武士刀将马斩首示众。花屋被指定执行这个人物。花屋很专业地清洗了武士刀,然后手起刀落,马大三人头落地。


这部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的电影版。我同时觉得这是为鲁迅《灯下漫笔》做的最好的形象注解。鲁迅说“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可不是吗?挂甲台村的村民们看来都是有着这种做奴隶的基因的。日本人入侵了,暂时还没被屠杀,就觉得很不错,有了好主子,也很愿意善待这些日本兵。还管他娘的什么国家前途,民族大义。没想到日本宪兵队还送粮食到村里,与村民们同乐,那简直就是骨肉至亲一般了。所以一向骄矜的八婶子也抛头露面地唱起了《马寡妇开店》。殊不知侵略者毕竟是侵略者,他不因为你的一厢情愿的热情而幡然悔悟,立地成佛。到头来落得个血洗村庄,村民们个个成了刀下冤魂。村民们有过反抗的念头吗?几乎是想都没想过。中国人不吃眼前亏,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哲学解除了所有人的武装。只有一个衰老卧病的七爷一再嚷嚷着要“一手掐死一个”。但这位衰弱老者显然是被众人认为不识时务,没人愿意搭理他。更荒唐的是村民们竟然有了送回被抓的日本兵和汉奸翻译去换取粮食的念头和行动。这种保护和善待侵略者,还以此来换取利益的行为怎么说也算得上是认敌为友,助纣为虐的汉奸行为了。常常听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出的汉奸之多,是世界史上罕有的。也听说有几十个日本兵押着几千中国人去枪毙而未遭到任何抵抗的事情。我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具体真相,但我记得从小没有人提起过这回事。我们有那么多歌颂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小说,电影,电视,话剧,京剧等等,但从来没有一部描写或提起过南京大屠杀的。我相信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定会逐渐地揭露出来。但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要杀死三十万中国人,那得要多少日本兵呀?以南京面积之大,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三十多万中国人就没有一点反抗的可能吗?如果有,那也该有一场像样的战斗或厮杀呀。那详细的历史记载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事隔七十多年才重新被提起呢?仅仅是因为现在要和日本为了钓鱼岛或其它事斗一斗的需要吗?我们中华民族竟是这样实用主义和短视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检讨一下在这场攸关民族存亡的斗争中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呢?


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决定了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我们从来是认定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不管谁胜出,无论其代表正义或是邪恶,都被视为当然的主子。《鬼子来了》里的两个说书人扯着嗓子高唱歌颂日本皇军和大东亚共荣的书词。日本刚一投降,这两个艺人立即改唱赞颂抗日将士和政府的调子。当马大三被砍头后,其中一个就无比兴奋地说:根据这事儿编个词,一定会是一个拿人的段子。这真是应了“戏子无义”的说法。其实说“戏子无义”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艺人总是站在高台上,一举一动引人瞩目。有些不是“戏子”的官员,学者,两院院士,如像含泪的秋雨,羡鬼的兆山,写颂圣诗的大画家,共产党的喉舌胡环球等不仅不如戏子,连X子都不如。对不起,我这样说并没有侮辱性工作者的意思。我们知道,有些性工作者之成为性工作者只是为生活所迫。如果说挂甲台村的村民不知道国家,民族为何物是因为愚昧和无知,那这些所谓的精英,实际上的斯文败类则是利欲熏心,有意地与邪恶为伍,朋比为奸,坑害国家和人民。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移民海外成为自由民的华人奴性不改,享受着西方的民主自由,却偏偏高叫拥护“明君”和“好的独裁者”。他们实在是做惯了牛马,已经不习惯像人一样站立行走了。戏里那个主张杀了鬼子的七爷被人们视为不合时宜,被大伙忽视。而我们现实生活里坚持抛弃奴性,坚持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人们不但受到独裁者的迫害,也遭到自己同胞的漠视和冷眼相待。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到迫害这些为我们大家争取独立和自由的先知者的队伍里。那个第一个唱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诗人就死于专制迫害之下。那位为中国实现民主宪政大声疾呼,受到世界人民尊重的斗士如今还被囚禁在狱中。想到这些,不禁感叹中华民族要向前迈进一步是何其艰难。


这个戏里的演员都很称职,表演都很自然,流畅,没有现今电影,电视里的那种过于夸张和表面化的“表演”。他们的表演让人看了不觉得累。其原因可能是这个戏里没有英雄。我最受不了中国演员演英雄,要么蹙眉瞪眼的,要么板着脸子好像便秘得很厉害的样子。再不然就歇斯底里地叫唤,让人受不了。这个戏里的角色都是所谓小人物,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这样的芸芸众生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和我们有着很多相同的优点和缺点。演员们在生活里稍加留意就可以找到角色的原型。当然,我并不是说演员不需要表演技巧,只是不要为表演而表演。


