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钧

选一处可以自由粘贴文字的地方终老
个人资料
正文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_15

(2020-06-08 11:05:10) 下一个

1.7.4 痛苦在睡眠中的状态

我相信这一章节是在记述雨果自己的一段梦。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梦是白天思考在夜晚的延续吗?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更多的时候是人做梦之后,醒过来回忆梦境,然后根据梦境来对昨日思考的事情进行牵强附会的解读。

梦更像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对周围身体感觉的一种模拟体验。在梦中,人即便是身体没有奔跑,也依然会感觉到疲累。这是因为头脑和全身的神经系统并没有在梦中得到休息,还在不停的发号施令,不过控制身体运动的神经元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思维的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着,试图唤醒运动神经系统。这种模拟状态也在消耗着人体的能量。因此人会在醒来的时候,感觉到疲惫不堪。

雨果在这段记述了当晚冉阿让的一段梦境,但我相信这段梦境的描述是来自雨果自己的体验,其实并没有与这一章节的故事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读到这段梦境都会有是曾相识的感觉,要说冉阿让在这个梦里得到了什么样的指示?我看并不见得。我试着解读一下这个梦,不管它是冉阿让的梦,还是雨果的梦,甚至会是任何人的梦。我在这里先假设是雨果自己的梦。

很多时候听别人述说自己的梦境的时候,叙述人会想不起梦境的准确时间,甚至可能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记不清。很多时候在梦里是没有颜色出现的,都是灰白色,不过梦中的场景均清晰可见。说明人在梦中,视觉器官是不敏锐的。颜色的感知并非重要因素,而在半休眠状态的虚拟梦境中,那些并不重要的感官系统并不在工作状态。或者说视觉在梦中并不是全部工作的。

在梦里雨果出现在寸草不生的田野地,荒凉辽阔。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感,四野辽阔没有障碍物的围堵,视野很好。可以任凭雨果在梦里自由行动。

雨果并不是一个人,一个很久没有交往的童年时代的哥,陪伴着他。他们一起散步。这个似曾相识的哥并不是梦境中的主要角色,他的出现只是为了引导出下面要出现的那个女邻居。他们一起散步,说明梦里的状态还是平稳和安全的。

人在梦里喜欢推理,就是试着找出每一种感觉的来源。女邻居的出现,是因为在记忆中她总是开着窗户工作,而开着的窗户让梦里的主人公感觉到了冷意。所以梦中人的感觉器官并不都是休眠的,冷热的感官依旧灵敏。

四野没有树。说明在梦中的雨果依然有很强的方位感。视野非常好,他在不断地观察,因为他在寻找什么人或物。

那个雨果努力寻找的人及时出现在了梦中。这里有很多的细节记忆:赤身裸体,骑着马,秃顶而且还能看到头顶暴露的血管。灰色的身体和灰色的马,这一点没有特殊,是因为在梦中视觉退化的缘故。这个秃顶的人手里拿着一条鞭子,既柔软又沉重。对梦中出现的人物记忆中的细节越多,说明这个人物就越重要,需要做梦的人仔细观察,当然这些观察都是梦中的想象,是雨果急切想要看到的东西。为什么要记住这么多细节呢?就是因为梦中的人要说服自己记得这个人,那究竟是要说服谁呢?那就是听故事的人。

骑士与雨果迎面而过并没有任何交流。这是雨果心中恐惧的消失点。潜意识里,雨果并不确定担心的坏事会必然发生,于是在梦里就安排擦肩而过。

接下来,雨果和他哥哥沿着一条凹下去的路前进。这样的路对于雨果的行动会有限制,限制他偏离轨道。有很重的强迫意味。而在这个时候,雨果发现他的哥哥已经不见了。但是他并没有惊慌。只是沿着这条路继续走。

雨果走进了一个村子,经过第二条街道的时候,看见一个人靠墙而立,他询问这个人这是哪里?没有回答。在这之后他不断的遇到人,这些人都是沉默的站在那里,对他的问题没有回答。他在城里走了一遍,到处都是这样默默地盯着他的人,直到他出了城,回到了田野。雨果内心感觉到有人在暗处监视着他。

出城之后,雨果发现在城里监视他的人们全都跟在他身后,并超越了他,把他围在中间。终于有个人问他准备去哪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掉了吗?结果雨果准备回答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见了,他也在梦中醒来,感觉要冻僵了。

一个人梦见自己在梦里死去,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的解脱。明白死亡只是一种无意的感觉,毫无可怕之处。就如同走进了另外一扇门,离开了一群人。

1.7.5 车轮里的棍

在赶往阿拉斯路上的冉阿让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心里明白,如果按计划及时赶到阿拉斯的话,他可以出庭证明商马第不是“冉阿让”,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他将会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被重新作为苦刑犯被关押一辈子。他不想这样做,但是他想做个好人的“良心”压迫着他必须这么做。他期待上帝给他明确的指引。于是一路上他不停息的赶路,不管是车轴坏掉了,没有替代的车轮,没有合适的马车,未曾标记的道路,都变成了“良心”对他的考验,但是他知道这些都不足以停下来,而上帝就是不给他一个明确的回答。

冉阿让知道现在这一刻他的命运仍然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他赶到了法庭,看到了商马第,是不是需要牺牲自己来换取商马第仍然是他自己说了算的。这一路只是他对自己良心的一种折磨。

第一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不会遇到这样的境遇。第二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希望多给自己留时间去思考。在危险真正来临之前,不断地试探不是明智之举,但是很多人就喜欢这么去做,和那些在开始就决定牺牲的人是不一样的。此时的冉阿让并不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或者说他并没有准备去牺牲。他只是在等待一个阻止他前往阿拉斯的理由,一个让他自己信服的理由。在这一段里,我看到了上帝的影子。

1.7.6 散普丽斯姆姆受考验

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芳汀,一个美丽的谎言将会带给她最后的安慰。不过散普丽斯姆姆拒绝了撒谎,对病人的仁慈无法替代对上帝的忠诚,尽管在这一章第一节里雨果说过芳汀和散普丽斯姆姆是如何的合拍。姆姆仍然不愿给出一个善意的谎言。还有一个细节,当芳汀用自己满是汗水的手握住姆姆的手时,姆姆“深感不快”。雨果描写这些细节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斯普丽斯姆姆绝对是一个忠诚纯粹的基督徒,但是她没有同等重要的慈悲心。而这样的慈悲心,卞福汝主教就有。没有慈悲心的教徒会冷眼看待世间的悲惨而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片面的理解这些悲惨都是上帝安排的。

1.7.7 到了的旅人准备回程

当我敲好这一节的题目的时候,我才明白雨果隐藏在这段的细节告诉我的是什么。冉阿让的内心更加倾向于保守自己的身份。他已经预备着回程了。他没有准备为商马第牺牲自己。他目前所做的一切还都是在等一个原谅自己的理由,或是说上帝给他的遣散令。可惜上帝已经决意要让他自己来对自己做一个了断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周回陶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eFei' 的评论 : 再次感谢你能继续读我这篇笔记。这个笔记我两年前就开始写了,一直断断续续,只完成了第一部,和第二部开始的一段,然后就停下来了。
现在我在读一本关于滑铁卢战役的书,因为第一部最后一卷有雨果对滑铁卢的大段描述。我在当初写笔记的时候,没有包括这一段,因为我对这场战役并不清楚。现在准备续写这一段笔记,就找本书来读。我记得你说工作很忙,其实我也是工作很多。尤其疫情期间很多同事休长假了,所以我也很少时间去读书。
ZheFei 回复 悄悄话 读你的笔记,我也是每篇读好几遍。你在前几篇中划线的书中摘要,是我在读“悲惨世界”时抄录下来的段落。但是这么看书实在是太慢,而且我喜欢的段落又那么多(呵呵),后来就停止抄录了。冉阿让在是否要去法庭自首这章节,我非常感动。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雨果描写得如此真实和人性。我好像能感到那种痛到心底的挣扎,我在读的时候(虽然熟知整个故事的发展),我会心痛的无法一气读下去。这就是伟大作家的魅力吧。
再次谢谢你分享你的读书笔记。能请问,你现在在读哪本书吗?
周回陶钧 回复 悄悄话 人类的思考从无停止,只不过有的时候并未把它放进记忆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