我觉得《鬼子来了》无论从剧本到表,导演都属于上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片子没能在国内公映。如果获准在国内放映,也一定会引起激烈的争论。这是一部反思我们的文化和传统的好戏,看这部戏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气度,要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要前进,要融入现代文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定要做这个反思,要去除我们民族性里的奴性。这样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民族会有反思自己的勇气,力量和信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9)
评论
mcintyr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匡吉' 的评论 : 同意。
日本的战争机器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上海正规军都守不住,屠杀南京的老百姓更是轻而易举了。
Chickred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这部电影,看了很多次。不太同意所谓奴性的说法。试问:平白无故地谁能狠心去杀人?对马大三来说,从不敢杀到大杀大砍的转变,很可信。用鬼子换粮食,实在是无奈之举。如果要责备,只能说是乡亲们太善良了,他们应知道鬼子的凶残,应意识到如此做是危险的。总之,故事编的好,演员演的好,摄影音乐都不错,值得多看几次。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omaninhome' 的评论 : 有同感。我也很不高兴,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我们无论如何要面对,只有面对,反思,才能前进。
womaninhome 回复 悄悄话 电影虽然感觉很真实的,但是看了很窝火。当然是一部好电影。
womaninhome 回复 悄悄话 电影虽然感觉很真实的,但是看了很窝火。当然是一部好电影。
Etornado 回复 悄悄话 170年前,几千英国人开着木头风帆军舰,架上土炮,带上火药枪,凭简陋的指南针和手绘的航海图,从1万多公里外来到中国,就把几十万八旗兵马打得望风而逃,几万兵马像被人赶鸭似的。2千5百英军打下2万5千人守军的广州城,才死了9个英兵!清兵没木头军舰?没土炮?没火统?非也!英国人有的,清军基本都有,就是没有先进的观念而已。

但是我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以前没的现在也没有。看看富士康那几十万个干得没日没夜的产线作业员,中国人从来就没真正变过。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老虎' 的评论 :精英有两种,有良知的和无良知的。无论谁都不能取代人民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权利。所以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最重要。

憑愛心說誠實話 回复 悄悄话 評的極好又經典。不看死不暝目。
周老虎 回复 悄悄话 民众善良而愚昧,精英不愚昧,但也不善良。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懒风' 的评论 : 我还没注意到这点。谢谢提醒。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ppybob' 的评论 : 的确如此。中国人应该找回自信,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我们知道自己的感官是正常的,能看清东西,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需要网管,电影,新闻审查。这就是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奴性,真正站起来。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匡吉' 的评论 : 中国小百姓既然在独裁政权和日寇之间受罪,何不自己起来做一回主人呢?现在还寄希望于某个明君,清官,不是奴性太重吗?
happybob 回复 悄悄话 以前看过此电影,看似荒诞,实乃令人内心滴血。 不知为什么GCD不是歪曲历史, 就是不愿承认它。元朝和清朝明明是中国亡国的年代, 却厚颜无耻认贼作父。 抗日战争是国民党在主战场抗战,流血牺牲, 可是中共历史讲的是恰恰相反: 习总在元旦讲话含糊地提到了这一点, 可在CCTV-4新闻中却给阉割掉了。 码字太慢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匡吉' 的评论 : 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民族性里的奴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为甚么其他国家遭到侵略没有那么多奸细。我们总是成王败寇。前几年还有人要写成吉思汗,并以他为傲。这不是把侵略者当英雄吗?战事百姓不能跟军队跑,现在不一定非要赞颂独裁,没有必要赞扬俄国的侵略吧?
匡吉 回复 悄悄话 姜文在此电影中明显是在抨击我党游击队打日本人打了就跑,不负责地将烂摊子留给地方老百姓,才招之日本人对民众的滥杀。这是该电影被国内封杀的原因之一。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xc12345' 的评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GlczwHXaE 顺着这个链接可以找更清楚的或者有字幕的。
匡吉 回复 悄悄话 为抗战时期不抗争的普通老百姓辩护两句。你国民政府的大小人物早早的逃到大后方,共军又是打了就跑,你叫祖祖辈辈在此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怎么办?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跟着国共两军到处跑,除了暂时做日本人的顺民换取性命外你叫他们有什么办法?尤其是日本人事实上也不随意杀无抵抗的普通民众。指望普通老百姓积极的奋起反抗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人道的,说他们是汉奸太不公平。反抗侵略者首先应该是军队的事。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评得好!

不过记得片中好像有一个细节,是日本人听线报,以为马大三出离是去报信招人围剿他们,所以才屠杀全村的。不知有没记错。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你能把大概节略翻译出来吗?这可是功德无量啊!
wxc12345 回复 悄悄话 给一个link,在哪看的,也想看,多谢。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喜欢你这样评电影
石假装 回复 悄悄话 噢,还有这部电影在日本非常叫座,很受好评。
石假装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喜欢这个电影,里边的“鬼子”毕业于东京大学,文笔非常好。他写了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趣事,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他说原本拍得开头部分姜文删掉了,他觉得很可惜。我想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再一细想,电影都没公映,谁看他的书啊。
reader 回复 悄悄话 觸到某些人的痛處,怪不得政府要禁止這部電影的發行。:((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谢谢。
女掌柜 回复 悄悄话 也同意你的影评, 同感。
女掌柜 回复 悄悄话 巧, 我也昨天刚看了这电影。觉得姜文演的不错。
傻大目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好 但是我对中国人不包很大希望 未来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还会是这个样子的
toby嘛嘛 回复 悄悄话 一个特中肯的影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